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新丁 《农业考古》2005,(2):336-337
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之最优者”,曾获马拿马中国博览会金奖,婺绿珍品大鄣山茶荣获“‘98昆明世博会金奖”,天佑绿茶荣获“‘99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博览会最高金奖”。2005年初,婺源这个千年茶乡,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相似文献   

2.
婺源素有“茶乡”之称 ,这里所产绿茶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时曾以“汤碧、高香、汁浓、味醇”等特色 ,获得嘉靖皇帝赏赐的银牌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称 :婺源绿茶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如今的“婺绿”以适应世贸规则 ,生产高品位的“大鄣山”有机茶通过欧盟有机食品监测认证机构 (BCS)认证 ,在欧盟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同时 ,婺源还有“书乡”之誉 ,这里自唐代建县以来 ,文风昌盛 ,先后养育了理学家朱熹、明代篆刻家何震、清代经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  相似文献   

3.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1992年新春伊始之际,婺源人民正关注着如何做好“婺绿”这篇文章。“婺绿”的兴衰,是直接关系32万茶乡人民今后几年能否实现小康的大事。今天我们正视茶叶,是焦虑与自豪并存,困惑和希望同在。  相似文献   

4.
“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婺源绿茶,早在唐人陆羽的《茶经》里就清香荡澜了。1915年,婺源绿茶曾在国际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婺源县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婺源绿茶一直是外贸出口的骨干茶。不料时事变迁得这样快,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使吃惯计划饭的婺原绿茶一时无所适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全县茶园从原来的16.7万亩萎缩到12万亩,茶叶税收也从高峰期的1000多万元下降到600多万元,如何重振婺绿雄风?茶乡人开始反思:婺源绿茶原先大量出口都以中国绿茶身份在国外市…  相似文献   

5.
“婺绿”茶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婺绿”的溯源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茶经》成书的年代为肃宗乾元年间,那时,婺源已建县治于清华。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16年写的长诗《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可以看出浮梁已经成为茶叶的集散地。那时的县城清华至毗邻的浮梁只有一百五十华里,婺源茶叶,绝大部分运到浮梁销售是有理可据的。从有关史料中,还可得到证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浮梁运销西北,华北各地的茶叶就有几十万驮之多。这说明唐代的婺源已是著名的茶区了。  相似文献   

6.
婺绿的精制工艺婺绿精制工艺由于各个茶司的掌握不同而存在差别。大抵毛茶进厂以后,先用三号与七号筛筛之。分为三、五、七三段以后,再进行分别补火。因粗细茶叶干燥快慢不同,混在一起干燥对品质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西茶业科技世纪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产茶已有2000年历史,唐代就有西山白露茶、界桥茶、浮梁饼茶、庐山云雾、婺源方茶等名茶,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狗枯脑茶、浮红及珠兰茶精荣获金奖,享誉海内外。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载: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86.25万亩,采摘面积66.90万亩,总产量达到19215吨。我省茶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叶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处在世纪之交之时,总结和回顾本世纪来我省茶叶科技对茶业生产发展的促进,对组建下一世纪的茶业生产是必要和有益的。一、一个世纪来重要茶业科技在我省应用情…  相似文献   

8.
饮茶作为一种大众保健饮料,展望21世纪,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饮茶如何能达到保健之目的?本文择要探讨。一、因人选茶饮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异;茶的性质,因其产地及制作加工方法之不同,则有寒、热、温、凉之别。故饮茶保健必须选择不同种类的茶,方有裨益。绿茶性凉 绿茶未经过发酵,故保持了其青翠、香醇、味甘之天然特性。其产地如著名的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江西遂川狗牯脑茶(曾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均是“承丰壤之滋润,受甘灵之…  相似文献   

9.
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建福安市坦洋村,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该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确认为“中国申奥第一茶”,中华名人协会指定为中华名人特供茶。  相似文献   

10.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婺绿”驰名中外。茶叶是婺源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97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继续深化茶叶体制改革,加大茶叶开发力度,实现了茶叶经济的新发展。一、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婺源从唐代至今,一直都是生产炒青绿茶的著名茶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婺绿”由外贸部门统购包销,特别是在内质上,起到了为中国绿茶出口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的流通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外贸部门也不可能再包销统购了,加之近几年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六年的发展,山东省城济南已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和茶叶信息交流中心,这是从召开的中国济南第二届国际茶博览会上获悉的。 据悉,仅2001年,该市场的茶叶交易量就达到4000万千克,交易额12亿元人民币,在全国众多茶叶市场创下了纪录,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茶博览会,被茶界权威人士称之为中国茶市的“晴雨表”。 据了解,6年来,济南茶叶市场的交易量每年都以500万千克以上的速度递增,交易辐射东北三省、陕西、北京、天津等十五个省、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9-59
从2006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获悉.应广大参展企业的要求.茶博会组委会决定今年秋季(茶博会举办期让)继续举办名优茶评选及竞拍活动.通过评选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特金奖、金奖、银奖、优质奖茶品.进一步宣传“中国茶”的品牌形象.并将获得奖项的品牌茶叶推荐给2008奥运会组委会、在京的各大机关、部委,以及国家外事部门作为“国礼茶”。同时.在茶博会期间还将组织大型获奖茶叶品尝会.以扩大获奖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婺源县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名优茶。今年茗茶产量可逾千担,产值650万元以上。婺源县把名优茶开发作为发展茶叶生产的重点,从转变茶农小农经济意识,强化市场竞争观念入手,大力优化茶叶品种和结构,使婺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已建立万亩名优茶基地,推广“上梅洲”、“鄣科一号”等良种茶8000余亩。为保证茗茶质量,还在重点茶区举办了名优茶采制培训班,提高茶农制茶技艺。名优茶开发已由原来9家扩大到乡  相似文献   

14.
欣闻召开“首届婺绿飘香国际茶会”感赋据悉 ,首届“婺绿飘香”国际茶会于 5月 1 3日在江西婺源县举行。特赋诗以贺 !婺绿飘香盛会开 ,如云茶友四方来。婺源发展茶文化 ,齐赞茶乡情满怀。赞婺源茶茶经早载婺源茶 ,中外驰名四海夸。独特清香甘活韵 ,人人品饮面飞霞。婺绿飘香婺绿飘香香四方 ,明清入贡美名彰。宋称绝品朱熹赞 ,今日茶乡耀辉光。大鄣云雾茶(1 )喜品大鄣云雾茶 ,茶汤清亮回甘佳。嫩香持久味醇美 ,晨起把杯至晚霞。注 :(1 )大鄣云雾茶 :产于江西婺源鄣公山一带。属弯曲形炒青绿茶。 1 95 8年研制。以采摘一芽一叶为标准。成品条…  相似文献   

15.
咏婺绿茶诗词七首江西省婺源县大畈茶站方振川巫山一段云·步杨豫怀词韵咏茶一九九三年五月十二日雅淡饶余味,香清富远亲。红炉煮雪任添薪,玉液浴佳人。眉展千般态,心舒四季春。山川灵气自氤氲,中外己流芬。鹧鸪天·咏婺绿柬胡中泰友。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婺绿终...  相似文献   

16.
郭长生 《农业考古》2007,(2):178-178
遂川产茶历史悠久,唐陆羽《茶经》八之出中说: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据考证:吉州就是现今江西省的吉安市所辖地。遂川县是吉安市重点产茶区之一,其产茶历史有待考证,但不会迟于宋朝。“遂川茶叶,分青茶、红茶二种,三益乡之玉山茶(即狗牯脑茶),曾参加巴拿马赛会,得有金牌奖章  相似文献   

17.
茶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花”,茶叶微苦而有甘味,所含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对防治癌症有一定的功效。茶树为中性偏阴的植物,有喜温、好湿耐酸的特点,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植茶,但茶之故乡在中国。江西山川纵横,丘陵广布,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是适合于茶叶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江西是茶主要产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便有茶叶种植;到唐时已成为全国七大茶区之一;宋代江南十五个植茶州中,江西占了十个。清末民初赣茶业进入黄金时代,全省形成了浮红、宁红、婺绿、河红玉绿、遂庚五大茶区。今天茶业发展很快,茶加工已开始运用高科技来开发系列产品,是丰富旅游商品市场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信阳毛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区域品牌之一,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作为信阳人,我们为这一绿茶瑰宝骄傲和自豪,也感谢创造信阳毛尖的历代茶人,让这一天然饮品滋养所有爱茶之人的同时,也造福广大信阳茶农,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为一名爱茶之人,笔者从生产工艺、政府监管、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信阳毛尖发展现状、面临困局和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茶流天际     
茶流天际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蔡如桂茶者,中国之“国饮”也。祖籍云贵高原。茶流之源于盘古开天,汇入整治了的河床──殷、商……秦、汉……唐、宋……明、清……直奔二十一世纪,已漫度五千年。茶叶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引为国萃,而且茶叶...  相似文献   

20.
水仙春毫     
“五峰牌·水仙春毫”茶由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水尽司中心茶站生产。该产品 2 0 0 1年 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该厂前身为“湖北民生茶叶公司”。该站有各类名茶加工机械设备 2 0台 (套 ) ,年加工能力 5万公斤 ,该站现有厂房面积 15 0 0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 10 0万元 ,加工技术人员 4 6人 ,是县人民政府授牌的“五峰名优茶重点生产厂家”。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茶叶之乡”。五峰镇水尽司中心茶站位于世界之奇“暑天冰穴”白溢寨山下天池河畔。境内溪壑纵横 ,林木葱翠 ,天然溶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