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新豆种植面积总计将达到 3 1 0 0万公顷。按照这样的播种面积 ,单产按照每英亩 40 1蒲式耳的保守估计 ,那么 2 0 0 1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 82 0 0万吨。这样产量加上 91 0万吨的中转库存水平 ,将意味着大豆供应量达到 91 0 0万吨。由于南美大豆产量将创纪录 ,美国大豆需求在 2 0 0 1 -2 0 0 2年度将受到不利影响。需求将不会达到足以消化美国创纪录的大豆供应的必要水平。实际上由于南美大豆中转库存庞大 ,2 0 0 1 -2 0 0 2年度美国大豆需求预期将会出现下降美国新豆种植面积将创纪录@张超…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 ,又是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 ,如何提高本区的大豆生产水平和大豆品质 ,增加大豆及大豆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 ,2 0 0 0年中国进口大豆籽粒 10 4 0 .7万吨 ,豆油 30 .8万吨 ,豆粕5 0 .5万吨 ,相当于我国大豆产量的 75 % [1] 。从农产品贸易金额来看 ,大豆居第一、二位。可见大豆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大豆粉占世界 8种作物蛋白质产量的 64.78% ,大豆油占 14种主要油料作物食用油 2 5 .1% ,均居蛋白粉和食用油的首位[2 ] 。1 大豆育种目标1.1 高产我国大豆单产低。 1999年全国大豆单产仅为1790kg/ 667m2 ,黄淮海地区只有河南、山东、北京三个省市平均单产超过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而美国大豆平均达 2 .7t/ 667m2 ,意大利全国达 3.7t/667m2 ,差距较大。因此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应是主要育种目标之一。1.2 改进品质我国 2 0 0 0年进口大豆 112 2万吨 ,一个是用于榨油 ,一个是用于作为蛋白饲料。因此选育优质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很迫切。1.2 .1 含油量 ...  相似文献   

3.
《花生学报》2004,33(1):7-7
美国花生主产区由于花生长势良好 ,2 0 0 3年的花生产量预计有望达到 3 9.9亿磅 ,这个数字比前期的估计数调高了 2 50 0万磅 ,比 2 0 0 2年的实际花生产量高出 6.66亿磅 ,即 2 0 %。 2 0 0 3年全美花生种植面积比 2 0 0 2年下降了 3 % ,再加上弃收面积从 2 0 0 2年的 6.1万英亩下降到预期的 3 .8万英亩。因此美国 2 0 0 3年花生产量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 ,全美平均花生单产预计为每英亩 3 1 2 1磅 ,比上年多 2 2 %左右2003年度美国花生单产有望创记录…  相似文献   

4.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东欧两个玉米生产大国 ,预计 2 0 0 0 /0 1年度 ,罗马尼亚玉米产量将达到 4 0 0万t,比上年度减少 6 2 %。罗马尼亚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至 2 7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 30万hm2 ,罗马尼亚前 5年玉米平均产量为 10 10万t,播种面积平均为 310万hm2 ,而2 0 0 0 /0 1年度播种季节 ,罗马尼亚遭遇 50年来最严重旱灾 ,罗马尼亚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使单产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预计 2 0 0 0 /0 1年度南斯拉夫玉米产量将达到 550万t,比上年度减产 4 2 % ,南斯拉夫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 18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1…  相似文献   

5.
预计加拿大 2 0 0 0 /0 1年度小麦产量将达到 2 6 80万t,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小麦播种面积将达到 10 90万hm2 。加拿大春小麦产量将下降 7% ,达到 1940万t,而杜伦麦产量达到 5 6 0万t,比上年度增加 130万t,仅次于 1998年最高纪录 6 0 0万t的水平。加拿大玉米产量将大幅度下降 ,主要是因为产区气候过于潮湿和寒泠。新年度加拿大玉米产量预计为 6 80万t,这一数字将比上年度减少 2 5 % ,这是自 1993年以来的最低产量 ,比前 5年平均值 80 0万t的水平下降了 15 %加拿大小麦将增产、玉米将减产…  相似文献   

6.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我国现有茶园 113 0万hm2 ,其中采摘茶园90 9万hm2 。年产茶叶 66 5- 67 5万t。其中 ,绿茶产量占 72 2 - 73 5% ,乌龙茶占 9 1- 9 3% ;红茶的产量和比例正在不断下降 ,如 1998年为5682 7t,占 8 5% ,1999年为 4 8899t ,占 7 2 %。茶叶出口量每年约 2 3万吨 ;1999年全国茶叶总产值约为 95亿元人民币。我国茶叶生产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单产较低 ,全国 1999年平均单产为 74 3 2kg/hm2 ,约为世界平均单产的 69%、日本的 4 3%、肯尼亚的 35%、印度的 4 5%、印度尼西亚的 59%、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7.
20 0 3/ 0 4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为2 81 0万公顷(除美国外) ,产量为1 62 0万吨。2 0 0 4 / 0 5年度前6个月,棉花平均价格指数为每磅70美分,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 0美分。这预示2 0 0 4 / 0 5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很可能超过上一年。棉花种植面积的波动由竞争作物、流通关系、政府鼓励或限制政策等因素决定。考虑这些因素,初步估计本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将达到2 980万公顷(除美国外) ,产量在1 80 7万~1 894万吨2004/05年度世界棉花产量有望增加@杨子山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农业部估计 ,2 0 0 2 /0 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 1 90 3.2万吨 ,比 2 0 0 1 /0 2年度减产 1 1 .1 %。其中 ,中国、美国、印度等均大幅度减产。而消费量连续 3年增长 ,2 0 0 2 /0 3年度达到 2 0 98.7万吨 ,比2 0 0 1 /0 2年度增加 2 .5 %。因而库存量降至 845 .7万吨 ,比上年度减少 1 8% ,为近 5年来的最低点。世界棉花价格 ( Cotlook A指数 )也由 2 0 0 1年底的约43美分 /磅攀升为目前的 5 6美分 /磅以上2002年底国际棉花市场状况@刘全义…  相似文献   

9.
从 1 995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以来 ,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 ,在今年达到进口高峰。据海关统计 ,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达 1 1 1 7万t,价值2 2 5 4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记录。我国每年大豆种植面积在 1 2亿亩以上 ,利用大豆及其它用途年需求高达 2 2 0 0万t左右 ,而国内大豆生产仅维持在 1 40 0万t左右 ,供求缺口较大。我国大豆进口市场高度集中 ,主要依赖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今年 1~ 9月 ,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45 8万t,约占进口总量的 41 % ,从阿根廷和巴西进口大豆分别占 3 6%和 2 3 %。此外 ,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大豆…  相似文献   

10.
吴淑珍 《作物研究》2000,14(4):40-40,42
1998 / 99年度 (1 0月~ 9月 ,下同 ) ,世界油料总产为 2 92 6 7万吨 ,比上年度增加 5 70万吨 ,增长 2 % ,比 1 995 / 96年度增长 1 3.2 4%。其中大豆总量 1 5 893万吨、油菜籽 35 80万吨、棉籽 32 76万吨、花生 2 887万吨、向日葵 2 5 88万吨、棕榈仁 5 76万吨 ,分别比上年度增长0 .5 4% ,7.34% ,-7.0 % ,8.41 % ,1 1 .1 2 %和1 2 .2 8%。大豆主要分布在美国 (746 0万吨 )、巴西 (31 0 0万吨 )、阿根廷 (1 990万吨 )、巴拉圭(30 0万吨 )、欧盟 (1 5 4万吨 )和中国 (1 5 0 0万吨 )。花生主要分布在中国 (1 1 89万吨 )、印度(745万吨 )和美国…  相似文献   

11.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 ICAC)预测 ,由于棉价较低和消费量增加 ,2 0 0 2 /0 3年度世界棉花产量将增加到 2 1 1 0万吨 ,较上年度增加了 1 90万吨 ;消费量预计达到 2 1 1 0万吨 ,增加了 2 0万吨 ,生产量与消费量相当。 2 0 0 3/0 4年度世界棉花面积将增加1 1 % ,达到 331 0万公顷。2002/03年度世界棉花生产量增加@牛巧鱼  相似文献   

12.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4):44-45
1 陆地棉现状与展望 1.1面积与产量。2008/2009年度美棉产量预计在291.75万吨,较上年的400.6万吨减少27.1%,且比近五年平均产量448.5万吨低146万吨。2008/2009年度植棉面积为372万公顷,比上年降12.3%;收获面积预计为311.6万公顷。单产为940kg·hm^-2,高于5年平均单产(910kg·hm^-2)。  相似文献   

13.
刘俭生 《江西棉花》2001,23(6):24-26
1 当前棉花供需形势1 1 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由于世界主产棉国棉花增产 ,消费增长放缓 ,造成 2 0 0 1年度全球新棉供大于求 ,库存进一步增加 ,致使价格一路下滑。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11月初预计 ,2 0 0 1、 2 0 0 2年度全球新棉产量为 2 0 80万吨 ,同比增加16 0万吨 ,增幅 8% ;棉花销售 1970万吨 ,同比增加 5万吨 ,增幅 0 3% ;期末库存 970万吨 ,同比增加 110万吨 ,增幅 12 5 % ,库存消费比 5 0 %。尤其是美国库存压力大 ,新棉产量 4 35万吨 ,国内需求仅 181万吨 ,即使完成出口计划 196万吨 ,期末库存仍将达到 189万吨 ,库存消费比超过 1…  相似文献   

14.
本年度全球油籽产量贸易量将减少下年度油脂库存将达15年来低点美国农业部最近预测,1993/94年度世界油籽产量为2.2345亿吨,比上年度下降2%。美国产量比上年度减少16%而达5770万吨,期它国家总产量将达1.658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全球油...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大豆科技》2012,(5):49-50
九月初,随着北半球大豆进入收获季节,国际市场缺乏中国有效进口,内外豆价开始回落。CBOT主力11月合约自9月4日高点回落至10月3日,下跌249美分,跌幅13.9%;大连大豆主力1305合约下跌371元,跌幅7.3%。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USDA最新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12/1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28.60亿蒲式耳,高于此前市场预测的27.70和上月报告的26.34;单产37.80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测的37.00和上月报告的35.30;结转库存1.30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1.34但高于上月报告的1.15。尽管产量数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业部预测 2 0 0 2 /0 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为 2 0 94万吨 ,比上年多 43 .5万吨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棉花总产量为1 91 8万吨 ,减少 2 2 0多万吨。其中中国下降 6 4万吨 ,美国下降 5 4万包。全球棉花出口预计增加 2 %,达到 6 4 0万吨。棉花库存下降为 870万吨 ,比上年减少近 5 0 %。2002/0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下降消费增加@刘全义  相似文献   

17.
20 0 0 /0 1年度的世界棉花总产预计为 1 874万吨 ,比 1 999/2 0 0 0年度的 1 90 2万吨降 1 .5%;而同期的原棉消费量分别是 2 0 0 5万吨和 1 973万吨 ,均比产量为高。全球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是促进纺纱厂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期的库存量为 796万吨和 92 7万吨 ,2 0 0 0 /0 1年度因消费量大于总产将使库存减幅 1 4%左右。今年度世界原棉消费量大于总产@王淑民  相似文献   

18.
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其优势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主要生产国之一,总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来由于多种原因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而居第四位。世界大豆产量1992年为11,240万吨,我国大豆产量为995.4万吨。黑龙江省是国家主要商品大豆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30%。从“七五”期间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单产、总产数量逐年提高,从而为外贸出口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资源,年出口数量稳步增长。“六五”期间共出口大豆56亿斤,平均年出口11.2亿斤,在1985年以来出口均在20亿斤上下,约占全国出口量80%~90%。  相似文献   

19.
《江西棉花》2003,25(3)
如果棉花产量下降、消费上升、2 0 0 2 0 3年度末库存下降将帮助全球的棉花价格从 3 0年来的最低点开始急剧反弹。目前的棉价促进了 2 0 0 3 0 4年度全球的棉花产量。下个棉季 ,世界的棉花产量预测将达到 2 10 0万吨 ,比 2 0 0 2 0 3棉季的棉花产量上升了 9% ,180万吨。这将是自 2 0 0 1 0 2棉季以来第二个高产年。在 2 0 0 1 0 2年度 ,全球的棉花产量达到2 15 0万吨。中国的棉花产量增加有望达到 90万吨 ,几乎占全球棉花产量增加量的一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 (ICAC)说 ,下个棉季 ,世界的棉花消费量将出现负增长 ,这是因为受到棉价高…  相似文献   

20.
20 0 3/ 0 4年度世界棉花产量达到2 0 2 0万t。由于消费量超过产量80万t,至2 0 0 4年7月31日世界库存将降至9年来的新低(约780万t) ,Cot-look A指数预估平均为72美分·磅-1。当前的国际价格水平预示下一年度棉花生产将剧增。2 0 0 4 / 0 5年度世界棉花面积将达35 0 0万hm2 ,扩大7% ,这是1 995 / 96年度以来的最高记录。假定回到近年来产量水平,中国大陆棉花产量将达630万t,增加1 40万t( 2 9% ) ,其它地区产量预计增加4% ,达1 5 90万t。2 0 0 4 / 0 5年度世界棉花产量有望达到2 2 2 0万t,增长1 0 %。2 0 0 4 / 0 5年度,中国大陆的棉花消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