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降低蓝莓加工产品中花青素的损失,研究了蓝莓酒酿制过程中不同的发酵工艺及工艺参数对蓝莓酒中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在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呈下降趋势,陈酿阶段的损失大于主发酵阶段;不同发酵工艺条件下酿制的蓝莓酒中花青素含量不同,低温浸渍发酵酿造工艺可比传统工艺保存更多的花青素;添加3%的3#酿酒酵母时,可更好地保存蓝莓酒中的花青素;发酵温度在20~25℃、SO2添加量为150 mg/L时,蓝莓酒中的花青素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北陆"蓝莓为原料,研究果胶酶、护色单宁、酿酒酵母、二氧化硫和原酒冷冻浓缩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探讨蓝莓酒中甲醇含量高、色素不稳定、有硫臭味、干浸出物含量低、感官品质差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蓝莓酒品质.结果表明,蓝莓果浆采用20 mg/L Clarification果胶酶酶解效果好,蓝莓酒中的甲醇含量低;采用浓缩汁发酵蓝莓酒,未检出甲醇,但原酒的典型性减弱;发酵前期加入500 mg/L护色单宁Tanin VR Supra,或陈酿期加入500 mg/L护色单宁Tanin VR Color,可有效提高蓝莓酒色素的稳定性;发酵结束后原酒中加入30 mg/L二氧化硫,既没有硫臭味,又能防止酒体氧化;8%原酒冷冻浓缩为10%原酒可提高干浸出物含量,增强其典型性;使用拉弗德F33酵母发酵酿造蓝莓酒,酒香浓郁,果香鲜明,酒体协调,蓝莓酒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3.
以种植和野生蓝莓果实为原料,采用发酵法酿制蓝莓果酒,优化高档蓝莓果酒的生产工艺。通过不同发酵工艺的对比试验表明,蓝莓带皮发酵和清汁发酵原酒在-5~-3℃下冷冻浓缩30%,可提高种植蓝莓果酒干浸出物浓度40%以上,口感丰满醇厚,果香浓郁;苹-乳发酵和鸭梨酒调兑(鸭梨原酒∶野生蓝莓原酒为2∶8)可以有效降低野生蓝莓果酒的总酸浓度,使酒体均匀,口感柔顺,果香突出。  相似文献   

4.
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经过低温浸渍预发酵处理后,研制全发酵型干红蓝莓酒,并对影响蓝莓干红发酵的因素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酵母添加量、亚硫酸添加量、起始pH值和发酵温度对酿造的蓝莓干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蓝莓浆在起始pH值为3.0,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0.15 g/L,亚硫酸添加量为10 mL,主发酵温度22℃的条件下经过酿造并陈酿,可获得呈宝石红色、澄清透明、酒香和谐且具有馥郁花香的蓝莓干红。  相似文献   

5.
将南极磷虾蛋白与大众消费品冰激凌相结合,同时对影响冰激凌品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优化,成功研发出一种以南极磷虾为原料的冰激凌产品。南极磷虾冰激凌在传统冰激凌营养基础上,富含优质动物蛋白与功能性成分,是一种新型动物蛋白保健冰激凌。经优化试验得出最适添加量为南极磷虾虾浆45.0%,脱脂奶粉10.0%,稀奶油25.0%,蔗糖15.0%,食盐0.45%,黄原胶0.04%,瓜尔豆胶0.09%,CMC 0.15%,单硬脂酸甘油酯0.1%,脂肪酸蔗糖酯0.1%,其余为水。使用该配方制作的冰激凌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滑润、风味平和清新。  相似文献   

6.
以蓝莓浓缩浆和蓝莓花青素为主要原料研制一款保健饮品,通过工艺参数对饮品感官品质和花青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保健饮品最佳工艺配方为:蓝莓浓缩浆28%,罗汉果甜苷0.005%,甜菊糖苷0.005%,柠檬酸0.15%,增稠剂为果胶0.005%、黄原胶0.035%、羧甲基纤维素钠0.005%、海藻酸钠0.030%,灭菌后添加花青素10 mg/mL。该工艺配方调配出的饮品色泽诱人,呈现紫红色、均匀,酸甜爽口,具蓝莓特有的气味与滋味,口感醇厚,且其花青素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蓝莓冰淇淋的工艺及品质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蓝莓为原料,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2%的白砂糖、9%的全脂奶粉、10%的奶油、5%的蓝莓汁、3%的糊精、0.6%的乳化稳定剂、0.01%柠檬酸、60%的饮用水,在2~4℃,老化24 h,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的蓝莓冰淇淋。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冰激凌配方制作的基础上,研究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稳定剂和增稠剂的冰激凌工艺,分别以膨胀率、黏度、融化率对冰激凌进行品质的评价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对冰激凌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添加γ-PGA作为冰激凌的稳定剂和增稠剂,将γ-PGA与传统冰激凌添加剂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添加量为9%的奶粉、11%的淡奶油和11%的白砂糖作为原料,以0.03%的γ-PGA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经过原料的混合、灭菌、高剪切细化、均质、老化、凝冻、硬化,冰激凌的品质最好,此时膨胀率为67.75%,融化率为35.28%,黏度为2 456.9 m·Ps。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蓝莓、枸杞、白砂糖和蜂蜜4种原料的添加量对蓝莓枸杞复合饮料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蓝莓枸杞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到最佳配方为蓝莓汁添加量12%,枸杞汁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风味独特、口味纯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红薯为原料,配以牛奶等辅料制作红薯保健冰激凌。结果表明,红薯与牛奶的配比1∶1.4,白砂糖添加量0.6%,奶油添加量0.4%时制作出的红薯冰激凌口感最佳,既保留住冰激凌特有的奶香味,又增加了红薯独有的风味。红薯冰激凌制作工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蓝莓干酒是以天然野生植物蓝莓为原料,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发酵期15~30 d,品温控制18~22℃,该果酒芳香清雅,风格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饮料酒。  相似文献   

12.
以含有益生乳酸菌的酸奶为基料,研究不同明胶添加量和稀奶油添加量对冰激凌品质特性影响,分析不同含量明胶的益生菌酸奶冰激凌膨胀率、融化率、黏度、硬度、感官评价和益生菌存活数目等指标,筛选出较为合适的益生菌酸奶冰激凌配方。结果表明,当明胶添加量为0.5%时,益生菌酸奶冰激凌的膨胀率为26.7%,融化率为76.84%,黏度为175.62 m Pa·s,硬度为1 032.67 g,在此条件下感官评价相对较高为91.52±1.38分。  相似文献   

13.
<正>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其果实为浆果,俗称鸟鸦果、蓝浆果,呈蓝色,近圆形,果肉细腻,甜酸适度。蓝莓果实和叶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方面,是近年来世界发展最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果树品种。对蓝莓加工目前主要有鲜食果、果酱、调配酒以及发酵酒等产品,根据果实特点还可加工成果脯,但鲜有研究。果脯蜜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食  相似文献   

14.
以黑枸杞和蓝莓为主要原料,根据饮料的加工工艺,添加一定量的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等辅料,通过感官评价的方法,调配出一款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色泽、风味、组织状态均最佳的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原辅料最优配比为黑枸杞浆30%,蓝莓浆15%,白砂糖10%,柠檬酸0.2%,CMC-Na 0.08%,果胶0.04%,黄原胶0.08%,结冷胶0.05%。  相似文献   

15.
以蓝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果胶酶辅助提取蓝莓多糖工艺,并研究了所提取蓝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化蓝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5%,pH 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获得的多糖得率为2.721%;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的蓝莓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能力较强,清除率分别为52.54%和42.60%,对DPPH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力,清除率为13.49%。  相似文献   

16.
以黄秋葵、全脂奶粉、鸡蛋为原料,白砂糖、人造奶油、植脂末、复配稳定剂等为辅料,研制一款风味清新、口感细腻,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黄秋葵软冰激凌产品。以黄秋葵软冰激凌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最终得到产品最优配方为黄秋葵汁添加量18%,全脂奶粉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14%,奶油添加量6%,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3%,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软冰激凌呈浅绿色,秋葵独特香气,奶香味浓郁,无冰晶,口感细腻润滑,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蓝莓残渣中除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外,还富含膳食纤维。为了开发利用蓝莓渣,将其加入到面粉中制得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通过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的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优化出影响蓝莓渣膳食纤维面包品质的主要因素,得出最佳工艺配方为酵母添加量1.6%,蓝莓渣粉添加量2.5%,发酵时间120 min,醒发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贮藏特性,以天津蓟州区主栽的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在10、4、0、-1℃贮藏条件下比较了果实的5个贮藏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贮藏温度下,温度越低,蓝莓果实好果率越高,失重率越低,硬度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率越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越好。在10℃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14 d时,蓝莓的好果率在23.33%~85.33%,失重率在13.37%~27.40%;4℃贮藏过程中,好果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至21 d时,好果率在19.67%~69.50%,失重率在21.74%~35.66%;0℃和-1℃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至70 d时,好果率在57.60%~95.67%,失重率在4.98%~17.72%,硬度较初值下降了20.69%~5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82%~61.71%,可溶性糖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4.12%~42.17%。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耐贮藏品种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综合比较各指标发现,不同品种蓝莓在-1~0℃下贮藏均可维持较好的果实商品性(好果率和失重率)和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采后2 h内入预冷库,装入气调箱并对其进行0.5、1.0、1.5μL/L 1-MCP处理,冷链车运输96 h后入冰温库((-0.5±0.3)℃)贮藏,每10 d测定蓝莓的品质指标、生理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MAP结合3种浓度1-MCP处理均能延缓蓝莓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花色苷、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呼吸峰值和乙烯生成速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的保鲜效果排序为:MAP+1.0μL/L 1-MCP>MAP+1.5μL/L 1-MCP>MAP+0.5μL/L 1-MCP>MAP。在蓝莓贮藏过程中醛类(52.34%~86.13%)和萜类(7.26%~32.44%)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MAP+1.0μL/L 1-MCP处理的蓝莓果实能保持较高的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相对含量。综上,MAP结合1.0μL/L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旨在优化高寒地区蓝莓栽培模式,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施用硫磺、控水和施肥3个因素对大兴安岭地区蓝莓品种‘美登’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正交处理对蓝莓生长指标的影响程度较大,不同处理之间各生长参数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幅度,3个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并且拮抗效应较小。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蓝莓株高、冠幅和枝条长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土壤相对含水率,而对枝条粗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施肥。3个因素互作下均表现为各因素的3水平或4水平蓝莓生长性状最优,结合各生长参数的变化结果,建议大兴安岭地区蓝莓品种‘美登’施用硫磺量为70~80 g/m2,施硫酸钾复合肥7.5~10 g/株,土壤相对含水率维持在4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