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赤材小蠹是进境木材检疫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一种检疫性林木害虫,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因此,开展该虫的适生区预测研究有助于我国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检疫防控工作。本文采用SPSS及DIV-GIS软件对赤材小蠹的适生区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赤材小蠹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南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非洲中南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亚洲东南部;在我国境内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且以高度适生区为主。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美雕齿小蠹是一种能够对松属树木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因此,有必要对该虫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研究,以便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检疫防控。本研究同时采用DIVA-GIS和MaxEnt两种适生性分析软件,对美雕齿小蠹的适生区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软件的预测结果比较相近,综合来看,美雕齿小蠹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中南部、南美州中部、欧洲和东亚大部分地区、大洋洲南部以及非洲局部地区;在我国境内的适生区主要在南方省份以及河南、山东、陕西等少数北方省份。最后提出了针对美雕齿小蠹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欧山松大小蠹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欧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是严重危害松类针叶树种的蛀干害虫。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利用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中欧山松大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小蠹能广泛分布在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南的部分地区,提供了ArcGIS适生区预测分布图。  相似文献   

4.
缝锤小蠹是一种较容易被进境原木携带的外来林木害虫,能够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但该虫作为一种非检疫性害虫,其危险性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开展风险评估,首先对缝锤小蠹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传入风险、后果进行定性评估,最后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传入风险、传入后果均为"高",风险等级研究表明该虫为高度风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长小蠹是世界范围内森林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引起树木致病或毁灭的一类重要昆虫类群。信息化学物质作为长小蠹种内及种间重要的通讯物质,对长小蠹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长小蠹信息素的产生、释放,国内外已知长小蠹信息素的组分及功能,长小蠹寄主挥发物质的组分及其对长小蠹入侵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信息素在长小蠹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为研发昆虫引诱剂及长小蠹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材小蠹族这一昆虫类群是种群最丰富的食菌小蠹类群之一,该类群包含的入侵性小蠹种类超过其他食菌小蠹之和,是危害严重的重要林木害虫,准确的种类鉴定对防止该虫进入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印澳横材小蠹、小盾材小蠹、阔面材小蠹、Truncaudum agnates及双齿材小蠹为我国口岸新截获的几种重要材小蠹,本文通过对这5种材小蠹的形态描述,为口岸提供鉴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又名强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昆虫。1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被发现,随后扩散到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现已对我国林业种植造成了大面积为害(苗振旺等,2001)。为进一步遏制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扩散蔓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在当前和2050年未来气象条件下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以期为该虫的防治和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8.
小火蚁是中国大陆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 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 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 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 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适生区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显示, 我国小火蚁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南方, 其中, 高适生区分布在台湾?海南?云南南部边境?广西西南局部?福建西南部?广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预测结果与该物种现有地理范围的生态条件一致?年降水量对小火蚁的适生性影响最大, 理论年降水量为2 040 mm时小火蚁分布的概率最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我国小火蚁的适生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但主要适生区还是以南方为主?  相似文献   

9.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Weidemann)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为评估地中海实蝇入侵中国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检疫措施,基于其在全球的分布数据,选取与其发生相关的温度、湿度等7个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适生区,并结合我国进境口岸截获数据及寄主分布情况评估其入侵风险。结果显示,地中海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该虫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我国邻国多地适生,且在我国进境口岸每年也均有截获,2003—2015年共截获274批次;其主要寄主苹果、咖啡、榅桲和无花果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内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较高。因此中国具备了该虫进入、定殖的适生条件,具有较高的扩散风险。为预防其入侵,需完善边境疫情监测体系,加强进境口岸管理力度,并制定科学管理措施以降低其进入、定殖及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长林小蠹的识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族。该虫危害松属树种,食性广泛,所到之处的所有松树均能危害;且具有很强的自然传播能力,成虫飞行距离可达数概,并可随木材、木质包装及铺垫材料的交通货运作远距离的传播。1985-1994年间,美国口岸检疫机构从进口木材中截获该虫169批次。该虫原产地为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但由于本种适应力极强,近几年随着世界性的交通货运,除北美洲外,本种已传至世界各大洲。我国尚无该种发生的报道,因此应作为重要的检疫害虫看待。为了准确地识别此虫,提高检出率,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长林小蠹的识别鉴定,供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奸狡长蠹属(Apate)主要分布在非洲,其中部分种类传入世界其他地方;如咖啡黑长蠹(点刻奸狡长蠹A.monachus)传入小亚细亚、中南美,成为世界性害虫。该虫为我国的潜在危险性害虫,我国尚无该属的分布记录,曾有口岸截获毛额奸狡长蠹(A.femoralis)的记录;最近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在来自刚果的原木中截获了钻孔奸狡长蠹(A.terebrans)雌虫,有关口岸应对来自疫区,特别是非洲的原木加强检疫,以防该属害虫传入我国。该属近似种之间的区别,尚无中文描述,有些种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给鉴定带来困难。笔者根据Lesne的法文原著翻译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xEnt模型的草地贪夜蛾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是危害粮食作物的重大害虫,已成功入侵非洲、印度、缅甸、泰国等地并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在中国云南已经零星发生。本文以其在全球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结合环境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占全国面积约52.79%,其中高、中、低度适生区分别占全国面积4.75%、12.14%、35.90%;中高度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东部、陕西局部、云南局部和台湾局部。因此还需在其适生范围加强监测管理,严防草地贪夜蛾入侵,以保障我国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报道在湖北荆州公安县的葡萄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钻蛀性害虫——多毛小长蠹(Micrapate simplicipennis(Lesne,1895)),这是多毛小长蠹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本文对多毛小长蠹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以及生物学特性做了介绍,并编写了中国葡萄上5种长蠹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21、432(条/头),而对蛹的LD50、LD99分别为12、230(条/头).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3龄幼虫仅接触0.5h,每虫就可被侵入1.6条线虫,1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90%,24h寄生的死亡率为100%.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亚利桑那齿小蠹Ips leconte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松属等植物的危害性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亚利桑那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性特性等信息。并与亚利桑那齿小蠹的近似种进行了简要的鉴别比较。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对进一步研究亚利桑那齿小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对其入侵我国的威胁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16.
双钩巢粉虱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已在我国海南、香港等省区造成危害。利用CLIMEX软件对双钩巢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于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四川、重庆、湖北、浙江及西藏等省区;适生面积约为173.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72.9万km~2;中度适生区面积36.6万km~2;低度适生区面积64.1万km~2。各潜在适生区应加强检疫防控措施,防止该虫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7.
1988年9月14~22日,文锦渡动植物检疫所植检科对进口印尼产的木材、藤枝组织了专题调查组,先后调查了深圳市和东莞市的20个藤木加工厂,发现木材害虫20多种。其中在2个藤厂发现我国分布未广的危险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并在2个木厂发现我国尚未分布的小蠹Chramesus sp.和木象 Zeugenia sp.。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欧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根据其全球分布数据和筛选出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当前气候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结果显示,所建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利用刀切法对筛选出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后发现,12月平均最低温度对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分布影响最大,同时也提供了最多的特有信息。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潜在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5° N~70° N和20° S~60° S之间,包括北美洲中部及南部、南美洲南部及东南沿海、欧洲、非洲中部、亚洲东部和大洋洲,适生区总面积约4.62×107 km2。欧洲榆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适生区总面积约为3.27×106 km2。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的适生区面积将会扩大,并在SSP585(2081—2100年)情境下达到最大,为5.93×107 km2。鉴于欧洲榆小蠹在我国具有较广的适生区,建议加强对其的检验检疫力度,防止其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19.
美松齿小蠹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北美的危险性林木害虫,随着我国与北美国家木材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也逐渐升高。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美松齿小蠹的风险防控,本研究采用DIVA-GIS的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美松齿小蠹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美松齿小蠹在我国的较适宜生存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北、云南、西藏、河北等省份的局部地区。应当在这些地区强化检疫措施,以防美松齿小蠹的传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20.
纹盾材小蠹(Xyleborinus artestriatus)为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可对胡桃、厚皮树、娑罗双树等树种造成严重的危害。纹盾材小蠹在我国尚未分布。本文就纹盾材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本文列出了纹盾材小蠹与其近似种的检索表。这对进一步研究鉴定该害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