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趋势。本文以面向农村的电商人才培养为例,对职业精神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和实践了在项目化教学中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有效途径,并对项目化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克强总理要求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以适应社会对水利人才的需要。在水利高职,学生水利职业精神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加强水利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工匠型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着力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该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习锻炼等多方面对中职园艺专业"农业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能大赛在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上具有"引领溢出效应"。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创新性差,缺乏学习动力及合作精神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各类技能大赛为抓手,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产教融合、学徒制等模式及各类创业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是从业人员职业价值取向及职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从业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我国高职学校比较偏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栽培,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栽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期,企业逐渐开始重视高职学生除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文章先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定义和内涵,然后对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职人才培养实施综合技能实训课程与资格证书融合,有利于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可促进教学与职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带动对教材、教学设备、实训场地的建设,带动专业课程整体改革,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现高职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定课程目标、选择综合技能实训模式、构建教学大纲和选择教学方法、确定组织形式、准备必要的实训条件、确定考核评价方法、制订综合实训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方案等措施来实现二者融合,并在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需要总结提炼,加以推广。为了探索贵州省民族地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为"三农"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撑,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文献研究、观察、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建议贵州省涉农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5个方面来做好培育工作:定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选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实践为主培训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部门协作,共享涉农信息资源;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保障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专业课对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重构与岗位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内容,创新设计了"学+练+赛+思"四阶段螺旋递进式教学组织形式,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劳模精神,以期为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锻造行业精英奠定良好基础,结合1+X职业技能考核点,为构建1+X课证融通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阵地,实训环节则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对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电子实训课程中,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将工匠精神渗透于教学过程当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弘扬英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是该专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各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专业目标定位的模糊化、职业技能训练错位等误区,其中专业素养、公共精神培养的缺失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将二语习得理论引入高校软件人才职业技能培养中,结合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段性、发展性规律,提出了高校软件人才职业技能培养四位一体的CEPI模式。该模式以职业兴趣、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通过感性认知、理性体验、实训吸收、实习整合等环节,将软件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变化,公共英语教学很难满足职业人才英语素质的需求,EGP (通用英语)和EOP (职业英语)融合教学已成必然。通过重构EOP与EGP融合的层次化教学内容,构建“情境式‘主线’课堂+任务型‘辅线’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诊断性、过程性、总结性、激励性评价机制,创新EOP与EGP融合“双线制”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出英语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融合途径,以此保证EOP与EGP融合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4.
在解读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现状,提出了在1+X证书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三教"改革。在教材上,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体现;在教法上,强化职业真实任务的训练;在教师上,强调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提升的"三教"改革思路,优化食品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方案,助力高职院校人才职业技能培养能力的提升,破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跨越单一组织边界来获取一系列的工作机会..在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条件下,个体要求具有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具有更加广泛的可迁移的职业技能。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一种主动回应,也体现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当下关怀。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向一个职业群的宽基础课程模式、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教育、着重于发掘学生一般潜能的通识教育等都与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边界职业生涯理念将对当代职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普通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通过充分调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上,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平台,构建了对人才的分方向、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及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并建立高职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该模式下的毕业后育人阶段的实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项目六"物料搬运"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更好掌握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路径规划、编程、调试等,提高规范操作、工程思维、创新精神;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有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随后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培育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3月20日,农业部、农民日报等单位主持召开了"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座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战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既是课程思政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本文总结了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培养学生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产教融合走进乡村田园,夯实职业人才乡村振兴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乡村建设模块,为职业院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使之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