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湖南稻茬烤烟云烟87的适宜留叶数,于2022年在湖南省桂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留叶数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烤烟留叶数增加,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产值、感官质量和上部烟叶的单叶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烟叶氮碱比、钾氯比、上部烟叶的长度与宽度、上部和中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呈增加趋势,烟叶厚度、叶面积质量、烟碱含量、中部和下部烟叶的长度和宽度及单叶质量呈降低趋势;留叶数增加可扩大中部烟叶范围。湖南稻茬烤烟云烟87以留叶17~19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片生长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5年在长沙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一次性采收和分次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处理对烤烟上部烟叶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烟碱在不同叶位上的积累也有着一定的调控作用。上部烟叶采收次数的增加和留叶数的减少不利于对上部烟叶烟碱的控制,而烤烟上部6叶整体一次性采收,能有效地控制上部烟叶尤其是顶叶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烤烟上部烟叶主要采收方式,分析了一次性采收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主要化学成分、等级质量的影响,并对一次性采收技术提高烟叶品质和烟农收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嘉禾烟区‘云烟99’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考察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9’在郴州嘉禾的适宜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烟株株高、茎围与最大叶面积增大,烤烟经济性状显著改善,N3处理(N 172.5 kg/hm~2)上中等烟比例、产量、均价、产值均显著高于N1(N 127.5 kg/hm~2)和N2(N 150.0 kg/hm~2)处理,但综合考虑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以N2处理烤后烟叶品质较好。除株高差异显著外,D1(16 500株/hm~2)与D2(18 000株/hm~2)两个密度处理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D1处理经济性状略优于D2处理;D1与D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中下部烟叶上,综合考虑各化学成分指标,以D1处理烤后烟叶化学品质较好。可见‘云烟99’在郴州嘉禾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为150~172.5 kg/hm~2,适宜密度为16 500株/hm~2。  相似文献   

5.
以鄂烟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采取全剥叶采收不划筋晾制(T1)、全剥叶采收划筋晾制(T2)、剥叶采收7~8片不划筋晾制+半整株晾制(T3)与剥叶采收15~16片不划筋晾制+余下半整株晾制(T4)4种不同采收晾制处理方式,研究不同采收晾制方式对白肋烟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晾制方式对白肋烟品质及经济性状影响大,且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不一致,处理3的烟叶品质及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佳,处理1和处理2的经济效益较好但烟叶品质差,处理4的烟叶品质及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差。因此,处理3为最佳采收晾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稻茬烤烟湘烟7号上部烟叶采收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研究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不同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上部6片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中的SPAD值降低;上部烟叶延迟7 d采收有利于降低烤后烟叶杂色烟和烤青烟比例,提高正组烟叶比例,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M2较M1、M3上等烟比例分别高6.3和17.8百分点,均价分别高5.86%和14.68%。湖南桂阳烟区烤烟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以M2为宜,叶片SPAD值22~29、叶面变黄60%~80%、主脉变白80%~100%、支脉变白50%~80%、部分茸毛脱落、成熟斑较多可作为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C两优448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24日采收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最优,上中等烟比率为91.4%。从配套的晚稻播插期来看,6月9~23日播种,7月12~26日移栽,晚稻C两优4488均能安全齐穗,产量则以6月16日播种、7月19日移栽最高。从烟稻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安仁烟区,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月20日以后,晚稻的播种期应在6月中旬,晚稻的移栽期以不超过7月25日为宜。这样既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又能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实现烟农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L_9 (3~4)正交试验法,于2019年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乡群鱼村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云烟11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株高、叶面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面积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增加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烟叶经济性状有极显著的影响,且对身份、油分、色度、单叶重影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种植密度15 750株/hm~2、施氮105 kg/hm~2和留叶数20片/株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
田晓云  彭莹  屠乃美  田峰 《作物研究》2011,25(3):235-239
以烤烟品种K 326为试验材料,设计6个两段留叶处理与常规打顶留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段留叶处理能增加主茎烟上部叶片长、宽,其杈烟的长、宽在57.40~65.33 cm和22.53~24.53 cm之间,比主茎叶片减小;两段留叶有4个处理降低上部烟叶比例作用明显,较对照降低0.49~6.67个百分点;两段留叶处理对主茎烟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影响不大,但可明显降低主茎上部烟叶植物碱含量,总氮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钾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两段留叶处理的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有较大提高;烟叶产量随着总留叶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茎18和16片叶打顶杈烟留8片叶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8%和3.33%;但两段留叶处理的烟叶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上等烟比例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喷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生物菌剂"优烟1号"能促进烤烟根系和上部烟叶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上部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上部烟叶光合作用,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在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采用云烟-12型四台密集烤房,研究不同变筋温度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4~46℃的变筋温度有利于淀粉的降解,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含量较低;橘黄色烟比例较高,外观质量评分较高;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不适用鲜烟叶摘除片数与摘除时期对烤烟物理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单叶重最大的因素是下部叶摘除片数,影响产值最大的因素是下部叶摘除时期,影响其它指标的最大因素是顶叶摘除时期。不适用鲜烟叶的最佳摘除时期是封顶期摘除两片下部叶及最后一烤时摘除一片顶叶。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生物性状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善烤烟上部叶片的工业可用性,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云烟87上部叶片烘烤前生物性状和烤后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采收比常规采收的烟叶叶片略薄,单叶重减轻,比叶重、叶片密度下降,组织结构疏松,叶片间差异缩小,可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但是集中采收可能会因为单叶重减轻而导致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探讨了烘烤中不同定色时间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及中部叶延长定色时间6 h有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燃烧性和填充力,烤后烟叶氯含量显著降低,钾含量显著提高,且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适宜,理化指标及经济效益较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CB-1烟叶最佳采收成熟度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根据中、上部鲜烟叶外观特征将不同采收成熟度进行分类,并测定采收时不同成熟度烟叶SPAD值,对各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中部叶以叶面8~9成黄,主脉变白2/3以上,支脉变白1/3以上,上部叶以叶面9~10成黄,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2以上为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上中等烟比例高,产质量较高,感官评吸质量更好;其SPAD值分别为,中部叶24.55~27.23,上部叶24.76~25.65。该结果同时为建阳CB-1烟叶成熟采收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新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326’为材料,探讨新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下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方式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分两次采烤,其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比一次采烤分别显著提高6.98%、9.13%和16.57%,烟叶平均经济效果指数(ECI)显著增加5.3;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指标、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显著改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显著增加2.2;感官质量有所改善;类胡萝卜素香气物总量和中性致香物总量分别提高1.80、80.4μg/g。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烟区种植的津引品种KRK 26和美引品种NC 297初烤烟叶作为材料,对两个品种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评吸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RK 26中部叶外观质量与NC 297相当,上部叶比NC 297稍差,烟叶氧化钾含量显著高于NC 297,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低于NC 297,多酚类化合含量高于NC 297。总体上看,KRK 26外观质量稍差于NC 297,评吸质量与NC 297差异不大;KRK 26烟叶具有氧化钾和多酚化合物含量高、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K326为材料,在广州进行试验,探讨环割和留腋芽采收对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烟草上二棚叶和顶叶中叶绿素(Chl)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淀粉酶(AM)活性含量则呈上升趋势。经环割的烟草,上二棚叶和顶叶烘烤后叶中淀粉、氮和烟碱含量下降,而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表明环割一次性采收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白肋烟半整株采收的适宜时期,设置了打顶后不同时期斩株对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烟叶钾、氯含量影响不明显,推迟斩株时期烟叶烟碱含量上升,打顶两周后砍收烟株有利于总氮含量的积累,同一斩株时期对不同部位烟叶氮碱比影响不同,不同采收时期对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影响不同,打顶后3周和打顶后4周斩株采收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综合比较,白肋烟适宜斩株采收期为打顶后3~4周。  相似文献   

20.
在凤凰县千工坪烟区,以K 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移栽期对烤烟病害程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移栽烤烟,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赤星病与病毒病危害,减少上部烟叶的病斑,增加烟株株高、有效留叶数、烟叶长度与宽度,提高烟叶产量。与4月22日移栽相比,5月11日移栽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489 kg/hm2,9 702元/hm2,1.4元/kg和16.7%。在湘西凤凰县或气象条件类似的植烟区,适当推迟烤烟移栽,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比例,上部烟叶开片情况显著改善,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并显著增加了产值与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