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水剂和多效唑联合施用对木薯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提高木薯光合生产力及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美国PP-SYSTEM公司生产的TP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条件下对保水剂与多效唑联合施用对木薯株光合特性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施用保水剂可提高植株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中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较快;喷施多效唑可延缓植株下部叶片的衰老,影响的叶片数为15片左右.[结论]在木薯生产上联合施用保水剂和多效唑可达到提高整株光合产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和膜透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庆莲16号水稻为试验材料,研究多效唑 MET 对连体叶片衰老的调节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可延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抑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增强 SOD 活性,防止丙二醛的积累和膜透性的增加。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与它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多效唑对早稻秧苗抗寒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地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其主要生理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有效地减少在低温胁迫下早稻秧苗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减轻膜和原生质体伤害;(2)增加低温胁迫下水稻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增强原生质体的水合能力;(3)缓解低温胁迫下水稻秧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4)减轻低温胁迫后叶片枯死程度,保持叶片较高含水量;(5)经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在低温胁迫后的恢复时期,净同化率明显地高于对照.江西和我国南方诸省早稻育秧常会遇到寒潮低温侵袭,多效唑在早稻生产上的应用,对于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和防止烂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和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早熟禾的生长发育有很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延缓生长,控制成熟叶片的长度;成熟叶片的宽度增加;促进分蘖,增加草皮弹性;叶绿素含量增加,绿期延长,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使用烯效唑和多效唑可以减少生长旺季内的修剪次数,节约剪草费用,另外还可以提高坪用质量。  相似文献   

5.
严景华  蔡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32-233,231
本文探讨了多效唑(PP333)、ABA对番茄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它们对正在生长的番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雨二醛(MDA)含量和S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延缓番茄叶片衰老,而ABA则促进衰老;ABA、多效唑均能促进正在生长的番茄叶片SOD活性上升,丙二醇含量下降,但SOD同工酶谱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马铃薯会-2光合效应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多效唑在晚熟马铃薯上的作用机理,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马铃薯晚熟品种会2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开花期对叶片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能促进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的提高,进而促进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提高.本试验条件下,以100 mg/L的多效唑溶液效果最好.其产量最高(3309.8kg/667m2),比CK高859.2 kg/667m2,增幅为35.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1987~1988年分别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在水稻抽穗前22天,用生长延缓剂多效唑(MET)处理,结果表明:每亩17g 多效唑,降低了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了顶二叶、顶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延缓可溶性蛋白下降速度;抽穗后6天,剑叶 GPT 活性增高,GOT 活性降低;抽穗后8天,和13天,处理的籽粒 GPT 活性增加。此外,还加强了籽粒发育后期的灌浆速率,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籽粒产量增加12.8%,同时还提高了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和 VB_1的含量。本文就多效唑对水稻籽粒品质和产量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讨论了开发多效唑潜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甜荞82-23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荞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效唑有矮化植株的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植株矮化、茎秆增粗的效应越明显。(2)多效唑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过程中SOD活性的下降。(3)200 mg/L多效唑可最大幅度地增加荞麦产量,增产58.9%,主要表现为株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酸雨胁迫下多效唑对龙眼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改善龙眼的抗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0、100、200、300、400和500 mg/L)对酸雨胁迫下龙眼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龙眼幼苗喷施一定浓度多效唑能减少酸雨胁迫时丙二醛的积累和电解质渗漏率;多效唑能够激活龙眼幼苗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多效唑减缓龙眼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解,降低蒸腾速率,提高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结论]多效唑通过激活龙眼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胁迫,缓解酸雨胁迫下的生理效应;300 mg/L多效唑是缓解龙眼幼苗酸雨胁迫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天后两次用20OPPM多效唑处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信阳地区杂交水稻育秧施用多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杂交稻叶片衰老的表现型,为水稻抗早衰栽培技术和抗早衰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用6个杂交稻组合,在抽穗后常规水分管理和限水条件下,研究根系活力、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动态及其对水分亏缺的响应。[结果]不同杂交稻品种的根系伤流强度、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衰减节律有明显差异,表现在衰减的起始时间、频率和衰减量。不同组合各生理指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完全一致。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活力和叶片氮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OD、CAT和POD活性动态不同,不同组合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同。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SOD和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生理指标的衰减节律及其对水分亏缺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利于延缓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衰减、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功能。[结论]水稻的抗衰老特性是基因型差异及其各项生理机能对环境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主茎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呈有规律的双峰曲线变化,不同熟期品种第一峰值的出现时期不同但第二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两峰之间的低谷在减数分裂期。不同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大小及特性差异显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单位面积氮、钾含量呈极显著及显著的正相关。水稻单叶光合量大小是随出叶顺序而递增的,叶面积的大小对光合产物的贡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柽柳和管花肉苁蓉物质分配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中国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了多效唑对柽柳生长和柽柳-管花肉苁蓉物质分配的调控作用。多效唑喷施试验结果:1)降低了柽柳株高,降低范围为7.9%~12.2%。2)提高了柽柳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升高幅度分别为19.4%~70.4%和19.0%~69.4%。3)增加了柽柳干物质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比例,管花肉苁蓉单株生物量增加8.2%~35.9%。4)当多效唑浓度为1.0~2.0g/L时,管花肉苁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对照。5)多效唑适宜喷施浓度为:1.5~2.0g/L。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通过抑制柽柳徒长、提高柽柳光合速率和增加柽柳同化物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而提高管花肉苁蓉生物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有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和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测定趋势如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果穗叶高于其他叶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呈下相关,不同叶位叶龄大小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关系,基部叶片充分展开后二者均高。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中部和上部叶片充分展开后,随叶龄增大二者增强,至灌浆、乳熟期二值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叶龄衰老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豆分枝期(V_(4-5))到开花期(R_1)用250ppm多效唑(Paclobutrazol)叶面喷雾(每亩40~50kg药液),可使大豆节间明显缩短,主茎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主茎有效分枝数及绿叶数明显增加,并有推迟叶片的衰老、改善植株间的透光性、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干重,增加单株粒数的效应。一般亩增收大豆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结实期土壤水分与氮素营养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汕优63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结实期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的叶片水势在白天明显低于对照(非胁迫处理),但早晨和傍晚的叶片水势在2种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说明胁迫处理植株的叶片水势在晚间得到恢复。水分胁迫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明显降低,植株衰老加快,而抽穗期施用氮肥处理植株衰老延缓。水分胁迫处理促进了茎鞘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输出。产量以及大多数米质指标在土壤水分胁迫与非胁迫处理澡无明显差异,抽穗期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