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国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流转的典型模式主要有土地入股分红模式、土地租赁模式、土地转包模式和土地委托一代理模式.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有利于乡村旅游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吸纳剩余劳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流转主要存在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地方政府存在"越位"和"失位"现象,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急需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用地规划与评价,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流转机制以及健全乡村旅游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宁波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强劲动力。宁波市对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农户采取多种方式将自家多余田地流转给旅游开发公司,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为宁波市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象山县Y村是宁波市土地流转的典型代表。其"以农业带动生产、以农家风情拉动旅游"的模式诠释了成功的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民不出村门半步,也可腰缠万贯。本次调研以Y村的土地流转为主要对象,其原因在于:其一,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其二,宁波市土地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中土地流转与开发策略的联动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赟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58-2962
新型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效应奠定了基础。以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博弈分析法分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旅游开发策略的联动关系,剖析利益相关者在土地流转中的不同诉求,为乡村旅游的土地开发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9-13412
在阐明乡村旅游发展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用地对提高土地附加值的贡献,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模式.总结了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土地规模流转,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着力推进"美丽田园"发展,夯实乡村大花园建设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目前乡村旅游地产的开发前困境,基于土地流转分析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现状,探索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过程,并根据当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的建议,寻求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推进乡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土地流转进程的持续推进,促进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而兴起的乡村旅游让我国农业产业的综合性效益得到了更大提升。随着现代人工作与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于乡村旅游开发之所需,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让专业化与规范化更加凸显的乡村旅游更受都市人所青睐。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流转对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乡村旅游开发视野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方式,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落实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乡村旅游用地与农村集体用地的关系,其实质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基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用地的获取一般有征地和土地流转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诸多损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创新乡村旅游用地开发模式,建立具有旅游禀赋的土地产权交易机制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地改革发展经历了3次较大的改革,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最常用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土地流转新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带来的最大契机是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但其中也带来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忽视保障农民利益和缺乏保护乡村景观。因此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着力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发挥政府职能;②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管理;③统筹规划;④维护农民权益;⑤保护与再造乡村旅游景观。这不但能促进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而且能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国内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研究的CiteSpac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缓解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供给不足的关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CNKI数据库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作者、发文机构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年度文献数量、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理论的创新、定量方法的运用与研究内容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在改变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在驱动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驱动新型城镇化的案例研究,总结提炼出四种典型模式,提出建立土地确权颁证制度,强化村民土地权利的主体地位;推进土地流转的管理办法,保证村民土地收益权;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保障村民土地股份的分红收入;探索引进企业,合作实现土地产权的资本化,是推动旅游驱动新型城镇化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
正邱县是华北地区典型的农业县,传统种植以棉花、小麦等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双试点县",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让农民们尝到了规模种植的甜头,还让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刮起了一场"乡村旅游"的田园风。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科学发展策略和战略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效率。"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动乡村振兴向科学、高效方向发展。以太仓市为调查对象,深入调研太仓市各村的土地流转情况,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背景下太仓市线上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对农地流转由线下转移到网络平台以及由农户个人操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芬  李季 《安徽农业科学》2016,(10):219-221
界定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为农村和农民群体带来的影响: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创新了农村就业形式并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地过度非粮化、土地价格上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公、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提出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优化策略,为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中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助于保护生态幻境和民族文化,极大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不仅如此,由于现在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特色和多样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这一需求,还另辟蹊径的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加之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的专业化规模经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旅游用地及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带动区域乡村发展,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巩固和完善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制度。在"三权分置"制度背景下,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面推开。要发挥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保证土地经营权能够有序流转,要保障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自然就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从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背景分析出发,对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行了优势分析,并且提出了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易奎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264-266,269
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土地流转问题关乎乡村振兴。乡村要发展,农业必须高质量发展,农村土地必须高效利用。鉴于此,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探究"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推广使用电子合同;加强基层政府监管,创新基层管理模式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实现乡村振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划离不开土地的有序流转。文章综述了梅州市土地流转现状,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流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以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为主线,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加快平台、体制建设;着重发展家庭农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富硒"、"侨乡"资源优势,打造长寿品牌特产,壮大产业体系;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等措施,逐步推进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