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总结了目前乡村旅游地产的开发前困境,基于土地流转分析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现状,探索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过程,并根据当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地产开发的建议,寻求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推进乡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芬  李季 《安徽农业科学》2016,(10):219-221
界定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为农村和农民群体带来的影响: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提升了农村产业结构,创新了农村就业形式并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地过度非粮化、土地价格上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公、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提出了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优化策略,为农村土地旅游化流转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中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王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9-13412
在阐明乡村旅游发展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用地对提高土地附加值的贡献,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模式.总结了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分析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系统及其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并根据风险及农地流转风险理论,提出了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概念,最后,运用界壳理论,尝试构建了包含粮食安全风险保障界壳、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界壳、乡村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界壳以及乡村特色风险保障界壳的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结果表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保障体系是一个多界壳的有机结合体,它为消除或降低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乡村旅游用地与农村集体用地的关系,其实质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基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用地的获取一般有征地和土地流转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诸多损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创新乡村旅游用地开发模式,建立具有旅游禀赋的土地产权交易机制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土地流转进程的持续推进,促进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而兴起的乡村旅游让我国农业产业的综合性效益得到了更大提升。随着现代人工作与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于乡村旅游开发之所需,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让专业化与规范化更加凸显的乡村旅游更受都市人所青睐。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流转对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乡村旅游开发视野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方式,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落实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可行之路。本文根据乡村承载的文化特征,梳理山东文化资源优势,总结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根据空心村的现象,说明文化振兴有赖于外部因素的作用,提出乡村旅游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即空间活化设计原则,提高产品的体验性与感动性,打造商品化渠道,推进土地流转,缔造旅游工匠精神,以期为我省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助于保护生态幻境和民族文化,极大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不仅如此,由于现在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特色和多样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这一需求,还另辟蹊径的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加之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的专业化规模经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旅游用地及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带动区域乡村发展,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开发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但是由于开发经验不足、开发模式简单、开发项目雷同、开发没有合理的规划等问题,没有达到通过乡村旅游致富的目的。通过分析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深挖文化内涵、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燕  李庆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1-7963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老龄化、同质化、初级化,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困境的根源,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相对稳定性、开发主体的分散性与非专业性、产业要素的约束性与不可替代性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创新战略,指出创新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进农民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农业和特色村镇、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用地改革、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项目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改革发展经历了3次较大的改革,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最常用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土地流转新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带来的最大契机是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和乡村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但其中也带来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忽视保障农民利益和缺乏保护乡村景观。因此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着力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发挥政府职能;②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管理;③统筹规划;④维护农民权益;⑤保护与再造乡村旅游景观。这不但能促进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而且能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能否得到有序流转和合理利用对"振兴乡村"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鉴于乡村旅游与土地流转的紧密联系,就土地流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土地流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可能带来的正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国内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研究的CiteSpac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缓解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供给不足的关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CNKI数据库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作者、发文机构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年度文献数量、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理论的创新、定量方法的运用与研究内容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国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流转的典型模式主要有土地入股分红模式、土地租赁模式、土地转包模式和土地委托一代理模式.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有利于乡村旅游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吸纳剩余劳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流转主要存在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地方政府存在"越位"和"失位"现象,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急需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用地规划与评价,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流转机制以及健全乡村旅游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基础分析,重点论述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深度开发途径和策略。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1-19282,19286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读乡村旅游的涵义以及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举办富有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氛围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宁波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强劲动力。宁波市对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农户采取多种方式将自家多余田地流转给旅游开发公司,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为宁波市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象山县Y村是宁波市土地流转的典型代表。其"以农业带动生产、以农家风情拉动旅游"的模式诠释了成功的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民不出村门半步,也可腰缠万贯。本次调研以Y村的土地流转为主要对象,其原因在于:其一,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其二,宁波市土地  相似文献   

19.
朱永文 《甘肃农业》2012,(1):46-48,51
乡村休闲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旅游休闲的需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乡村旅游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为此,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与严州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突出"乡村野趣"和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等建德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开发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北京山区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同时,带动整个山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但目前山区旅游过分偏重自然生态观光和农业旅游,乡村工业尚未受足够的重视,其与旅游的结合还有待于学界、政府和企业等多方的研究与关注。以乡村工业旅游为切入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山区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与策略。强调乡村工业旅游区别于一般工业旅游的特点,并提出乡村工业旅游亦属于乡村旅游范畴,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系统进行整体开发与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