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很难根治,只有从预防着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措施如下:1应用盐酸左旋咪唑,剂量为口服每100kg体重用0.8mg,肌肉注射每100kg体重用0.5mg,隔21d用药一次,以后每3个月重复一次。或者在干奶前7d用药一次,临产前10d用一次,以后每3个月重复一次,坚持乳头药浴。2奶牛产后大部分出现乳房水肿,一般15d至20d才能消肿。有时转变成乳房炎,很难治愈。传统的治疗是用抗生素,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很大。有的出现肿硬如石,产奶量下降,挤奶不畅;有的不能治愈,最后淘汰。急性乳房炎用抗生素治疗,炎症虽然消了,但奶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左旋咪唑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使用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患隐性乳房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95头(条件相当),随机将其分为19个组,即左旋咪唑口服刺型,7.5mg/kg1次组、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10.0mg/kg1次组、10.0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10.0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12.5mg/kg1次组、12.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12.5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左旋咪唑注射剂型。5.0mg/kg1次组、5.0mg/kg1次刺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5.0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7.5mg/kg1次组、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10.0mg/kg1次组、10.0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10.0mg/kg1次剂量并间隔20d重复1次组,1个对照组不用药。试验前和用药后每间隔10d用BMT法检测各头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情况,对其检测结果打分,每组以其加权平均值考核,试验结果表明,口服剂型以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和注射剂型以5.0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组的效果较好,这2种应用方法比较以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的方法最佳。然后田间试验,选择条件相当的2群奶牛。一群(55头)应用左旋咪唑7.5mg/kg1次剂量并间隔10d重复1次的方法防治隐性乳房炎,另一群(53头)为不用药对照,结果隐性乳房炎恢复率、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数量和产奶牛量,用药牛群均好于不用药牛群。  相似文献   

3.
阿莫西林钠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以5 mg/kg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钠,1日2次,连用3 d,治愈率达91.3%,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产犊后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78.6%和7.1%,与青霉素-链霉素粉针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以青、链霉素为对照药,乳房灌注给药,在奶牛场试用3年,"乳源康"治疗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个乳区,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6.7%,平均疗程4.5 d.青、链霉素对照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276头次,359个乳区,治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77.4%,平均疗程12 d;用"乳源康"治疗隐性乳房炎4 031例,用药1次~2次临床治愈率为100%;通过对56个患病乳区"乳源康"用药前后的细菌削减状况的检查,细菌转阴率为71.74%.因此,用"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选择乳房炎奶牛16头,按照泌乳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奶牛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试验组奶牛在精料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剞代替抗生素治疗。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由41.48%降至3.13%,总有效率达到92.45%(P〈0.05);并且使奶牛平均产奶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3.81kg/d(P〈0.05),乳脂率提高0.28%。  相似文献   

7.
采用泌乳早期日产至少25L的黑白花经产奶牛47头,每头乳牛的2个健康乳区灌注大肠杆菌400-750cfu,并随机分成以下几组:(1)75mg头孢喹诺乳房灌注3次,间隔12h(小时);(2)75mg头孢喹诺乳房灌注3次,间隔12h,同时控体重1mg/kg肌肉注射头孢喹诺2次,间隔24h;(3)按体重1mg/kg肌肉注射头孢喹诺2次,间隔24h;(4)75mg氨苄青霉素和200mg邻氯青霉素乳房灌注3次,间隔12h。所有乳房灌注大肠杆菌的试验牛在12-16h后都出现典型的急性乳房炎临床症状,不经肠投用头孢喹诺治疗(2和3组)明显地提高治愈率并恢复正常乳汁生产。头孢喹诺处理组清菌率显著高于氨苄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头抱喹诺治疗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较多.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杆菌等.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疾病.病情复杂。单靠中医或西医。很难治愈且易反复.而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急慢性乳房炎.治愈率高且不反复。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45例.无效3例,治愈率93.3%。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BNT诊断法普查,应用乳炎康对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效率均达100%。对奶牛“+”治愈100%,对“++”奶牛治愈率80%。比青霉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提高20个百分点:对“+++”奶牛治愈率60%。试验中对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乳炎康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发现.以开水冲后加清凉水调匀口服。每日一次,每次每头牛300克,连用5天,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推荐该量。临床观察治愈后试验牛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产牛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中药“乳炎康”对奶牛及所产牛奶无任何不良影响。经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乳炎康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6):38-44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选择10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成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I、II、III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300、150、75 mg)治疗;IV组给予对照药物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乳房注入剂4.5 g(氨苄西林0.25 g+氯唑西林0.5 g)/支治疗;V组为空白对照组。间隔3周,各组随机选择10头奶牛以相同剂量追加一次用药。试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头、乳区清除率均为75%~100%,头、乳区新增感染率分别为0~16%、0~7%;1次用药和2次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比较后认为,每个乳区单次注入1支(3 g∶150 mg)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菌感染率(P0.01),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枣庄地区5个牛舍内的100头奶牛进行实地调查,进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33%;6岁以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5岁奶牛;前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上升;日泌乳量〈20kg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泌乳量〉20kg组。  相似文献   

12.
两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治疗奶牛乳房炎传统蒙药复方和正交蒙药复方的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采用健康昆明系小鼠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显示,蒙药复方的安全剂量可以高达120 000 mg/kg体重;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平均分值小于0.5.表明这两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无刺...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克炎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克炎晶采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不同疗程,对24例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和8例隐性乳房炎患牛进行了分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每千克体重使用克炎晶0.5~1.0mg1~2次就能有效杀灭隐性乳房炎致病菌;对于临床型乳房炎,每千克体重0.5~1.0mg剂量总有效率为60%(9/15),而1.5mg总有效率为88.9%(8/9)。乳区基部注射总有效率为77.8%(7/9);乳池内注入总有效率为88.9%(8/9);肌肉注射总有效率为33.3%(2/6)。因此,临床治疗时应选择每千克体重1.5mg作为用药剂量,乳房基部注射和乳池内注入作为用药方法,疗程为3~5d。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在甘肃某两个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进行临床试验。将患病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头)和对照组(n=34头)。试验用药和对照用药分别为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和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每个感染乳区注入3 g药物,每12 h注射1次,连续用药3 d。在用药前、停药后7 d及14 d采集各组奶牛的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及乳汁体细胞计数。通过临床观察、细菌清除率及体细胞计数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停药后14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8.3%和61.8%,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93.55%。两组奶样中的SCC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用药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西安市未央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1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为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与头孢噻呋联合用药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选用陕西省某奶牛标准示范基地15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头孢噻呋组、丹参酮及头孢噻呋联合用药组,每组5头,每天对奶牛感染乳室灌注药物,2次/d(早晚各1次),7 d为一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计数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与用药前相比,3个组均可显著降低乳样体细胞数(P0.01);各组之间,联合用药组、头孢噻呋组均与丹参酮组之间体细胞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的体细胞数与头孢噻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丹参酮组治愈率为0,头孢噻呋组治愈率为73.3%,联合用药组治愈奶牛临床性乳房炎治愈率可达83.3%。结果表明,丹参酮与头孢噻呋联合用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随机对某奶牛场的400头奶牛进行乳房炎调查,结果表明:④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55.00%,乳区阳性率为49.81%;②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以第2季度最高,达71%,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以左前乳区的发病率最高(53.41%),但4个乳区的差异不显著;(4)被检奶牛中,头4胎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而降低,4胎以上发病率随胎次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2胎和5胎以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胎次差异显著(P〈0.05);(5)泌乳期各月隐性乳房炎的阳性检出率以产后1~2月内差异极显著(P〈0.01).以后随泌乳月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6)日泌乳量在20kg以下奶牛的患病率为68.00%,显著高于日产奶量20kg以上奶牛(42.00%,P〈0.05)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1将乳牛房清洗干净挤净患病乳房内的液体,酒精消毒乳头。0.99,6NaCL液加温至36℃左右,用通乳针注入乳房,按摩几分钟后挤净。再用碘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或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诺氟沙星液射液,注入乳房,按摩3~5 min,2次/d,2~3 d即可治愈。炎症扩散者,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封闭。或用2.5%碳酸氢钠液加热至37~38℃注入乳房内,按摩后挤净。但对出血性乳房炎禁用。2对隐性乳房炎(1)用硝氯酚0.5~1 mg/kg剂量深部肌肉注射。(2)芸苔子(即油菜子)250~300 g为一剂拌精料内自食,隔日1剂,三剂为1疗程。3坏疽性乳房炎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46.4%~85.7%,乳区阳性率为28.0%~59.0%。国外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也很高,例如美国为30%~70%。高乳房炎发病率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质量下降,母牛过早淘汰等、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鉴于乳房炎高发病率、低治愈率的特点,乳房炎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据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针对乳房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作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被人们认为是较难控制和消除的疾病。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可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从而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为了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指导奶业生产,我们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4次抽查检测,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