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6,(7):1007-1010
对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其体内的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烟粉虱成虫体内SOD,POD,CAT,GSTs和CarE活力都受到明显影响;SOD,POD,CAT,GSTs和CarE活力在感病前期均有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在接菌48~60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然后酶活力开始下降,至84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可见,玫烟色棒束孢的侵染严重影响了烟粉虱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筛选出一株强致病力茶树刺盘孢菌株ZRG,并测定其侵染后对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究茶树刺盘孢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G侵染48 h内,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明显增高;MDA先是快速积累,含量上升,随后下降;POD、SOD和CAT活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下降.qRT-PCR验证结果显示,POD、SOD和CAT相关基因的表达先上调后下降,三者相互协调配合,起到清除过剩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藜植株体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活力测试法测定了HZ-31菌株接种藜植株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多孢木霉HZ-31菌株接种藜后其体内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及CAT、PPO和SOD的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加,且呈上升趋势,增加量最高分别达到67.91%、69.37%、81.88%、37.68%和8.12%,7 d后除MDA呈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第3天后低于对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平稳变化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而PAL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多孢木霉HZ-31侵染藜后,藜防御酶体系被激活,抗侵染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异小杆线虫对菜青虫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菜青虫(Pieris rapae)被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侵染后体内主要保护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菜青虫感染昆虫病原线虫后,为抵御线虫对组织的破坏,菜青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在接虫初期迅速下降,之后不同接虫剂量处理的菜青虫体内的POD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4h后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接虫初期迅速上升,但在接虫后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CAT酶活力在16h后达到最大,而POD的活力在8h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说明在菜青虫抵御病原线虫侵染的过程中,SOD和CAT是首先发生作用的保护酶,POD是继SOD和CAT之后发生作用的酶系,且反映出菜青虫在异小杆线虫侵染的初期防御能力增强,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用12.5、25、50、100、200 mg.mL-1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泡过的无农药残留的小青菜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研究了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生长及其体内3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和毒杀作用,能够降低幼虫化蛹率,影响蛹的质量.此外,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够扰乱小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动态平衡,主要表现为SOD活性被激活,4、36、48 h时处理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AT活性被抑制,4、24 h时处理组CAT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6 h POD活性被抑制,处理组POD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48 h时POD活性又被激活,处理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小菜蛾幼虫对抑太保的耐药力 3龄是 2龄的 2 .65倍 ,4龄是 2龄的 4.0 7倍 .抑太保处理后 5 h,2、3、4龄幼虫过氧化氢酶 (CAT)活力均降至最低 ,分别为对照的 71 .9%、80 .9%和 90 .2 % ;处理后 1 0 -1 5 h,与对照相比 ,4龄幼虫 CAT活力上升程度最大 ,2龄最小 .H2 O2 由 0增加至 1 .1 7m L,CAT活力呈线性关系上升 .抑太保处理后 ,过氧化物酶 (POD)活力除 2龄幼虫在处理后 5 h下降 ,仅为对照的 65 .0 % ,3龄幼虫在处理后 1 h为对照的 99.2 %外 ,3个虫龄幼虫的 POD活力均高于对照 .H2 O2 由 0增加至 0 .1 m L,POD活力呈线性关系上升 .小菜蛾 2、3和 4龄幼虫的 CAT和 POD活力与耐药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1-MCP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1-MCP处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0μg/L浓度下,POD、SOD、CAT、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950.00%、19.47%、389.42%、24.87%和3.46%,而MDA含量却比对照下降51.08%;100μg/L浓度下,POD、CAT、MDA、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上升1150.00%、47.12%、20.29%、27.51%和4.61%,SOD活性反而下降2.07%。  相似文献   

9.
红火蚁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 ,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活性最小(6.55 U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8.15 U4),之后不断上升;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时最高(9.24 U5),显著高于对照(6.65 U5),之后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作用机理,为研究以绿薄荷提取物为主要物质的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浸叶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绿薄荷茎、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甘蓝叶片后喂食小菜蛾3龄幼虫,在12、24、36和48 h后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活力变化。[结果]经处理后,随着提取物作用时间增加,小菜蛾体内3种保护酶活力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浓度为100 mg·mL~(-1)的茎和叶提取物作用48 h时,SOD活力最低分别为1. 43和1. 42 U·mg~(-1)pro;POD活力最低分别为1. 12和1. 29 U·mg~(-1)·min pro。而12 h时,浓度为100和25 mg·mL~(-1)的茎和叶提取物作用下CAT活力最低分别为3. 5和3. 13 U·mg~(-1)pro。同时,乙醇提取物的浓度与SOD和CAT活力基本呈负相关,且绿薄荷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体内几种主要保护酶的抑制作用大于茎。[结论]该研究为绿薄荷提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机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可知,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d和第3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仍略高于对照,维持较高水平。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遮荫条件下两个紫心甘薯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多种重要保护酶的变化。结果显示,遮荫20天,两种甘薯的叶片SOD、CAT活性均下降,POD活性、MDA含量均增加;长期弱光胁迫下,济薯18叶片SOD和CAT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而品种Ayamuraski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均上升。在遮荫胁迫下,紫心甘薯的SOD、CAT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 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 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 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处理破坏了分月扇舟蛾幼虫体内SOD、CAT及POD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对虫体产生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PEG模拟水分胁迫过程中,在胁迫强度较轻、胁迫时间较短、胁迫速度缓慢时,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 下降较慢,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上升,脂质过氧化作用较轻,膜相对透性增加较小;在胁迫强度较重、胁迫时间较长、胁迫速度较快时,玉米叶片RWC下降较快,SOD、CAT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抗旱性不同的两品种在RWC、质膜透性、丙二醛 (MDA) 含量、SOD、CAT、POD活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表明水分胁迫过程中,叶片保护酶系统和脂质过氧化作用、膜透性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钙信号对毛竹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用EGTA、LaCl3、heparin、CPZ和CaCl2处理毛竹幼苗后,研究干旱胁迫下毛竹叶片内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aCl2处理明显提高了毛竹叶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脯氨酸和过氧化氢含量;EGTA、LaCl3、heparin和CPZ处理提高了毛竹过氧化氢含量,抑制了SOD和CAT活性的上升,破坏了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但LaCl3和heparin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不大,heparin和CPZ处理对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暗示Ca2+/CaM信使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毛竹对干旱的适应性,且通过不同的传递路径调节以上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通过对不同浓度(0,-0.75,-1.25,-2.00MPa)的PEG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幼苗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水平、质膜透性的影响及其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明确了适度的PEG(-0.75,-1.25MPa)胁迫处理使玉米幼苗叶片的SOD,CAT,P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造性缓慢增加;重度PEG(-2.00MPa)胁迫处理使叶片的SOD,CAT活性降低,MOA含量和质膜透性剧增。其中抗旱性较强的冀单24和其母本矮192比抗旱性较弱的掖单四号和其母本8112具有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较小的质膜透性,说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能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的损伤,这可能是其具有较强抗旱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对自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香草酸比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而对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低于各个处理。另外,高浓度酚酸类物质可使对照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外源硅对木本植物的盐害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了外源硅对不同强度NaH-CO3胁迫下枸杞(Lycium dasystemum)叶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轻度NaHCO3胁迫下枸杞叶中SOD和POD活性有所增加,而后随胁迫强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下降,CAT和GR活性则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同时NaHCO3胁迫导致了O2-.产生速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外施硅明显提高了各胁迫处理下枸杞叶中SOD、POD、CAT和GR活性,并降低了叶中O2-.产生速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外渗率。外源硅增强了枸杞对NaHCO3胁迫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NaHCO3对枸杞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