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蜜蜂营养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蜜蜂的某些性状并不完全是先天就有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后天,如从蜂王浆中获得的.我们可从同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蜂在幼虫期只吃3天蜂王浆的幼虫发育成工蜂,而在幼虫期一直享用蜂王浆的幼虫发育成蜂王这一现象中认识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蜂王浆是 5~ 15日龄工蜂舌腺和上腭腺所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状液体 ,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和雄蜂幼虫前期的惟一食物 ,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 ,又称蜂皇浆、王浆、蜂乳[1] 。对蜂王浆的重视和注意 ,首先是发现了喂饲蜂蜜的幼蜂只能长成工蜂 ,寿命一般 30~ 4 0天 ,最长 7~ 8个月 ,而喂饲蜂王浆的幼蜂能够长成蜂王 ,寿命长达 3~ 5年。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利用蜂王浆作为延年益寿的食品 ,但对其性质和作用机理并不了解。到 1888年 ,德国化学家A .Von .Planta才第一个对蜂王浆的组分进行一般性研究 ,至此人们开始了探讨蜂王浆的奥…  相似文献   

3.
说说蜂王浆     
根据国外有关专家报道,蜂工浆的主要成分来自成年工蜂的上颚腺,少量成分来自工蜂的营养腺(又称舌腺、王浆腺),这已经从蜂王幼虫和工蜂幼虫所采食的食物得到证实。国内很多养蜂专著上的论点概括有三:一说蜂王浆由工浆腺(营养腺)产生的;二说蜂王浆的主要成分来自营养腺,但上颚腺分泌物也参与了组成;三是蜂王浆是营养腺和上颚腺分泌物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4.
正近段时间,关于"蜂王浆激素含量高,会引发女性乳腺癌"的说法不断在网上传播,造成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恐慌。蜂王浆是天然的滋补品大家都知道,但蜂王浆有没有激素和有何功效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蜂王浆是由年轻工蜂头部的咽下腺和上颚腺共同分泌的主要用于饲喂蜂王和蜂幼虫的乳白色或淡黄色浆状物质。工蜂和蜂王幼虫在最初的前3日都是由年轻工蜂饲喂蜂王浆,此后蜂王终生都以蜂王浆为食,而工蜂幼虫改由工蜂饲喂蜂蜜和花粉调制的蜂粮。  相似文献   

5.
郭艾林 《蜜蜂杂志》2004,(11):26-26
蜜蜂的某些性状并不完全是先天就有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后天,如从蜂王浆中获得的。我们可从同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蜂在幼虫期只吃3 天蜂王浆的幼虫发育成工蜂,而在幼虫期一直享用蜂王浆的幼虫发育成蜂王这一现象中认识到这一问题。中西蜂的营养杂交,是指利用西蜂的蜂王浆来培育中蜂蜂王,从而达到改进中蜂生产性能的一种育种方法。自从1965年我市成立联办蜂场以来,不少养蜂生产者在中西蜂的混养、互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摸索,但均以失败告终。主要表现在:中西蜂的成蜂不能互补,卵虫脾不能互补,中西蜂不能进行有性杂交,互以对方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3,(12):61-62
哺育蜂头部的两个腺体咽下腺和上颚腺产生幼虫食物。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物的比例随幼虫日龄、性别和级型变化。发育为蜂王的幼虫在最初3天内食用100%的上颚腺分泌物,幼虫期最后两天的食物由上颚腺和咽下腺按1:1的比例分泌。饲喂蜂王幼虫的混合物称为“蜂王浆”,  相似文献   

7.
蜂王浆又叫蜂乳(以下简称王浆),是工蜂从咽腺分泌出来的浆液,用来喂蜂王和幼虫的物质.同样是蜂王生产的受精卵(雌性),一个是在整个幼虫期都喂王浆,在  相似文献   

8.
蜂王浆是5~15日龄的哺育工蜂的咽下腺(subpharyngeal gland)和上颚腺(mandibular gland)分泌的、用以饲喂蜂王和3日龄以内工蜂、雄蜂幼虫的浆状物质。人们利用蜂群的哺育蜂过剩时就会筑造自然王台培养蜂王的习性,人为地给予较多的人工台基,移入12~24小时的幼虫,待蜂王幼虫消耗较少、剩余王浆量最多的时侯,取出蜂王幼虫,收集台基内的王浆。由于工蜂和蜂王幼虫遗传上的一致性以及蜂群能够接受人工台基,这为大量生产蜂王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蜂王幼虫又称蜂王胎、蜂皇胎,是蜜蜂受精印经工蜂喂饲新鲜王浆生长发育的幼虫体,是从王台里采集的幼虫。蜂王幼虫以蜂王浆为食,幼虫本身有极丰富的营养,同时体表也粘附着蜂王浆,它是人工生产蜂王浆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0.
养蜂(一)     
蜂王Queen蜂王(母蜂)是蜂群里唯一性器官发育成熟的雌性蜂.蜂王体躯较长,翅较短.它在蜂群中的职能是产卵繁殖.工蜂Worker工蜂(职蜂)是性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工蜂体型较小.采蜜、采粉、采水、调节温湿度、修造巢房、饲喂幼虫及守卫等全部工作都由工蜂担任.工蜂在蜂群里的数  相似文献   

11.
在意大利蜂群中,成年蜂照顾未成年蜂(卵,幼虫和蛹),并提供食物给幼虫。众所周知,哺育蜂会根据幼虫的日龄和级型在食物数量和质量水平上调整饲喂行为。哺育蜂饲喂的蜂王浆数量决定了3日龄(或更小日龄)雌性双倍体幼虫是发育成工蜂还蜂王。饲喂行为的改变意味蓿哺育蜂能识别小幼虫、大幼虫及不同的幼虫级型。各种刺激信号,比如机械或化学刺激(或两者都有)在识别幼虫中起作用,但是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2.
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遗传、生长环境、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工蜂直接饲喂蜂王浆是影响蜂王个体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蜂王幼虫期发育过程中,工蜂供给的食物是蜂王浆,观测发现:不同日龄的幼虫王台内的蜂王浆量变化不同.在幼虫期的0~60h,1日龄幼虫王台内的蜂王浆量比2日龄幼虫少;60~84h时,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3.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7):27-27
我问过一些蜂友,蜂王产卵谁说了算?很多人脱口就说是蜂王自己说了算.再问若工蜂不喂王浆,蜂王会产卵吗?都说不会.蜂王的生物学特点告诉我们:蜂王是靠工蜂饲喂蜂王浆来维持产卵的,工蜂泌浆越多,蜂王获得的蜂王浆越多产卵也越多,反之越少.  相似文献   

14.
自然精品──蜂王浆史红梅,史伯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蜂王浆又称蜂乳,是青年工蜂的蜂王浆腺分泌物,用以饲喂蜂王和蜂王早期幼虫的乳白色浆状物质,具酸、辣、甜、涩味。早期蜂王幼虫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工蜂用蜂王浆饲喂幼虫,在五天内幼虫增长180...  相似文献   

15.
蜂王浆与性激素史红梅,史伯伦蜂王浆是青年工蜂的王浆腺分泌物,用来饲喂蜂王和蜂王幼虫。蜂王幼虫相当于哺乳动物“胎儿”,胎儿时期的生长速度是动物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而蜂王幼虫食用蜂王浆之后生长发育尤其突出,五天之内增长1800倍。这样高速增长的能源...  相似文献   

16.
解读蜂产品长寿美容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得从蜜蜂世界的长寿现象说起.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蜂,蜂王一生只食蜂王浆,工蜂则食蜂粮,这种取食差异导致两者的天壤之别.蜂王的体型比工蜂健壮;蜂王每天可产卵1500粒,而工蜂不能生育;更为神奇的是,蜂王寿命可长达数年,工蜂却只有30多天.  相似文献   

17.
蜂王浆     
王浆是从年轻哺育工蜂咽腺分泌的一种稠乳状物质。王浆巨大的营养价值表现于雌性蜂幼虫发育成长为蜂王或工蜂,这取决于其早期发育期食物的特性。全部雌性蜂在孵化后头3天用王浆哺育,只有蜂王继续用王浆哺育。蜂王是百万只蜜蜂的母亲,一天产2,000只卵。蜂王寿命长达4~5年,甚至更长,相比之下,工蜂则短得多,通常6个月或更短。王浆的不寻常特性,促使人们对其化学特性与药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不过至今对其物质特性尚未完全搞清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1,62(7)
影响蜜蜂级型分化的决定因子是什么?这是科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只因发育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食物不同而引起巨大差异,蜂王的个体大小约是工蜂的1.5倍,而寿命更是工蜂的约20倍。此前的研究表明,蜂王与工蜂两型分化的形成是由它们进食的蜂王浆决定的,但是,蜂王浆中的何种成分促使幼虫变身蜂王,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9.
蜂王浆是工蜂王浆腺的分泌物,用来饲喂蜂王和3日龄以内的蜜蜂幼虫,因蜜源植物的不同,新鲜的蜂王浆大都为乳白色或淡黄色,个别呈微褐色,似炼乳,有光泽,细腻,具独特香气,具有酸、涩、辛辣的口感,回味微甜。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蜜蜂工蜂的寿命只有30-60天,而蜂王一般寿命3-5年甚至8年,蜂王的寿命是工蜂的50倍左右,其奥妙就在于工蜂在幼虫时只吃了三天王浆,而蜂王终身在吃王浆。从人类生活实践来说,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有不少长寿村,为了揭开长寿村的奥密,不少学者深入到当地,以他们生活习性入手调查,发现该地区对蜂产品的食用相当普遍,特别注重蜂王浆的食用,作为食补的重要原料,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寿命得到了自然延长。日本平均寿命居世界长寿之首,他们为什么会长寿呢?这与他们注重饮食营养分不开。蜂王浆这一纯天然营养品日本人亲睐有佳,几十年的普及食用,身材高了、寿命长了。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从现实运用来说。1、蜂王浆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笔者通过长期观察与了解,不少食用蜂王浆者反映,蜂王浆确能改善体质。原江西省手扶拖拉机厂运输科的张师傅就深有体会,以前他对感冒特别敏感,可谓“闻雷下雨”,只要...  相似文献   

20.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7,58(5):32-33
一、蜂王幼虫、工蜂幼虫和雄蜂蛹营养丰富刚取出的蜂王幼虫表面粘附着少量蜂王浆,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脂肪、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所以是高级天然营养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