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早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菌寄生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寄生在受伤的鳃丝上.患了白云病的鱼类体质瘦弱,见人后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病鱼严重时,肠道壁微血管充血,鳞片脱落,肌肉腐烂,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鱼种放养前,应清除鱼池内的腐烂杂物.同时用生石灰消毒,每25m2的网箱,每天用2kg生石灰水泼洒2次,可杀死菌丝和孢子,减少病原体.②引进鱼种时,严把消毒关,严禁引进携带病菌的鱼种.③在拉网操作时应小心,尽可能减少鱼体损伤.④病鱼可用一万五千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2~10分钟.⑤每天投喂500~800单位的粗制金霉素饲料3g,3~4天为一个疗程.⑥每日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水合剂浸洗病鱼5~10分钟,连续2次为1个疗程.浸洗硫酸铜水溶液浓度为25mg/kg,硫酸亚铁水溶液10mg/kg,并结合投喂氯霉素药饵.  相似文献   

2.
泥鳅养殖成功与否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现就泥鳅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作一介绍. 1 红鳍病 又名赤鳍病、腐鳍病.对泥鳅危害大,大多由细菌引起.泥鳅被感染后,鳍、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红症状,有些则有出血斑点、肌肉腐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防治方法:种苗放养前用孔雀石绿消毒.治疗可用每立方米水10g四环素浸洗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氯霉素做成药饵投喂;也可用每立方米10~20g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浸泡病鱼10~20分钟,或用每立方米水溶解20g呋喃奈斯,药溶15~20分钟,或用0.04%(药物占泥鳅体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1.漂白粉药液。按每100千克水用1克漂白粉配制。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大胜 《农技服务》2006,(12):32-32
1、漂白粉药液按100公斤水用1克漂白粉的用药最配制。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北鱼体上的病菌。邓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用。  相似文献   

5.
<正> 1.清。即清塘消毒。水深1 米的池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开后全池泼洒,以杀灭传染源及增加钙质营养调节鱼池酸碱度,改善鱼体环境。 2.防。即搞好鱼病预防。要做好鱼种、工具、食场饲料的消毒。在放养前用10毫克/升漂白粉对鱼种浸洗15分钟:木制工具用5%漂白粉洗刷或日光曝晒;网具可用10毫克/升硫酸铜浸洗 15~20分钟;对食场可用装有漂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的袋子  相似文献   

6.
1、漂白粉药液按100公斤水用1克漂白粉的用药量配制。在10 ̄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 ̄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病菌,对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2、高锰酸钾药液按每100公斤水用2克高锰酸钾的用药量配制。在10 ̄20℃水温时,浸洗鱼体20 ̄30分钟,对单殖类吸虫和锚头鳋  相似文献   

7.
早春季节,阴雨连绵,水温较低(15~20℃),病菌生长繁殖旺盛,是水霉病最适流行时节.一些地方习惯早春放养鱼种,将密养于越冬池中的并塘越冬鱼出池分养,或进行鲤鲫等家鱼的春繁生产,均会因拉网、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造成鱼体表受伤,同时池水或孵化用水疏于消毒或消毒不严,往往给病菌以可乘之机附着鱼体(卵),导致水霉病的发生.   该病初发即病菌刚寄生鱼体(卵)不久时,肉眼一般难以看出病鱼(卵)异样,而当肉眼能看到时,病菌丝已侵入鱼机体内或卵膜内,大量繁殖向内外生长,成为灰白色的旧棉絮状物覆于病鱼(卵)体表,并分泌酵素分解鱼组织,使鱼卵胚胎发育中止;使病鱼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预防水霉病发生的技术方法:一是提倡在冬季水温5~10℃、天气晴好时放养鱼种,避开该病高发季节;二是无论是鱼种出池投放还是家鱼春繁均要求操作细致,减少鱼体损伤;三是鱼池放养前用生石灰常规清塘、入池鱼种以3%~5%食盐水浸浴、受伤亲鱼勿用孔雀石绿浸浴或涂抹1%孔雀石绿软膏等,使病菌缺少适合的生存环境,减少此病发生;四是把亲鱼控制在良好天气时产卵,提高鱼卵受精率,对静水孵化卵用7毫升/升孔雀石绿浸浴10~15分钟,并每天早晚各用70~100毫升/升孔雀石绿遍洒附近水面1次,而流水孵化方式则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1次,使水呈淡绿色,直至出苗前为止;五是对于出现病症的池塘,采用2~3毫升/升亚甲荃蓝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1亩)用菖蒲5公斤熬汁,食盐1公斤,混合于5公斤人尿全池泼洒治疗.如同时结合施用灭虫及杀菌的其它商品鱼药,则效果更佳.   ……  相似文献   

8.
1水霉病 1.1发病原因及症状。因鱼体鳞片脱落,皮肤受伤,感染了水霉菌所致。肉眼可见患处长有棉絮状白色或灰白色的菌丝,故又名"白毛病"。 1.2防治方法。用1︰15000的孔雀石绿浸洗病鱼2-10min;大鱼可用1%孔雀石绿棉球涂擦患处。  相似文献   

9.
1.水霉病。霉菌似灰白色棉絮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②在捕捞和投放、搬运过程中切勿使鱼体受伤。③用0.04%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赤皮病。病鱼体表出血,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鳍基充血,末端腐烂,伴有肠道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①在放养及捕捞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10.
薛玉华 《新农村》2008,(8):23-23
1.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水温10—15℃时,可用漂白粉15影立方米或硫酸铜8影立方米或高锰酸钾20影立方米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食盐10—20克/立方米浸洗3—5分钟,用以杀灭鱼体病菌和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一、皮肤充血病 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食欲,重者死亡。防治方法:(1)加强光照,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可抑制此病的蔓延。(2)在10千克水中溶解1~2克呋喃西林,浸洗痛鱼10~30分钟。(3)用3%~5%浓度的浓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  相似文献   

12.
杨淑玺 《新农村》2007,(1):23-23
1·食盐溶液常用浓度2%~4%,即每100千克水溶入食盐2~4千克。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0~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等,可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2·高锰酸钾溶液按50克水加1克高锰酸钾的比例配制。在20℃以下水温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杀死三代虫、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等,也可预防锚头鳋病。3·漂白粉溶液按100千克水加1克漂白粉的比例配制,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对预防细菌性鱼病有较好效果。4·硫酸铜溶液按100千克水加0·8克硫酸铜的比例配制。在水温15℃以下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预防鳃隐鞭…  相似文献   

13.
<正>一、赤皮病又叫赤皮瘟,该病发病快,传染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大多是因黄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浸入皮肤所引起的。症状: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病鳝身体瘦弱。预防方法:①放养时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鳝体20分钟;②在鳝池埂上栽种菖蒲和辣蓼;③发病季节用0.4克/米3的漂白粉挂篓;④捕捞和运输苗种时,小心操作,勿使鳝体受伤。治疗方法:①用0.5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②用100克/升的食盐水或10克/米3的孔雀石绿溶  相似文献   

14.
<正> 1.水霉病。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运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因衰弱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池塘在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③用20毫克/千克的碱性品绿溶液,在水温10~18℃时洗浴鱼体20~30分钟,可有效预防鱼类水霉病。④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⑤每667平方米用菖蒲叶2.5~5千克、食盐0.5~1千克,再加入12~20千克人粪尿全池泼洒。 2.赤发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  相似文献   

15.
<正>1、粘孢子虫病。病原体往往大量侵袭皮肤、鳃瓣,寄生在鳃表皮组织里不断繁殖,形成许多灰白色的点状胞囊,使鳃组织受破坏,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可致死。防治办法: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25千克和石灰氮100千克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鱼种放养前,用500×10~(-6)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或用500×10~(-6)石灰氮悬浮液浸洗30分钟,能有效杀灭60%~70%的孢子。治疗可用0.5×10~(-6)~1×10~(-6)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2~3天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2.竖鳞病。病鱼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的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  相似文献   

16.
(一)白皮病1、症状水温在15~30℃易发,尤其是在越冬池。病鱼体表鳞片脱落且有白斑,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常继发水霉病,若不及时治疗,将很快大量死亡。2、防治(1)饲养时应小心操作,避免鱼体皮肤损伤。(2)发病时在越冬池四周及食场附近,用漂白粉挂袋,每袋装漂白粉100克。(3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     
1.水霉病 该病因鱼体受伤霉菌感染所致。肉眼可见受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病鱼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消瘦而死。 防治:①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②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打各400克或亚甲基蓝2克~3克化水全池泼洒,隔2天再用1次。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9,(1)
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处理,简便安全,防治鱼病效果理想。现介绍几种较好的鱼种药浴方法。1.高锰酸钾药液药浴法 10~20毫克/公斤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高锰酸钾宜现配现用,药液用水应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背光进行药浴。2.漂白粉药液药浴法 10~20毫克/公斤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鳃上细菌。3.食盐水药液药浴法 3%~4%食盐水溶液药浴1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锶上的一些细菌和原虫。  相似文献   

19.
<正> 春季水温回升,鱼类开始吃食,同时,鱼病也开始发生,甚至蔓延。调节水质虽然有利于预防鱼病,但若发生鱼病还应及时采取具体防治方法,现将几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供读者参考。 1 水霉病。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和灰白色棉花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在放鱼前用生石  相似文献   

20.
夏季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肠炎病。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腹部胀大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肠道充血发红。防治方法:①每667m~2用韭菜2.5kg,切碎加食盐200g,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②每1kg 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30g或大蒜素0.02g、食盐2g,拌人饲料中配制成药饵,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③呋喃唑酮(痢特灵),每1kg 鱼每天用25~75mg,拌料投喂,连用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