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菌素是一种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优点,对大豆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包括抑制核盘菌和诱导大豆抗病性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核盘菌生长发育、生理毒性和基因表达三个层面介绍了武夷菌素抑制核盘菌的作用机制,同时,从植物防御过程中的胼胝质沉积、防御相关酶活变化和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三方面综述了武夷菌素诱导大豆抗病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分析并展望了今后深入研究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作用机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粘帚霉可湿性粉剂防治大豆菌核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分局五九七农场开展了2亿活孢子/g粘帚霉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大豆菌核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亿活孢子/g粘帚霉孢子粉剂50g/667m2,在大豆开花期喷雾施用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显著,4个试验点的防效分别为71.7%、58%、66.1%和63.9%,超过或与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持平,其增产效果也比较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7%、14.2%、11.7%和27.4%。  相似文献   

3.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菌核病防治适期,一般以7月20-25日为宜。7月25日前子囊盘数量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极相关,而且子囊盘数量作为产量损失估计和防治指标确定更为科学准确,其回归模型为Y=-4.5499+2.311X(r=0.8442),防治指标为3-4个子囊盘/9.75m^2。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最重要病害之一,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但以终花期到成熟期发病较重。病菌为害油菜的叶和叶柄、茎杆、花和荚,以茎杆发病最重。控制菌核病发生和为害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明全 《植物保护》1989,15(5):59-59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发生。1985—1986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盟、兴安盟发病率达30%左右,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基本绝产。1987年我所大豆普遍发病,病株率达22.3%;与向日葵毗邻田的发病率达75.4%,减产55%左右。  相似文献   

6.
防治田埂子囊盘控制油菜菌核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稻油连作区油菜菌核病的控制,采用大面积连片喷药防治田埂子囊盘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初侵染菌源量,从而降低发病程度。该法对油菜菌核病控制效果:在防治区内,离防治边缘100、200、400及1000m分别为69.4%、85.6%、91.8%和97.2%。本文还对油菜菌核病病原子囊孢子的传播距离作了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绷茄子菌核病和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对茄子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2成,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3~5成,且严重影响品质。多年来农民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始终不能落实到位,原因是油菜菌核病发生期都在花期以后,特别是盛花期后发病最重,而花期油菜田间分枝繁茂,操作极不方便,而且严重损伤植株,迫于无奈,农民即使知道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损失大也不防治。  相似文献   

9.
大豆菌核病是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的新病害,在黑龙江省西北部由于大豆栽培面积增加,重茬现象严重,又加油菜、向日葵面积增长,加剧了此病害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 50%农利灵 WP(用量为 937.5 g/hm2)和 50%速克灵 WP(用量为 1 500 g/hm2)的防效最好,药后 15 d调查分别为 93.4%和 91.8%。最佳防治时期为大豆开花结荚期。 2次喷药 (7月 26日、 8月 10日 )的效果明显高于 1次喷药。 (何立 ) 大豆菌核病的药剂防治@马汇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保系!158308 @何立…  相似文献   

10.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姜春义沈书龙沈田辉金中时张吉林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王树林王中艮大丰市刘庄镇农技站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90年代安推广杂交油菜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菜菌核病发病日趋严重。全市20万亩油菜,发病面...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本县油菜菌核病一般病株率为20~50%,病情指数为10~35。油菜因此病减产6~26%,该病严重流行后感病品种要减产30~50%。笔者在1987~1989三年间开展了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搞清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与油莱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防治油莱菌核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菌核病(Sclerotin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其寄主范围很广。通过调查、接种试验,共有85种寄主植物,分别属于20个科。
5种寄主植物中,有38种植物已为前人所报道为油菜菌核病(S.scle-rotiorum)的寄主,其余47种为尚未报道的新寄主,在这些新寄主中,自然发病的有25种。其余,均为人工接种诱发感病。
调查研究得知,黑龙江省主要裁培植物,自然感染菌核病的严重顺序为:向日葵 > 菜豆 > 大豆 > 小豆 > 绿豆 > 花生 > 甘蓝 > 白菜(贮藏期) > 大麻 > 茄子 > 葱。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秆腐菌核病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稻秆腐菌核病的病原菌及发病症状,详细描述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对其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及其防治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药剂拌种防治大蒜菌核病试验赵启超(苍山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277700)大蒜菌核病属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县局部发生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3月中下旬大蒜返青期开始发病,主要由土壤带菌传播从表茎基以下开始为害腐烂,发病重的地块造成绝产,发病率一...  相似文献   

15.
经调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制种生菜菌核病在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生菜菌核病的杀菌剂,本试验以发病较重的绿叶散叶型生菜为试验材料,选用6种杀菌剂对生菜菌核病病菌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室内抑菌试验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抑菌效果较显著,抑菌圈分别为32.7、 32、30.7 mm,而20%乙酸铜抑菌圈最小,为19 mm。5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的防效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防效分别达到了77.71%和73.44%,是防治制种生菜菌核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新方法油菜菌核病是油菜3大病害之首,根据各地发病情况和自然栽培条件,在全国划分为7个发病区,汉中地区属长江中游重病区,中度发病年份病株率为32.4%,产量损失在10%以上,严重发病年份,病株率达50%以上,损失超过20%。关于该病的...  相似文献   

17.
油菜菌核病是秀山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及品质。2008年秀山县油菜菌核病发病早,前期发展慢,后期发展快,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总体上,全县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0.87万hm2,严重发生面积0.13万hm2,防治面积0.67万hm2,挽回损失2250t,实际损失880t。  相似文献   

18.
韦刚 《广西植保》1994,(3):31-31
番茄菌核病及其防治韦刚(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番茄菌核病在广西各地均有发生。春植番茄很少发病,反季节栽培发生较重,特别是在塑料大棚中种植的番茄发病更重。番茄的叶片,茎杆、果实均可受害。受害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开始。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暗绿色、软腐、湿度大时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各地对油菜菌核病的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从防治策略、经济阈值与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目前的防治技术.并结合我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地常年因油菜菌核病产量损失10—20%。摸清油菜菌核病的损失程度、研究防治指标,对于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几年来所做的工作简报如下。 一、研究方法 (一)危害损失 1983—1984年在长势均匀、不混杂的田块中,划分面积为0.1亩的若干小区。在自然发病条件下,于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