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种公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握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种公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引起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或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和弱子等,必须在配种前切实搞好免疫接种,定期做好抗体监测,提高母猪  相似文献   

4.
养好种猪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生产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如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瘟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或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必须在配种前切实搞好免疫接种,定期做好抗体监测,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种猪生产是整个绿色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绿色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章着重阐述种猪生产主要环节的规律、技术与组织措施以期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6.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想把母猪养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针对母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温度和饲养管理的要求,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正>饲养种猪是一种提高猪生产效益的常见方式。加强种猪饲养管理,能有效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得到高质量仔猪,提高商品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是饲养种猪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在养殖过程中,影响种猪生产力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对繁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才能制定出适宜的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发挥种猪的生产力。影响种猪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是遗传,但日常饲养管理对种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阐述母猪在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其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种猪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据我们观察种猪的淘汰已成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种猪群的淘汰原则,坚决淘汰不达要求的种猪个体或无饲养价值的个体,同时认真分析本场种猪淘汰原因,从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严格抓起,从源头上降低淘汰率,才能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0.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1母猪方面 1.1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第3~8胎,第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仔猪存活率也逐胎下降.据此,母猪的利用年限限定为4~5岁,每年更新20%~25%,各年龄的母猪大体上均占20%~25%,对生产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年限,对生产力很低的母猪可早期淘汰.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猪繁殖力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所饲养的种猪,经过多年的选种工作,种猪的生产性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每头母猪的实际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母猪的受胎率低、年产胎次和窝产仔猪数量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一般用平均每头每年内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来表示母猪的年生产力(Sow Productivity)。作为综合指标,母猪年生产力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几乎囊括了(除保育、育肥阶段)养猪生产的全部内容。现阶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养猪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品种、饲养、疫病防治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生产母猪管理较粗放,一些关键技术应用不当,主要生产环节精细管理不到位,导致饲养成本加大,经济效益无法达到最大化。在这里将本人二十几年从事养猪生产管理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人们的肉食习惯是以猪肉为主的特点,一直以来,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养猪业要发展、要盈利,就要综合考虑种猪饲养的特点、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整个猪场采取合理规划设计、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养猪业等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种猪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为最大限度发挥鑫广安美系种猪的优秀性能,保持猪只健康水平,提高种猪的利用率,文章从强化制度管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配种怀孕母猪和分娩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饲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猪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种猪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切实提高鑫广安美系种猪的选育及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内所提供的断奶仔数。作为综合指标,母猪年生产力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及整个繁殖猪群饲养管理。现阶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养猪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模式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业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影响种公猪繁殖率的因素进行综合性阐述,指出猪的品种、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环境条件及人工授精技术等均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高温季节避免种猪发生热应激反应,良好的饲养管理技术可提高种公猪的免疫力,改善精液品质;防止精液在保存期间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使种猪处于最佳生产状态,保证其生育能力,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君 《动物保健》2013,(9):4-12
中国的养猪业可谓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家猪的饲养也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美国的养猪业从17世纪末才开始农户的小规模饲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养猪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所用的种猪繁殖能力强、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且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生产成本低,具较强的竞争力。为什么美国养猪业的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更多饲养者加入养猪生产行列,但是因为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的不同,造成饲养生产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性。尤其是种猪的饲养,直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应该重视种猪的饲养,提高种猪的利用率,以确保饲养场的实际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种猪的利用效率而展开讨论,并且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而总结相应的有效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必须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也就是提高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和体重;还需组建高效健康的繁殖猪群;并在营养、环境、疾病诸方面实施综合调控。进而达到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如何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