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省畜牧经济的发展,养羊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利用率高、技术易掌握等优势,已成为我省畜牧业中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随着我国加入WTO,我省养羊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针对我省养羊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我省养羊业如何发展是我们亟需面对的问题。一、存在问题(一)养羊业良种化程度低我省目前各地饲养的绵、山羊品种主要以本地品种为主,多数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量低、山羊产绒量少等缺点。为提高本地绵、山羊生产性能,我省也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部分优良品种,如夏洛来、无角陶赛特、德克塞尔和萨福…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养羊大国,其养羊业历史悠久.绵、山羊品种资源丰富,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不养羊.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养羊业得到迅速发展,养羊生产提供的产品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养羊业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绵、山羊的数量和羊肉、山羊绒、羊皮、羊肠衣等产品产量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农区养羊业的发展是我市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区养羊业的发展推动了农区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草食家畜的比重,土地利用也得到提高。农区羊业发展也推动了与养羊业密切相关的羊肉加工、饲料、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农区已成为我市羊肉生产的主要产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农区三乡(镇)、两个办事处2006年底绵、山羊存栏42000只。农区绵、山羊存栏数量占全市存栏数的21·0%,羊肉占19·1%,羊毛和羊绒所占比例较低,养羊业在一些村社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农村经济特点的养羊业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1现阶段影…  相似文献   

4.
我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品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在提高养殖业效益中处于核心和决定地位。我国拥有丰富的绵、山羊遗传资源,育成了多个新品种。本文对我国绵、山羊育种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比较分析育成的主要品种培育方法和生产性能,发现我国培育的绵、山羊品种存在整体数目不多、生产力不突出、影响力不大、利用的育种方法比较原始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育种力度、重视新品种培育、推广利用新品种等建议,为我国养羊业的大发展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五、发展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1.重视育种工作 养羊业发达国家对绵、山羊育种工作十分重视。改进现有绵、山羊的某些不合乎要求的性状,提高生产性能和培育新品种,使不少国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绵、山羊育种工作由品种协会负责,其任务是提高品种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舍饲养羊饲料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北京市舍饲养羊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养羊小区、养羊专业户和一批养羊龙头企业,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使舍饲养羊业顺利发展,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郊区饲料生产提供依据,合理利用现有的饲草饲料资源,笔者于2002年对京郊舍饲养羊小区及规模场的饲料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动物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1北京市舍饲养羊饲料利用及营养水平现状1.1北京市绵羊生产基本情况据调查,2002年底全市绵、山羊存栏175.2万只(其中绵羊115.4万只、山羊59.8万只),适繁母羊86.1万只。饲养的主要品种有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等…  相似文献   

7.
流产是威胁绵山羊改良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绵山羊流产的病因主要有衣原体、弓形虫、布鲁氏菌及其他,为了监测青海省海西州衣原体、弓形虫、布鲁氏菌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7—2009年对上述疾病进行了连续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山羊、绵羊品种是发展现代养羊业的物质基础。引进和繁育良种绵、山羊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首要环节。因此,引进优质良种羊十分重要,应根据国家颁布的《种畜管理条例》等的要求,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不到疫区引进品种,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到具备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场引种,要考虑引入地和产地间的环境差异,妥善安排调运季节,观察引进种羊的适宜性等。  相似文献   

9.
养羊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类型的绵山羊品种,而决定这些绵山羊品种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性能关键在于遗传特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不断改善绵山羊的外部生存条件,如营养供给、饲养管理技术以及提高繁殖能力等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条件下,一个特定品种用上述方法来提高其固有的生产效益总是有限的。要改变一个羊品种的遗传特性,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并能世代相传,不断完善和提高必须借助现代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作者按:为了具体地体现出不同生产方向绵、山羊在全年各不同时期的主要生产与技术实施内容,笔者拟以我国中、北部地区养羊生产的特点与要求,简明扼要地提出各生产方向绵、山羊的生产年历,分6篇组成<养羊生产年历>系列,供读者和生产者参考,以期使养羊业生产趋于规范化,并加强计划性安排.也可为我国南方养羊业生产者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1.
马友记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26-28,30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现代绵、山羊的育种历史与现状,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在绵、山羊育种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对目前绵、山羊育种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对构建我国绵、山羊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绵、山羊育种关键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shmere goat industry,and improve the matching accuracy and scientificity of breeding sheep selection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it is needed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dern breeding theory in cashmere goats accurat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breeding.Using MVC software design pattern,B/S three-tier network architecture,database,BLUP breed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a cashmere goat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s based on RFID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The system contain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breeding analysis,production management,nutrition regulation and benefit analysis and other functional modules.In the system,WOMBAT genetic evaluation software was used in calculating cultivation and inbreeding coefficient,then based on this,the optimal combination parents were choosn;The system was designed for different breeding objectives,such us accelerating advances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ashmere goat economic traits,and 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joint breeding.Based on cashmere goats individual information,the system could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sheep grading,breeding,selecting and cluster grouping;It could also generat warnings on materials,diet formulation and other control points in production (such as pre-production period,light control for increase cashmere,grazing duration,prevention,feeding and so on),it w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1396" sheep breeding and efficient feeding,thus made cashmere goat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informationalized,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中国绒山羊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三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的生产。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建议、配种建议、淘汰建议、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预产期、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1396"型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养羊业经历了从产毛为主到产肉为主、从散养为主到规模化养殖、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养殖的根本改变,目前中国的养羊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章对中国养羊业进行了简要的回顾,重点对国内肉羊发展和研究内容从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繁殖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国内同行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方山羊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建波  杨再 《家畜生态》2002,23(3):49-50
分析认为将草原荒漠化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归咎处于山羊饲养业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山羊业,特别是绒山羊业是我国富有特色的产业且羊绒产品极具国际竞争力,正确处理山羊业与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务之急,文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红河州建水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喀斯特地区,是国家“十三五”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近年来,以种草、养羊为模式的畜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率低、养殖效益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提高效益,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在建水县面甸镇五里冲建设了奶山羊种草养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的建设模式对于缓解当地的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为今后推广种草养畜技术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戴云山羊是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由于近年来忽视了选育保种工作,群体数量逐渐减少,有濒临灭绝的危险。通过建立戴云山羊品种保护区,建立保种群和选育核心群,培育戴云山羊肉用新品系,加强高新技术在保种工作中的应用,组织开展商品肉羊生产,提高肉羊开发利用水平,树立戴云山黑羊品牌等措施进行戴云山羊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参考转录组信息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RNA-Seq为主),挖掘绒毛用羊产毛、产绒等重要功能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分析新发现的山羊新基因及与绒毛用性能相关的候选标记,为调控绒毛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绒毛分子育种等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disease that affect sheep and goat industry in Asia and Africa.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ero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PR in sheep and goat flocks from five different governorates (Irbid, Jarash, Ajloun, Mafraq and Zarka) located in Northern Jordan. Serum samples from 929 and 400 sheep and goat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122 sheep flock and 60 goats flock were collected. Seroprevalence was determined using PPR competitive ELISA. Health status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emi-structured pre-tested questionnaire. The individual true prevalence of PPR in sheep and goats was 29 and 49%, respectively. The flock level true prevalence of PPR was 60 and 74% in sheep and goats, respectively. In both sheep and goat flocks, large flock size, visiting live animals market and inadequate veterinary services were identified as risk factors for PPR seropositivity. Mixed (sheep and goats) raising was identified as a risk factor for PPR seropositivity in sheep flocks on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