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栽植密度通过对冬枣主产区调查发现.生产中冬枣有各种各样的栽植方式,株行距有1m×2m、1m×3m、2m×3m、3m×4m、3m×5m,4m×5m、4m×6m等,也有2~4m×8~20m的枣粮间作形式。据试验。冬枣开始结果的l-3年.产量与植株密度呈直线相关.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为植株密度的曲线函数,表明密植有助于前期高产。  相似文献   

2.
1栽植 一在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一是挖大坑、填阳土、蘸菌肥、浇大水、培大墩、抹白灰。二是选择适宜栽植密度。1.5m×1.5m×4.0m和2.0m×2.0m×4.0m带状栽植方式,不仅产量高、见效快,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黄金梨适宜的栽植密度,实现其优质丰产。采用纺锤形整形,在黄棕壤上采取不同株行距(2m×3m、2.5m×4m、3m×4m、4m×5m),研究了黄金梨栽培性状和丰产优质性能,结果表明,株行距2.5m×4m和3m×4m是黄金梨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其管理技术相对简单易行,省工省力,而且能够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以树龄20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分析了3m×5m、4m×5m、5m×6m3个不同栽植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的变化,利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旨在选出当地最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影响很大,3个处理间除Gs和Fo差异不显著外,Pn、Tr、Ci、Fm、Fv/Fm、Fv/Fo值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n的日均值以4m×5m最大,5m×6m次之,3m×5m最小,Fv/Fm的日均值表现为4m×5m高于5m×6m,而低于3m×5m。试验表明,20年生库尔勒香梨3个栽植密度以4m×5m光合效率最强,5m×6m其次,3m×5m最弱。  相似文献   

5.
正1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1.5 m×4 m,2 m×3 m,或2 m×4 m,大规模机械化农场可采用1.5 m×6 m,667 m~2栽77~111株。667 m~2产量控制在4 000~5 000 kg。2树形培养2.1第1年梨树苗(1年生)定植后栽植定干,根据  相似文献   

6.
2011 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 年根 1 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 7 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 1 m × 3 m、1.5 m × 3 m、2 m × 3 m、0.75 m × 4 m、1 m × 4 m、1.25 m × 4 m 和 1.5 m × 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 2 年,连续 7 年调查 7 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 7 年 1 m × 3 m 和 0.75 m × 4 m 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 140 万条 · hm-2,第 8 年均超过 140 万条 · hm-2。栽植前期(第 2 ~ 4 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 5 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 3 年(第 6 ~ 8 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 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 3 m 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 1.5 m × 4 m(63.87%)、1.25 m × 4 m(61.44%)、2 m × 3 m(61.27%)、1 m × 4 m(59.19%)、0.75 m × 4 m(55.79%)、1.5 m × 3 m(53.67%)和 1 m × 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 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 3 m 行距。比较前 5 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 4 m 和 1 m × 3 m 的最高。综合稳产 3 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 > 200 g 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 4 m 行距和 2 m × 3 m 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 4 m 行距,1 ~ 1.25 m 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招远市苹果园郁闭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制约苹果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笔者根据招远的生产实践,结合国内先进经验,提出苹果郁闭园改造的主要指标及技术措施,供参考。1原则与目标原则:因地因树改形,技术简单易行,配套措施集成,效果立竿见影。目标:减小栽植密度,畅通群体光路,优化树体结构,提高生产效率。2主要技术指标2.1栽植密度及树形目标密度:原栽植密度3m×4m、3m×5m、4m×4m,  相似文献   

8.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2年,连续7年调查7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7年1 m×3 m和0.75 m×4 m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140万条·hm-2,第8年均超过140万条·hm~(-2)。栽植前期(第2~4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5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3年(第6~8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3 m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5 m×4 m(63.87%)、1.25 m×4 m(61.44%)、2 m×3 m(61.27%)、1 m×4 m(59.19%)、0.75 m×4 m(55.79%)、1.5 m×3 m(53.67%)和1 m×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3 m行距。比较前5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4 m和1 m×3 m的最高。综合稳产3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 200 g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4 m行距和2 m×3 m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4 m行距,1~1.25 m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苹果建园定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生产建园要本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合理安排,便于管理,园貌整齐,面向长远”的原则,安排好田间道路、排灌和其他辅助设施。苗木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品种纯正,砧木一致,砧穗协调,枝条健壮,充分成熟,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芽子饱满,根系发达。在选定主栽品种的基础上,适当选配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乔化苹果苗木的栽植密度:株行距3m×4.5m或3m×4m;矮化苹果苗木的栽植密度:株行距2m×4m或2m×5m。春季为苹果树常规定植期,但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0.
<正>1苹果乔砧矮密栽培存在的问题1.1栽植密度不合理设计密度时,没有根据土层厚度、地下水深浅、平原与山地区别对待。平原土层厚、地下水位低,栽植密度大,如2 m×4 m或3 m×4 m,如果采用3 m×5 m,管理再跟上就不至于过早郁闭。山地栽植密度为3 m×5 m的管理好的果园到,现在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优质果率还很高。1.2幼树整形修剪不合理没有考虑栽植密度,单纯追求枝量,没有拉开枝干比,留枝多,留枝早,主枝没有控制好,因此主枝过长、过大,下部留枝多形成下强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栽植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树的栽植方式和方法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667m2栽植30株以下,栽植方式以4m×6m和4m×5m为主。进入80年代密度提高到33~44株,栽植方式以4m×5m和4m×4m为主。90年代随着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种的引进,密度进一步增大,密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乔化密植有667m2栽55株以上的,还有栽100株以上的,甚至200株以上;矮化密植一般栽83株或111株。密植方式有3m×4m、2m×3m、2m×4m、1.5m×4m等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土地宽广,以密植为主,一般667m2栽66~133株,株距小(1~3m)、行距大(4~6…  相似文献   

12.
<正>栗树是树体高大的乔木,树冠扩展很快,建园时必须注意栽植密度。根据每666.7 m2土地栽植株数,可分为稀植(30株以下)、密植(30~60株)、高度密植(60~110株)和超高度密植(110株以上)几种类型。适宜的栽植密度,要根据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生产上推荐的最佳栽植密度为56株/666.7 m2(株行距3 m×4 m),一般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和各类品种。采用集约化栽培方式、土地平坦而肥沃的栗园,适  相似文献   

13.
1富士苹果的定植密度 短砧+短枝型,密度1.5~2m×2~3.5m每667m^2栽22~100株,短砧或短枝型,密度2~3m×4m每667m^2栽56~83株,乔砧密度3~3m×4~6m每667m^2栽28~56株。栽培方式:长方形栽植(即行距与株距相差2m左右)较好,通风透光好,果实着色艳丽,品质优,便于管理,适于机械化作业,南北行向较好。  相似文献   

14.
定植密度与栽植方式梨树合理密植要依据栽植品种的特性、砧木、果园土壤情况、作业方式等确定。一般认为,666.7m2栽培100株以上为高度密植,60~99株为中度密植,50株以下属稀植。生产中栽培密度为55—83株,株行距2—3m×4-5m,可采取计划密植方式,待后期产量、树冠稳定后,  相似文献   

15.
周宁 《现代园艺》2013,(21):5-6
20082012年进行了华玉桃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定植3年内,华玉桃的栽植密度采用1.5m×2m,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定植3年以后,对高密度定植的要进行间伐,行株距调整到3m×2m,使果园通风透光,是保证华玉桃在定植5年内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 栽植密度 改过去的高密栽植(矮化园株行距2米×3米,乔化园2.5—3米×4米)为现在的宽行稀密栽植,矮化园株行距2.5-3米×4-3.5米,667平方米栽56—67株,乔化园株行距3-4米×5—6米,667平方米栽28-44株。  相似文献   

17.
正长武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果树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来自于自然降水,栽植果树以乔砧栽植为主,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 m×4 m或3 m×4 m较为适宜,树形以自由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整形为主,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渭北旱塬乔砧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栽植密度早实核桃栽植株行距可选择3 m×5 m,4 m×4 m或4 m×5 m。2栽植时期2.1秋栽秋季苗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北方秋栽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根系愈合和恢复,来年苗木长势壮。秋栽后要采取防寒措施,易抽条地区,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埋土防寒。2.2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栽植。春栽所用苗木一般为假植苗木,苗木假植不好会影响成活率。3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桃树树形有杯状形、开心形、Y字形、扇形、主干形等几种。树形的选择 ,主要依据种植区光照条件、栽植密度和品种的直立开张性等而决定。不论采用哪种树形 ,都必须维持桃园良好的群体结构 ,这是实现稳产、丰产和优质的关键之一 ,正如果农常说的 :“什么树形都丰产 ,看你会管不会管”。现将优质丰产桃园群体结构特点简介如下。1 密度 传统园采用 4m× 5m、3m× 4m、3m× 3m等株行距。现在为提高早期产量和效益 ,多采用 2m× 4m、2m× 3m ,甚至 1 .5m× 3 .0m、1m× 2m、1 .0m× 1 .2m适度密植的方式 ,但高密度园在进入盛果期后必须间伐。如…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光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为研究对象,使用HOBO were微型气象站和LAI-2200冠层分析仪,分析比较了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不同部位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和叶面积指数(LAI)变化,以了解不同栽植密度杏园的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为选择合理建园密度及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全天中PAR的变化都呈现出"低-高-低"的规律;杏园的株间、行间和树冠中心的PAR依次为:行间株间树冠中心。2m×4m、4m×4m、4m×6m的杏园LAI值在3.0~5.0,4m×8m和8m×8m杏园LAI值低于3.0。不同密度杏园LAI值依次为:2m×4m4m×4m4m×6m4m×8m8m×8m;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与栽植的株行距关系密切,4m×6m的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值较为合理,杏园光照分布比较均匀,透光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