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植被自然恢复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植被调查和育林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石质山地植被自然恢复配套技术,包括植被自然恢复地段选择,封育类型划分,并针对各种封育类型提出相应的人工促进植被自然恢复的措施,以及封育方式,林分保护,组织管理等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大九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泥炭资源和水资源.近年由于受人为因素等影响,湿地面积日趋萎缩,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就该保护区湿地植被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用地、分期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等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植被恢复应遵循生态学原则、以自然为主、低碳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等原则,结合水源涵养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湿地植被恢复工程,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植被恢复的方式,总结项目的经验和不足,为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紫帽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福建植被》的划分方法,该区自然植被有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灌草丛共4个植被型,计9个群系、16个群丛,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就保护区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吴起县城周边地区进行样地植被和土壤调查,研究退耕还林过程中人工植被恢复区与自然植被恢复区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可使植被得以恢复,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在自然植被恢复区,植物群落主要以草本群落为主,偶见一些灌木群落.在人工植被恢复区,乔、灌、草3种植被群落均有分布,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差异不大.人工植被恢复区草本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标略高于自然植被恢复区.在生物量方面,人工恢复区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区.由此可见,人工恢复区植被恢复程度优于自然恢复区,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有助于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阐述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境内长江一级支流龙河源头的藤子沟湿地消落带的地质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水文、视线等自然条件,以及产生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景观效果等问题。提出保护优先,科学恢复生态,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构建景观的多样性等景观规划原则,以及自然植被重建、人工植被营造、消浪植生型生态护坡构建、人工湿地护坡构建、保护裸岩现状等消落带治理模式。籍此,对不同高程消落带植被景观及不同功能分区进行了相应的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保护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进行了阐述,从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物种的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科学性和脆弱性等方面,对保护区进行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提出了加快保护区湿地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五大连池风景保护区的自然状况,以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对五大连池风景保护区通过生态区位和功能进行植被恢复规划区划分,以达到尽快恢复保护区植被,确保景区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泗阳故黄河湿地公园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泗阳县计划建设的故黄河湿地公园开展配套的绿化设计,从绿化设计的定位、功能、原理、物种选择,以及公园主要景点的植物配置等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恢复自然植被、增加湿地公园的绿化物种和植被层次等生态功能恢复措施,并在规划中的公园内主要通道、仿古园林建筑、休闲运动场、科普教育景点和服务场所等关键节点,配置多种观赏性强的植物群落,把故黄河湿地建成生态功能强、观赏效果好的湿地公园.既恢复泗阳县故黄河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市民生存生活环境和工农业生产条件,又能把故黄河带建成具有休闲娱乐和游憩功能的观光旅游走廊,为江苏省故黄河湿地保护利用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0.
大伙房水库上游的水源涵养林通过转化、促进、消除、恢复等调节机能和多种生态功能维系着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区域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结构与功能不同,当森林植被发生动态变化时,森林植被整体功能的输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该文通过分析大伙房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内人工水源涵养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旨在促进大伙房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健康、持续发展,为整个浑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大伙房水库的生态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首要工作。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恢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 总结了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包括植被恢复目标的确定、植被恢复的步骤与途径及其采用的技术方法, 最后探讨了植被恢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干旱河谷是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立地类型之一, 其植被恢复是林业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未攻克的难题。文中在回顾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干热干旱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途径、适宜树种和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Investment in small and large-scale revegetation in Australia is growing in response to concerns regarding the sustain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Site preparation and management––such as soil cultivation, weed control, fertilising, mulching, use of treeguards and watering––are major costs associated with small-scale reveget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has been to investigate local revegetation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to determine the usefulness of each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achieving success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some practices are more suited to particular climatic zones. A national online revegetation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certain current small-scale revegetation practices and the factors that drive these choi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were found to b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Mulch, fertiliser, weed control and watering were applied more frequently in higher rainfall and higher temperature zones. Soil cultivation and treeguard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 in lower rainfall and lower temperature zon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some benefit in modifying existing revegetation guidelines to reflect climatic zones and management flexibility.
Sonia GrahamEmail: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来,通过树种调查、繁殖技术研究、造林试验,在西双版纳普文林场,成功地培育出8种热带雨林标志树种的人工林及7种热带山地雨林标志性树种的人工林,并散生培育热带雨林树种12个。还在热区退化地造林中评选出了2个造林先锋树种。它们既形成了高大整齐的林分外貌,也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物种的森林复层结构。在这些人工林下出现了众多的雨林标志树种的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说明这些人工林所形成的雨林环境具有可持续经营性。实践表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可人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5.
江西低丘红壤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策略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省低丘红壤5种不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生态系统开展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及理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西低丘红壤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园地制宜的应用了森林培育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遵循依靠科技,适地适树,充分利用乡土种为主的种质资源,考虑群落结构组成和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原则.总结出自然封育和人工重建是江西低丘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两种基本途径.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并辅以现代营林的科学技术理论与措施是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重建低丘红壤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汶川堡子关为例,阐述了干旱河谷植被恢复与景观建设的调查方法、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环节等内容。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应尊重干旱河谷的自然规律,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营建模式,主要采用人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干旱河谷植被恢复是林业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未攻克的难题,还需要对其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定义与碳计量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小全  侯振宏 《林业科学》2003,39(4):140-144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是涉及《京都议定书》第3条第4款(3.4条款)中几个主要的附加人为活动,这些活动的定义与碳计量方法、碳源或汇的大小密切相关,是目前IPCC和国际气候变化战略谈判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以及IPCC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调研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国际定义,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对马关都龙镇锌铟矿山废弃地所设置的10种植被恢复配置模式试验所形成的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山黄麻在各群落类型中的生长差异、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该废弃地上,山黄麻迁入定居除受种子散布及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盖度影响外,能适应不同植物群落、不同土壤养分环境,其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8 m,胸径的年均生长量达1.6 cm,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速度分级达速生水平,表现出对马关锌铟矿山废弃地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山黄麻可作为马关锌铟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初期的先锋树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美国西部不同类型工业废地应用VA菌根恢复植被的现状和VA菌根生态学研究,并对我国开展此类研究与应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Remaury  Arnaud  Guittonny  Marie  Rickson  Jane 《New Forests》2019,50(4):555-572
New Forests - In reclaimed waste rocks slopes, the soil cover spread for revegetation is prone to erosion. This soil needs to be immediately protected from soil erosion by above and belowgr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