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淹水,甘蔗损失惨重。本文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积累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淹蔗田的甘蔗,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地和新植蔗蔗地的甘蔗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损失1985万元。  相似文献   

2.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3.
蔗地深耕深松对甘蔗吸收N,P,K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蔗地深深松对甘蔗前期吸收N,P,K有促进作用,且旺盛生长期甘蔗+3叶的叶长,叶宽超对照,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10%左右;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2.68-16.80%;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32-2.27%。因此认为:蔗地深耕深松有利于旱地甘蔗前期早生快发,促进后期糖分纱,使甘蔗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期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收获期对宿根蔗产量、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在10月份收获,宿根甘蔗的产量较11月、12月及翌年1月增产9.1%-18.1%,蔗糖分提高了0.12%-1.2%。  相似文献   

5.
甘蔗液肥“蔗丰灵”应用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甘蔗高效液肥“蔗丰灵”在武鸣府城镇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于生长早期时而面喷施,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蔗茎增粗,从而使甘蔗增产,并提高蔗茎品质,增产幅度15-20%,提高蔗糖分1.18%(绝对值)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本所从1987-1995年的全部糖份化验分析数据,对甘蔗的蔗汁更正锤度匚甘蔗蔗糖份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月份的相关分析,得出蔗汁更正锤度与甘蔗蔗糖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甘蔗蔗糖份的数学模型:y↑^=-2.2883+0.8736x(式中的y↑^为甘蔗蔗糖份,x为改正后的蔗汁锤度)。绝对误差为0-0.27。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斤示范推广经验上,在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  相似文献   

8.
川蔗19 号是以川糖61 - 380 为母本与父本川蔗4 号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41 点次新植和宿根蔗平均为80310 kg/hm2 ,与对照( 川蔗10 号,下同) 比增产12 .93 % ;甘蔗蔗糖分80 次检糖(11 ~12 月) 平均为13 .49 % ,比对照提高0.04% ( 绝对值) ;含糖量41 点次平均为10845kg/hm2 ,比对照提高13 .32 % 。该品种为早熟、高产稳产、蔗茎均匀、宿根性较好、抗性强,适应性广、耐肥抗倒伏优良品种,适宜在四川省的内江、重庆、攀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1/500浓度蔗丰灵和1/500浓度动植宝叶面喷施甘蔗台糖172,能增加甘蔗产量,明显改善甘蔗品质,不影响第二年宿根蔗出苗分蘖。蔗丰灵处理的,使甘蔗增产4.84%,提高甘蔗糖分2.15%(绝对值),宿根蔗的出苗分蘖比对照增加2.2%。动植宝处理的可使甘蔗增产4.05%,提高甘蔗糖分0.995%(绝对值),宿根蔗出苗分蘖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地热带北缘,光温水条件优越,一年四季适合农作物生长,是我国唯一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点的宝地,海南有宜农地101.6万公顷,宜热作地84.7万公顷,是发展甘蔗生产的最适地区,小面积产创全国之冠,每公顷产量高达426吨(三亚市崖城,品种海蔗4号,1976年)糖蔗的含糖份也名列全国前茅,有些年份蔗糖份平均达14%以上,有的品种高达19.1%,(崖城红皮,3月份)。“八五”以来,每年种植甘蔗面积10万  相似文献   

11.
甘蔗梢部螟虫(Sesamiagrisescens大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PNG)拉穆蔗区的一个为害严重的甘蔗害虫。幼虫为害顶端分生组织,估计每1%的茎害率将造成0.36吨/公顷的蔗茎减产。蔗茎顶部苗腐病(Fusariumspp.)腐烂真菌的入侵使损失进一步扩大。当幼虫钻洞为害扩展到蔗茎的节间,每1%的节间虫口率就造成0.15%的蔗糖损失。蔗茎顶部幼嫩节间的受害损失比基部较老的节间的损失要高。幼虫钻洞的结果造成节间纤维分、葡萄糖、果糖含量增加,葡萄糖与果糖的比率下降,表明葡萄糖被受害组织或被入侵的微生物优先利用。受害节间以密三糖的含量增加为特征,而非受害蔗密三糖的含量非常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探讨了北缘蔗区甘蔗秋植的播种时间和越冬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助膜夹蔗叶或稻草的方法覆盖蔗苗,可以有效地避免冻害,秋植播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秋植蔗与春植蔗比较,总叶数增加4.5-6.5叶,株高增加55-70cm,产量提高25%左右,糖份可提高1%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桂糖85/8、粤糖63/237、桂糖11号和桂糖15号共4个甘蔗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于分蘖初期以0.2%(质量分数)“蔗丰灵”甘蔗高效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及养分吸收特性,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分蘖率和成茎蓄;(2)蔗丰灵处理可提高叶片中全N、全P及全K含量,能提高甘蔗产量,其增幅为10.5-17.6%;(3)蔗丰灵处理可提高蔗  相似文献   

14.
地膜甘蔗平均每公顷能增产14.11-37.86吨,增幅为18-60%,平均为53%,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能增创效益0.5万元左右,投入产出比1:4.21,地膜甘蔗同时能增糖份0.35%,增糖效果达显著水平,地膜覆盖是一项费省效宏实用技术,在适宜区,次适宜区昌地蔗,冬植蔗,早春植蔗的栽培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2001、2002年在南宁对几个引进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宿根各一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T93/159、新台糖22、YN90/700表现比较突出。YT93/159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广西对照品种GT11(CK1)分别高1.87%(绝对值,下同)和2.8%;新植蔗产量比CK1减产1.21%,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30.5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新台糖22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CK,分别高0.77%和1.43%,新植、宿根的蔗产量比CK1分别增产9.14%和20.61%。YN90/700新植、宿根蔗产量分别比CK1增产3.43%和22.4%,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新植蔗1月份蔗糖分比CK1高1.84%。  相似文献   

16.
杨景  袁栋 《甘蔗(福建)》2002,9(3):58-61
以当家品种新台糖10号作对照进行新植与宿根2年的大面积表证示范。结果表明:甘蔗新品种巴西45号新植、宿根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和蔗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25.32%、2.30%(绝对值)和46.09%,增产增糖效果极显著;同时该品种还表现出生长快、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是目前我县蔗区蔗茎产量与蔗糖分均较高的品种。应扩大示范面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姚全 《广西蔗糖》1998,(4):21-22
驮卢糖厂1997/1998年榨季从1997年11月19日开榨至次年5月11日结束,进厂原料蔗112.09万吨,比1996/1997年榨季的65.28万吨增长71.7%。榨季平均蔗糖分为12.53%,比上榨季的13.13%下降了0.6个百分点。影响该榨...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快速定量分析甘蔗蔗汁蔗糖分。利用内部交叉证实和自动优化功能和对预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蔗汁蔗糖分预测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41%,均方差为0.214;蔗汁蔗糖分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可接受的。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蔗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种子包衣处理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三地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能有效地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病情指数和虫害株率均比不包衣对照显著下降,防效分别达到24.7%~72.4%和78.1%~94.6%。尽管种子包衣后棉花出苗比对照推迟两天左右,但出苗率却提高20.1%~47.1%。种子包衣还有促进棉株生长和增产的作用,百株鲜重比不包衣对照增加3.2%~19.0%,产量平均提高7.6%~42.8%。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甘蔗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甘蔗本身的需肥特点,以甘蔗专用有机无机复肥为载体,复配一定比例的40%甲基异柳磷乳油和3.6%杀虫丹颗粒剂等农药而研制成的甘蔗专用有机药肥,经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该药肥对甘蔗螟虫、蛴螬的防治效果与常规相当;小区和表证示范产量分别比常规增产18.0%和16.5%,差异显著;比空白对照增产92.3%,差异极显著。蔗糖份(绝对值)比常规提高0.56%,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