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油茶蒲在油茶产区的资源储量大,目前利用率极低,造成该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油茶蒲资源,将油茶蒲引入到代料香菇栽培中,通过利用油茶蒲添加栽培香菇的试验,发现以油茶蒲作为香菇栽培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可行的,适量添加能提高产量,品质与对照相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利用我省丰富的油茶蒲资源,缓解近年食用菌栽培原材料上涨压力,研究以油茶蒲部分代替杂木屑栽培高温型香菇,以配方试验方式,探寻利用油茶蒲栽培香菇的配方技术。结果发现,以30%的油茶蒲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产量及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桑枝和山核桃蒲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黑木耳栽培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枝木屑和山核桃蒲壳,进行"916"黑木耳品种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50%的山核桃蒲壳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黑木耳产量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添加50%山核桃蒲壳的黑木耳中18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介于桑枝黑木耳和杂木黑木耳之间。试验证明利用废弃的山核桃蒲壳栽培黑木耳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菌渣再利用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40%、60%、80%和100%黑木耳菌渣替代新鲜木屑栽培黑木耳,与未添加菌渣的栽培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菌渣再利用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用40%组的黑木耳菌渣替代新鲜木屑栽培黑木耳最佳。  相似文献   

6.
<正>吉林省为我国黑木耳主产区,而延边州则是吉林省黑木耳主产地,仅2014年延边州黑木耳种植量就达13.8亿袋。但随着柞木资源的减少及限伐令的出台,木屑价格越来越高,从其他农作物资源中寻找柞木木屑的替代原料已成为黑木耳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延边地区具有"八山一水一亩田"的地域特色,山上种植大量的苹果梨树,苹果梨废弃枝条一直被当地居民用来取火做饭,如果可以用其代替柞木木屑进行黑木耳栽培,可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本研究采用苹果梨枝条木屑做原料,以不同配方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试验从菌  相似文献   

7.
陈仁锌  戚兆根 《食用菌》1996,18(3):32-33
黑木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目前本省还是以段木栽培为主,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低,每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子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经试验,已筛选出适应当地栽培优质高产的Au_4黑木耳菌株,并摸索出  相似文献   

8.
马凤  闫宝松  张跃新 《食用菌》2013,35(1):30+32
阔叶木屑是黑龙江省栽培黑木耳原料,近年来,随着木材采伐量的减少,阔叶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因此,需要拓宽黑木耳栽培原料渠道,降低生产成本.黑龙江省林区各种疏林、清林剩余物丰富,笔者利用各种疏林、清林剩余物进行黑木耳栽培,取得了成功,为栽培黑木耳提供了后备替代资源.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不同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效果,筛选出适宜栽培黑木耳的配方。方法:以商洛市常见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榆木木屑、板栗木木屑、柿木木屑、柞木木屑原料设置栽培料配方栽培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抗杂能力、催芽结果、出耳产量与质量、生物转化率。结果: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其是核桃木木屑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试验为商洛市资源化利用当地木屑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阔叶锯木屑,从而使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以阔叶杂木屑、黄豆秆、玉米秆、玉米芯、稻草为材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比较,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已有采用锯木屑、棉籽壳等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成功经验,但利用甘蔗渣栽培黑木耳的报道甚少。为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改进蔗渣培养基配方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每百斤干料产鲜耳7.0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开化县段木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但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大,耳材资源日渐缩减,已成为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为更好地发掘耳材资源,促进黑木耳产业科学持续发展,开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开展段木黑木耳不同树种的栽培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瑛萍 《食用菌》2006,28(5):52-53
笔者在利用玉米芯种植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2001年立项,以本地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主要培养基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试验。经3年多的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玉米芯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技术,现简报如下。1菌株的选择我们于2001年从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株888、998、K3 3个菌株。对3个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888菌株作为栽培用菌种。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短袋地栽技术有以下六个优势:①黑木耳熟料袋栽技术取代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节省大量林木资源,充分利用林业清林的废弃物栽培出优质黑木耳,产量比木段栽培高,质量好.②利用阔叶硬杂木屑以及部分秸秆、棉籽壳等原料栽培黑木耳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③黑木耳熟料袋栽成功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栽培黑木耳风险小. ④黑木耳熟料袋栽集中在室内发菌和室外出耳,不利用大棚或温室等出耳场所,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生产的黑木耳病虫害发生少,无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了黑木耳产量和质量.⑤黑木耳熟料袋栽室外全光出耳能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⑥黑木耳熟料袋栽小口出耳技术能栽培出单片木耳,与成朵的黑木耳相比,无耳根,浸泡时间短,方便食用,消费者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15.
用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且木材资源有限。笔者利用稻草料瓶栽黑木耳,不仅可节约大量木材,且可增加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彭安林 《现代园艺》2014,(11):40-41
随着人工栽培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黑木耳栽培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笔者通过2年试验,于2013年在塑料大棚利用茶籽壳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张慧  邓春阁  刘敏 《食用菌》2014,(1):53-54
<正>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生长,当地生产的黑木耳无污染、品质极佳。多年来,当地袋料栽培黑木耳多采用春、秋两茬栽培法,生产环节比较繁琐,投入比较大,资源消耗也大。蛟河市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一种新的黑木耳高产栽培模式,即:黑木耳加长袋高产栽培技术。把春耳的菌袋加长,使菌袋内积累更多营养,同时春天利用大棚催芽,秋天利用小拱棚保温,一年只种一茬木耳,从  相似文献   

18.
角质木耳的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主要栽培的木耳种类只有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两种,年产约6800吨(台湾省产量未统计在内)。为开发木耳资源,我们对收集到的木耳属中七个种,经分离和栽培试验,找出了一种质地如同黑木耳,而抗逆性相当毛木耳,容易栽培,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板栗蒲又称板栗种苞,是包裹在板栗外面带刺的果苞。据林业部门统计,浙江省板栗栽培面积有100万亩(1亩≈667㎡,下同),其中松阳县有近3万亩。板栗蒲在山区农村随处可见,据我们调查,亩产100 kg板栗就有60~90 kg的板栗蒲,但因其利用价值不大,常被废弃或作为一般燃料,不仅大量木质素和纤维素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其栽培代料香菇还未见报道,我们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香菇菌种:试验用香菇品种为L808,由松阳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工栽培黑木耳,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榆树段木栽培,耗费大量木材,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日益紧缺,也就限制了黑木耳的生产。为此,我县于2004年春季引进黑木耳袋料露畦栽培示范,取得较好的效益,批量生产已突破每袋(简)(装干料0.9kg)平均产鲜耳500~700g以上(折干耳50~70g以上)。特别是探索出一套不搭荫棚省工、省成本的露天畦栽的简易栽培方法,大大地推动了黑木耳袋料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