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陈磊  喻海忠  王尚堃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8):132-135,144
为了科学评价河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为河南野生葡萄属植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资源调查数据,结合资料报道,以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为指标,制定了河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优先护存等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优先保护排序,依次为陕西葡萄、武汉葡萄、湖北葡萄、刺葡萄、秋葡萄、小叶葡萄、葛藟葡萄、网脉葡萄、华东葡萄、桦叶葡萄、蘡薁葡萄、变叶葡萄、桑叶葡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葡萄砧木品种实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以101-14、188-08、5BB、5A、山河2号、山河4号和Dogridge共计7个葡萄砧木品种(涉及4个亲本组合)的实生种子为试材,对种子萌芽势和萌芽率以及1a生植株基茎粗度和枝条成熟度等生长量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砧木品种实生种子的萌芽率与其亲本组合有一定关系。以亲本组合来看,种子萌芽高峰期出现顺序为山葡萄×河岸葡萄>冬葡萄×河岸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香槟尼葡萄;种子萌芽势顺序为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冬葡萄×河岸葡萄>山葡萄×河岸葡萄>香槟尼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组合的种子萌芽率最高,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和香槟尼葡萄居中,山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种子萌芽率较低;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葡萄砧木实生苗长势较强。本研究可为葡萄砧木实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葡萄主要虫害的危害特点、发生动态及防治措施。危害葡萄的主要虫害有葡萄金龟子、葡萄叶蝉、葡萄短须螨(葡萄红蜘蛛)等。近年葡萄金龟子作为检疫对象,常年防治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零星发生,葡萄叶蝉、葡萄短须螨较为常见,防治措施不力则造成危害加重。为了提高葡萄优质果品产量和品质,通过分析这些虫害对葡萄危害及发生规律,结合葡萄生产过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皖北地区葡萄常见病虫害如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紫纹羽病、葡萄透翅蛾、葡萄斑衣蜡蝉、葡萄红蜘蛛及金龟子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皖北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7月上旬,产自云南的巨峰葡萄率先在广东东莞果菜副食交易市场登场,包装为泡沫保温箱,葡萄新鲜亮丽,每穗(串)粒子大小均匀紧密,肉滑甜中带微酸.初市价每公斤 4.60~5.00元,市场销势见好.云南巨峰葡萄的上市拉开了今年国产葡萄交易的帷幕,据有关信息反馈,8月份后将先后有广西、山东、浙江、新疆等地的巨峰葡萄、玫瑰葡萄、龙眼葡萄、马奶葡萄、一点红葡萄、珍珠葡萄等国产葡萄上市,8~9月份为上市高峰季节,届时,葡萄交易将丰富多彩 .……  相似文献   

6.
以巨峰葡萄、广西毛葡萄为对照,研究了“V-32”、“V-59”、“V-64”3个欧亚葡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欧亚葡萄品种的物候期与巨峰葡萄基本相近,单株产量均高于巨峰葡萄、广西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巨峰葡萄但高于广西毛葡萄;欧亚葡萄品种“V-32”、“V-64”的黑痘病抗性均高于巨峰葡萄,略低于广西毛葡萄。综合分析认为,欧亚葡萄品种“V-32”、“V-64”具有抗病、高产稳产、果汁色泽好等特征,有望开发成为广西酿酒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葡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多病虫害,如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金龟子、蠹虫、透翅蛾等,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如不进行有效的防治,则会对葡萄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葡萄病害的危害性一般要大于虫害,病害中尤以葡萄霜霉病的危害最大。三都水族自治县目前水晶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近10万亩左右,每年因葡萄霜霉病造成的减产为幅度为20%~30%,甚至有时会超过50%~70%乃至绝收,三都水族自治县每年的5~6月降雨比较频繁,而此时正值葡萄开花至幼果期,生长发育旺盛,夏梢生长极快,容易造成隐蔽,极易导致霜霉病流行,可以说,葡萄霜霉病已经成为影响三都水族自治县葡萄正常生产和葡萄高产稳产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何防治葡萄霜霉病,特别是雨水频繁的年分如何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已经成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晶葡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耐贮葡萄品种,促进鲜食葡萄保鲜贮藏,以马奶、木纳格、巨峰、火焰无核4种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检测4种葡萄在低温(-1~0℃)贮藏条件下各品种品质及生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葡萄之间其耐贮性差异较大,4种葡萄按贮藏难易程度排列依次为马奶葡萄、火焰无核葡萄、巨峰葡萄、木纳格葡萄。木纳格葡萄表现出良好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9.
王海山 《新农业》2024,(2):17-18
<正>甘肃省自然环境中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方面十分充足,是葡萄生长的理想区域。近年来,当地葡萄种植户瞄准错季鲜食葡萄高端市场,发展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重点的葡萄产业,探索出温室葡萄、拱棚葡萄和露地葡萄等不同栽培模式,实现了鲜食葡萄的常年供应。目前,甘肃省临泽县7家葡萄种植合作社和11个高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葡萄栽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设施葡萄面积近2000亩,带动当地6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1鲜食葡萄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涿鹿县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包括葡萄白腐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县葡萄种植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考察郑州国家葡萄种质圃,对其概况、种质保存、科学研究、种质管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贵州省葡萄发展首先要积极收集、保存、引进及创新葡萄种质,为葡萄发展奠定材料基础;其次要积极推进葡萄品种区域化,建立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及葡萄观光园促进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第三要积极建立及推广优质葡萄生产技术,为葡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陈习刚 《古今农业》2021,(1):76-88,36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湖南永州境内几种野生葡萄的扦插生根特性,分别于2004年2月和2005年1月剪取野生状态的华东葡萄(有东安1号、2号、3号,冷水滩1号、2号,道县1号,芝山1号等7种不同株系)、腺枝葡萄、蘡奥葡萄、复叶葡萄、蛇葡萄5种野生葡萄和欧美杂种巨峰葡萄(对照)的枝条进行插扦试验.结果表明:1)5种野生葡萄的扦插成活率均极显著低于巨峰(80.0%).5种野生葡萄的扦插成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蛇葡萄(60.0%)、腺枝葡萄(32.5%)、华东葡萄(22.5%)、蘡奥葡萄(17.5%)、复叶葡萄(12.5%).华东葡萄不同株系间扦插成活率不同,东安3号成活率最高(60.0%),极显著高于其他株系,东安2号和冷水滩2号成活率最低,均为7.5%.2)不同浓度NAA对腺枝葡萄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根率达50.0%,以质量浓度100 mg/L较为合适),而对华东葡萄和蘡奥葡萄作用不明显.3)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华东葡萄和腺枝葡萄生长势较好,华东葡萄枝蔓长但不粗壮,腺枝葡萄枝蔓的长度和粗度适中;蘡奥葡萄和复叶葡萄生长势较弱,蘡奥葡萄须根特别发达,但枝蔓很细弱,复叶葡萄侧根数少,枝蔓又细又短.  相似文献   

14.
广东葡萄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葡萄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限制华南地区葡萄生产的因素得以克服, 广东迎来发展葡萄的新 机遇。 为了解广东发展葡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分析广东的气候特点、 葡萄市场、 葡萄经营者及葡萄科 技现状, 并深入广东葡萄产地和邻省产区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广东发展葡萄产业具有气候、 市场、 后发、 规模 等优势, 但目前尚存在病虫害多、 台风频发、 劳动力成本高、 科技服务队伍薄弱等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中国葡萄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也是拥有特有野生葡萄属资源较多的省份之一,尤其是蒙自葡萄、凤庆葡萄、河口葡萄、勐海葡萄、云南葡萄等5个种为云南地方特有种。了解云南野生葡萄属植物现状,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类、分布、保护和利用多角度对云南省葡萄属野生种植物的现状进行综述,并通过介绍其它省份开发利用情况,以期对云南省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北方高寒地区保护地葡萄主要病害,即葡萄灰霉病、葡萄黑痘病、白腐病和主要虫害,即葡萄二星叶蝉、葡萄透羽蛾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为该地葡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毛毡病又叫葡萄潜叶壁虱、葡萄锈壁虱。毛毡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叶片上。本文总结了吐鲁番地区葡萄毛毡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供葡萄种植户参考,以期减轻葡萄毛毡病危害。一、发生情况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毛毡病在吐鲁番市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01年,亚尔乡、胜金乡葡萄园发现有毛毡病发生。到2014年,全地区葡萄毛毡病发生面积1467公顷,发病程度1级,总体来看,马奶子葡萄发病略重于无核白葡萄。  相似文献   

18.
综合采用Visual Basic6.0和My SQL2005数据库等语言混合编程,模块化设计。集成葡萄气象指标、葡萄生产管理、气象条件分析和评价、信息化处理等现代化技术,开发渭南市葡萄特色产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软件。以葡萄气象指标为基础,深入调查了解葡萄生产与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的关系;采用气象资料查询、气候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开展当地葡萄特色产业气象信息服务;根据气象情况、葡萄生产实际生长发育信息,分析葡萄生育进程与气象条件的匹配状况,对葡萄生长发育即将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给出相对应的葡萄生产管理对策措施;营造出多层面、全方位的葡萄生产趋利避害增产增效防灾减灾的气象信息综合保障,为渭南葡萄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软件技术支撑,增强气象信息服务于葡萄特色产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徐州地区葡萄害虫种类、分布、危害及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采用定点调查为主、辅以普查的方法,发现徐州地区葡萄主要害虫是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is Nokona regalis Butler)、葡萄二星叶蝉(Erythroneuraapicalis Nawa)、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vis)、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 Bates)、葡萄瘿螨(Colomerosvitis)、葡萄根瘤蚜(Viteus vitifoliae)、葡萄短须螨(Brevipoalpus lewisi Mc Gregor).葡萄透翅蛾和葡萄二星叶蝉是徐州葡萄产区最主要的害虫,发生重且危害面积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斑翅果蝇对樱桃、草莓、葡萄、苹果、番茄等5种寄主水果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斑翅果蝇喜欢在樱桃、草莓上产卵,其次是葡萄、番茄,苹果上产卵量最低;斑翅果蝇喜欢在巨峰葡萄、青提葡萄上产卵,其次是夏黑葡萄、美人指葡萄,大红提葡萄上产卵量最低;雌虫对不同受害程度、不同成熟度葡萄的趋性表现有一定差异,损伤严重的较光滑无损伤、轻微损伤葡萄更具诱集能力,成熟葡萄较未(近)成熟葡萄更具诱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