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小麦条锈病常用高效农药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又名小麦黄锈病,是我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重病年发病面积850~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45%~50%。因此,抓好条锈病防治是确保小麦丰收的重要措施。要确保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50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流行了14次,重发生年份全省发生面积达3200余万亩,小麦产量损失近10亿公斤。过去用粉锈宁防治条锈病一般是在4月中旬后,病叶率达5%以上的发病始盛期喷雾。这种在小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又名小麦黄锈病,是我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重病年发病面积850~、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5%~50%.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锈病,又名小麦黄锈病,是我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重病年发病面积850~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5%~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我省小麦条锈病又一重发年,全省发生面积达705万亩.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早部署、准监测、统防统治,有效控制了条锈病的危害.截至4月29日统计,全省共防治小麦条锈病1100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156%,预计挽回小麦损失2亿公斤以上,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四川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现状小麦条锈病是我省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1996年以来,我省每年的发病面积都超过200万亩,特别是1999~2003年已连续5年大发生:1999年为1000万亩,2000年700万亩,2001年900万亩,造成的产量损失都在3亿公斤左右;2002年是发病  相似文献   

7.
一批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省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爆发流行速度快,对产量影响大,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统计,1999~2002年我省条锈病已连续4年大发生,发病面积分别为1999年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2000年700万亩、2001年900万亩,2002年全省发病面积超过1500万亩,造成10%左右的田块基本绝收,20%左右的田块产量损失在30%以上.目前在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无一不感染条锈病.近期召开的第五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川育16、川麦36、川农12号、川农17号等抗条锈病突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以解决我省小麦生产严重缺乏抗锈病品种的突出问题.预计该4个新品种在秋播时可推广15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业科技》2011,(3):60-60
2011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具有秋苗发病早、病点数多的特点。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14个市(州)、41个县(区)发病,发病面积11.23万亩。  相似文献   

9.
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条锈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病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危害损失率达10%。2002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8.7万hm~2,其主要品种有89—11、鄂麦14、鄂麦15、华麦8号、西农88、豫麦系列等。由于这些品种普遍不抗条锈病,又加之去年特殊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我市又一次大发生,发病面积18.7万hm~2,发病程度明显重于2001年和1997年,仅次于1990年。对此,襄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采取非常措施,举全市之力大打了一场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人民战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自1999年以来,我省小麦条锈病进入了又一轮大流行,发生面积年均6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2002年小麦条锈病流行达到高峰,发生面积达1523万余亩,虽经大力防治,仍损失粮食3.37亿公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资》2013,(12):3
<正>本报讯受近期气温回升和降水等因素影响,纹枯病、条锈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增长较快,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目前,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6803万亩,其中蚜虫、麦蜘蛛、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累计防治面积分别为798万亩、1339万亩、142万亩、4212万亩和310万亩。针对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的态势,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及早准备药械物资,强化技术指导,全力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河南省农  相似文献   

1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分析,2004年蝗虫、小麦条锈病、水稻迁飞性害虫和螟虫、草地螟、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将严重或偏重发生。预计全年农作物病虫发生面积约50亿亩。需要防治面积55亿亩次左右。 预计全国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发生,病害重于虫害。病害发生面积约4.80亿亩,其中条锈病1亿多亩,赤霉病6000万亩,白粉病1.10亿亩,纹枯病1.20亿亩:虫害发生约4.20亿亩,其中穗期蚜虫1.80亿亩,吸浆虫3000万亩,红蜘蛛70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据甘肃省农牧厅近日预测,2007年该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中度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在陇南、天水及中部晚熟麦区将中度偏重流行,局部地区大流行,全省流行面积将达800万亩左右。目前,甘肃各级农牧部门正急调农药。  相似文献   

14.
四川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自1999年以来,我省小麦条锈病进入了又一轮大流行,发生面积年均6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2002年小麦条锈病流行达到  相似文献   

15.
综合病虫越冬或发生基数、越冬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气象和水文条件分析,预计2004年小麦条锈病、蝗虫、水稻迁飞性害虫、水稻螟虫、草地螟、棉铃虫等一些重大病虫害仍将严重或偏重发生。全年病虫发生面积约为50亿亩,需要防治面积为55亿亩左右。(一)小麦病虫害全国小麦病虫总体上为中等偏重发生,病害重于虫害。病害发生面积约4.8亿亩,以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为主;虫害发生约4.2亿亩,以蚜虫、吸浆虫和红蜘蛛为主。1.小麦条锈病2003年秋季,条锈病菌重要越冬区陇南、天水和陇东秋苗发病早,范围广,病情是近十年来最重年份,与大发生的19…  相似文献   

16.
近日,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发出病情通报:根据云南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小春作物病虫害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程度发生,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蚕豆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生态势,小春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已经超过800万亩。病虫害发生发展迅猛,发生范围、程度均明显重于去年。各州市、县区应密切监测病虫,抓紧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小麦生产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三位。但近年来,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使小麦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已从2004年的2.8万hm^2(42万亩)锐减至2005年的2.5万hm^2(37万亩)。针对小麦存在的这些问题,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田问试验”结果.举办了“小麦品种多样性混播”的示范样板。该技术的实施,在控制小麦条锈病和增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小春作物推广应用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根据危害部位和危害菌源种类不同,可以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小麦锈病广泛分布于全国,3种锈病往往混合发生。近年来,以条锈病发生最严重。2001 ̄2005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处于流行期,年平均发生面积在300万亩左右。云南的主  相似文献   

19.
罗江县位于川晒平原西北边沿,常年种植小麦1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条锈病大流行,推广应用大头黄、繁6、繁7、绵阳11号等系列抗病品种取代当时高感病的阿波小麦以来,至90年代后期以前局部发病都很轻.80年代中后期根本见不到条锈病,90年代后期发生逐年加重.2002年全县流行大发生,发生特点是:发生早,11月底多点发病;蔓延快,发病面积11月底调查占12%,2月底调查上升到47.6%,3月下旬调查上升到86.6%,4月上旬调查所有小麦田全部发病,无一品种,无一田块幸免.经大力防治后,大面积发生为害损失仍较重.4月中旬调查,全县9.7万亩,小麦病指10以下的1.8万亩,占18.8%;病指10~30的2.9万亩,占30.2%;病指30~60的3.0万亩,占30.4%;病指60以上的2.0万亩,占20.6%,其中损失率40%以上的面积0.03万亩,占0.3%.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病虫害的发生现状 (一)小麦病虫害 1.小麦锈病:据研究,当前正处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时期,条中23号、25号仍为优势小种,而能侵染主要抗源品种的洛系小种条中28号、29号上升,频率已达15%左右,致使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有78.7的不抗条锈病。而当家品种如津丰1号、冀麦7号、15号、3号、昌乐5号、泰山1号、5号等均不抗条锈病,对我省小麦生产威胁很大。 2.小麦白粉病:近年我省小麦白粉病发展很快,七十年代此病仅在沿海滨湖个别高产田发生。据统计,1979年发生面积达87万亩,到1987年为900万亩,占我省冬小麦3600万亩的四分之一,而且发病集中于我省小麦的高产区。据石家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