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dison DuPaix 《百姓》2010,(11):42-45
许多成年人至今还和存钱奋斗着,但是大部分的人最终都成为了"月光族"。大人亦是如此,所以教导孩子存钱就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现在的小孩子不仅没有储蓄的习惯,用钱的时候更是大手大脚,想买什么东西就向父母要钱,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节俭"这个词。很多父母也认为孩子们要什么就给什么是爱他最好的体现。但是即使给孩子金山银山,也不如给他创造财富与打理财富的头脑和双手。因为坏的理财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个人的理财教育,应该从孩童时代便开始做起。为人父母,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呢?如何通过对孩子理财教育将学习与情绪相结合,了解子女各方面的情绪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了解及认识自己,把个人潜能全面发挥出来?你的小财主,由你做主。  相似文献   

2.
一、孩子的缺点跟父母相似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加斥责和管教。同时,大人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做出轨的事,做一个能让孩子信赖、尊敬的父母。  相似文献   

3.
颜巧萍 《当代农业》2011,(14):61-61
一、孩子的缺点跟父母相似 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加斥责和管教。同时,大人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做出轨的事,做一个能让孩子信赖、尊敬的父母。  相似文献   

4.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当孩子犯了罪跑回家,你要给他做顿饭,他吃饱了送他去公安局自首:当孩子成了少年犯,进了少管所,你要常去看他,不要放进去就不管他,更不能说跟他断绝亲子关系,法律上能断绝,亲情上却断不了,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寒崖 《新农村》2012,(11):42
儿子四岁了,胆子却非常小。不管干什么,他总要和大人在一起,走一步跟一步,即使看电视也要人陪着。尤其家里只有他和一个大人的时候,他几乎寸步不离,做什么事都要捣乱,赶也赶不走,好好哄他听不进,吼他几句又哭又闹,真是叫人烦恼!周六,孩子爸爸加班,我自己在家里带他。中午做饭的时候,他趴在水池边玩,搞得浑身都是水,我忙得不可开交,几乎顾不上管他。我用削皮刀削土豆皮,他突然看着我说:"妈妈,我帮你削皮吧!我也会。"我犹豫了下,削皮刀很锋利,我怕会弄伤他的小手。但转而一想,也许给他点事情做能让他安静待一会,没他缠着我也能尽快把饭做好。于是便  相似文献   

6.
不要把意愿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  相似文献   

7.
正孩子到了3岁左右,思维方式逐渐成熟,对自己的言行也有了一定的见解,可是心理发展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很多时候大人要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显得不太听话了。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思维走向成熟、独立性开始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表现突出的就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喜  相似文献   

8.
<正>成千上万的父母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并不知道这些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有多么不受欢迎。下面就列举四种不受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一、居高临下在中国传统的理念里,"天地君亲师"对人的影响尤其深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父母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孩子的视线中,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令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爸爸妈妈们可曾想过,如果你不蹲下身来,与孩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10.
曦月 《新农村》2011,(9):42-4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通常,我们的父母总是会家长式或程式化地教育孩子这个对那个错的,殊不知,自己的某些无意识行为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自己吝啬,对孩子大方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他要任何东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是孩子奠定自尊和自信的基石。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坏孩子”的标签。如果孩子出现不适宜行为,父母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孩子本人一分为二地评价,可以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能因为一件事否定孩子整个人:“你不是个好孩子。”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不能说:“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相似文献   

12.
晓霞 《新农村》2006,(5):24-24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夸奖与很少受到夸奖的孩子相比,前者的成功率比后者高5倍。可见,常受夸奖的孩子易成功。每天夸一下孩子,真的很重要吗?有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试验”:今天夸他手干净,第二天他的手会更干净;今天夸他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明天他的字准写得更工整;今天夸他有礼貌了,明天他会更注重礼貌……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受到大人夸奖时,他不仅心情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对的。这样,比家长直接对他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每天夸孩子一下并不难,但夸奖孩子并…  相似文献   

13.
颜士州 《新农村》2014,(8):43-43
孩子到了3岁左右,他们的思维方式已逐渐成熟,此时的孩子对自己的言行有了一定的见解,心理发展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很多时候大人要这样做,他偏偏要那样做,显得不太听话了。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这是孩子思维走向成熟,独立性开始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20,(9)
正曾听过一句话:"世上的父母分两种,一种成为孩子一生崇敬的榜样;一种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活得像父母那样。"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影子。父母的一些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三观和格局。优秀的父母应该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好榜样。如果你有以下几个坏习惯,就需要及时修正了。爱批评抱怨教育专家王人平老师曾说:要让孩子看到  相似文献   

15.
1.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往住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谎当成玩笑,或为了哄孩子而轻易作出许诺却不兑现.岂不知孩子会把这些当成真正的谎言.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这些细小的问题,不要轻易"撒谎"让孩子效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相似文献   

16.
我从哪里来?     
正每个孩子都可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五花八门——"你是花盆里长出来的""你是树上结的""你是路边捡的"……以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有些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开明一点的父母可能会说:"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的果子,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啊。"但如果孩子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就能从肚子里出来呢?"很多父母就有些尴尬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释生命的成长历程,或者以别的话题来转移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2010,(5):38-39
<正>孩子呱呱坠地,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年轻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给他以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孩童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切莫错过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孩子此时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伙伴、自己的生活,不希望别人干预太多。爸爸妈妈有的时候总把他们看成孩子,没有把他们看成是一个长大的、独立的个人,所以孩子需要你用商量的口气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跟他说话,当他想沉默一下,你却整天唠唠叨叨的他就很烦你,特别是当爸爸妈妈去侵犯他的隐私的时候,他就非常愤怒,比如说偷看孩子的日记。  相似文献   

19.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长大后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  相似文献   

20.
假期里,很多家长都会专门抽时间带孩子去旅游,去游乐场玩,或去逛玩具店、泡书城,参加各种各样的少儿娱乐活动。可往往会出现这样一幕:孩子独自在玩,父母却待在一旁,要么低头看手机,要么和旁人聊天聊得火热。父母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多于孩子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却始终和孩子玩不到一块的家长大有人在。"叫我老公陪孩子,他就把小孩抱在腿上一起看电视,或者把小孩扔在一边玩,他在旁边玩手机。"不少妈妈这样抱怨。爸爸们对亲子陪伴不太用心,是大多数妈妈的看法。可对亲子陪伴很在意也更积极主动的妈妈做得如何呢?问题也同样存在。"小孩玩的那些太幼稚了,我实在不感兴趣,怎么办?"有妈妈说,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