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它是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1 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0米,高2.40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0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2 栽培时间 花菇最佳栽培接种时间为8月中下旬,此时日均气温26~28℃,可满足香菇对温度的要求。菌丝经过60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花菇形成的条件.并从场地选择与菇棚设置、菌袋制作与菌株选择、出菇前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花菇栽培技术,以供菇农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入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起,我们在“河南泌阳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探索,量化控制各项条件,总结出一套花菇生产条件控制技术,花菇率达90%以上,增强了实用操作性。一、菇棚建造条件控制要选向阳、背风又能通风、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大小能满足种植量需要的场所。菇棚建成东西方向较好,利于冬季采光、升温。以种500袋为例,可建成长6米、宽2.6米、高2.4米的菇棚,菇棚两头和中间用砖砌成墙,中间留有2米高、0.6米宽的走道。用竹竿做层架,每层摆8根竹竿,放4排菌袋,袋间距4厘米,共6…  相似文献   

5.
一、草菇栽培季节安排 随着袋料栽培花菇技术大面积推广,每年的5~9月有大母被闲置的花菇高棚层架,可用来栽培草菇.这段时间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25℃以上,适宜草菇生长发育,而且正值花菇栽培周期结束,新的香菇菌段入棚之前,可以实现化菇、草菇两菇轮作,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人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2.保温出菇最适宜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较高,以遮荫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  相似文献   

7.
一、草菇栽培季节安排 随着袋料栽培花菇技术大面积推广,每年的5~9月有大量被闲置的花菇高棚层架,可用来栽培草菇。这段时间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25℃以上,适宜草菇生长发育,而且正值花菇栽培周期结束,新的香菇菌段入棚之前,可以实现花菇、草菇两菇轮作,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8.
<正>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9.
种过花菇的人都知种菇的艰辛,它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因菇蕾无力突破包裹菇段的塑料袋而生长,菇农必须见蕾割袋出菇.菇蕾太大再割袋,长肥变大后大多数是畸形菇;菇蕾太小就割袋,幼蕾抗性弱,经受不了培育花菇的低湿环境而被伤害死亡;而且在割袋时,刀口的大小、形状、力度等等都难以避免地会损伤菇蕾.  相似文献   

10.
总结青冈县香菇绿色安全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场地及菇棚建造、原料选择及菌袋规格、栽培料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及接种、养菌棚管理、出菇棚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认定编号国品认菌2008005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由德国菌株经分离选育而成柄略长;菌盖为茶褐色,直径6~21厘米,盖厚1.2~1.7厘特征特性"华香5号"菇体大小较均匀,干菇个体大,米,柄长3~7厘米,柄径1~1.8厘米,盖顶较平,鳞片较多;采用不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约110天左右,出菇密度中等;转色宜中等略偏深,通风较干燥的环境可培育出优质花菇;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5~24℃,最适出菇温度为12~20℃,出菇时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气温高时开伞较快。110%。产量表现"华香5号"的生物学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正阳县铜钟镇小李村残疾农妇涂艳霞,身残意志坚,刻苦钻研菇棚栽培食用菌技术,在近500平方米的双孢菇大棚内栽培了1.2万袋平菇.1万袋香菇、0.5万袋金针菇,经过精心管理,普遍长势喜人.去冬今春,她依靠用菌收入超过2万元,周围的乡亲们都夸奖她"菇棚长出摇钱树".  相似文献   

13.
爽文 《北京农业》2011,(16):21-22
<正>1栽培模式选用秀珍2号秀珍菇菌种。以60米长,8米宽的大棚为例,立体栽培采用层架横放排袋方式,层与层之间用竹竿隔开,层数10~15层,每棚可码放菌袋2万~3万袋。在5-6月份开始生产秀珍菇菌袋,在7-9月份采收上市,供应淡季市场,每  相似文献   

14.
<正>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  相似文献   

15.
正1.食用菌种植基地受淹后处理措施(1)对种植场地环境的处理。清洁环境,在菇棚四周开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在菇棚四周和栽培床架上撒生石灰、喷洒多菌灵或托布津进行消毒,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2)对受淹原材料的处理。天气晴朗后,及时进行摊晾、暴晒;加入3%~5%的石灰进行堆置发酵,发酵结束后再晒干备用。(3)对受淹菌袋的处理。已污染菌袋,要及时进行处理,把污染菌袋搬运至离种植场地至少500米的地方进行销毁或掩埋;正在出菇的菌  相似文献   

16.
<正>仿野生鸡腿菇的生长温度在10~24℃之间,春季3~6月、秋季9~11月出菇。若采用塑料大棚仿野生栽培,从当年10月到来年3月均可播种,从当年11月到来年的6月均能出菇,每年可生产2次。每个栽培周期可产菇5~6茬,生物效率可达300%以上。其生产过程为:建造菇棚一配制培养料一培养料建堆发酵一装袋播种一发菌管理一菌袋覆土一出菇管理一适期采收。1.建造菇棚。空地、荒地、林荫下均可作为建菇棚的场地。菇棚的建造与蔬菜大棚一样,也可利用闲置的冬暖式  相似文献   

17.
1.菌丝的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内,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内20~25厘米,一般需培养25~30天长满菌袋。2.搔菌出菇袋菌丝发满菌袋时要立即进行搔菌,搔菌是把原种菌种块和深1~2厘的培养基一起刮掉使金针菇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生长,搔菌采用负离子搔菌机自动旋转的机械化方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3.催菇蕾管理出菇菌袋进入催菇蕾室后,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或自动增湿机来加湿,水要用磁化水。催菇蕾室的湿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18.
张科 《北京农业》2005,(1):20-20
菇棚建造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和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1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相似文献   

19.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香菇出菇期长,历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1.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