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提出了林分材种出材率表研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采用现场实际造材样木建立了单株二元材种出材率模型 ,配合二元材积方程、 Weibull分布、相对树高曲线模型 ,编制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301株解析木的数据,以全林分生长模型、林分结构分布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及因子相关模型为基础,配合削度方程和材积比方程、编制了林分材种出材率表,经检验精度符合要求,并实现了计算机选择材种、计算材积和出材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闽北天然阔叶林现场造材资料,在分析径阶材种结构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方程建立材种出材率模型并编制二元材种出材率表。经检验,该表精度较高,在林业生产上有实用价值。为方便生产中应用,还建立了树高曲线模型,由二元材种出材率表导出了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4.
胡国登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15-117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41年生木荷人工林标准地上分径阶所选取的解析木为对象,拟合了木荷人工林的生长模型和林分各材种出材率与林分平均胸径的回归模型,测算了林分各材种出材量.依据目前木荷木材生产经营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编制了木荷人工林货币收获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货币收获表在确定木荷人工林经济成熟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伐倒木现场造材样木 ,选择适用的材积比方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 .在此基础上 ,结合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出材率表 ,为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构建及综合比较,优选出3个方程,构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单株木二元材种出材率表编表模型系统。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并进行了精度检验。该模型系统的3个模型分别是:①经参数优化后的Kozak削度方程;②基于Kozak方程的累积材积方程:为线性修正后的Kozak积分材积式;③形如山本材积式的树皮材积方程。该模型系统在R软件平台上形成造材程序。结果显示,大、中、小径材的编表平均系统误差分别为-2.87%,-3.35%和-1.35%,由三者共同构成的经济材的编表平均系统误差为0.58%,编表精度满足国家标准(GB/T 20381-2006)的要求,所编制的马尾松单木二元材种出材率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和推广。表9参12  相似文献   

7.
对树干开展削度方程的研究,既有利于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也是编制出材量和出材率表的需要。选择人工杉木林作为对象,用1 389株伐倒样木数据,通过干形分析和多指标比较,选定能拟合树干任意直径限处的材长、任意高度处的直径的最佳削度方程;通过计算机理论造材,编制出杉木单株径阶材种出材率表。该方法提高了材种数表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描述杉木人工林直径结构规律,采用参数回收技术建立直径分布模型 该模型主要由林分因子、单木二元材积方程和材种出材率等子模型组成 应用该模型,只要输入现实林分年龄、地位级指数、每公顷断面积和株数,就能输出未来林分蓄积量、出材量及平均胸径、平均高、株数等因子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经济成熟龄确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可变参数削度方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经孟宪宇改进的 Demaerschlk削度方程 ,描述了马尾松人工林干形变化规律 ,通过对其削度方程中干形参数 B的变化规律的分析 ,建立了以高径比为辅助变量的可变参数削度方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一元材种出材表、地径出材率表和林分材种出材率表编表方法 ,为实现数表系列化提供了途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晰杉木主伐林分的材种结构规律并构建合理的林分出材率模型,为我国杉木人工林木材产量提高、营林技术提升以及经营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6个国有林场近15年的杉木人工林492块伐区调查数据,选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年龄、蓄积量、密度、立地质量等林分因子,探讨林分规格材、非规格材、经济材、薪材、商品材、废材6种材种出材率对各因素的响应。在此基础上筛选影响材种出材率的主要林分因子,构建杉木主伐林分材种出材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杉木主伐林分的各林分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对各材种出材率的影响最大,且远高于其他林分因子,其次为林分蓄积量、年龄和密度,立地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以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为自变量构建杉木主伐林分的规格材、经济材、薪材出材率模型,模型拟合及检验效果均良好,以此为基础构建非规格材、商品材、废材出材率模型。对不同径阶的各材种出材率模型进行预测误差计算,预测误差均较小,且误差分布较为均匀。【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杉木主伐林分的材种结构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建立的出材率模型体系可用于杉木主伐林分的出材率测算,为杉木人工林合理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支...  相似文献   

11.
柳杉削度方程及材种出材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Demaerschlk削度方程 ,描述柳杉人工林干形变化规律 ,通过对其削度方程中干形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 ,建立了以高径比为辅助变量的可变参数削度方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地径出材率表的编表方法 ,为实现数表系列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99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资料,以林分年龄、立地指数为自变量,利用Richards模型拟合各林分因子(直径、树高、蓄积等)生产过程;采用非线性麦夸特迭代求解法,确定各林分因子Richards模型参数,并进行模型检验和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各林分因子生长模型编制16指数级湿地松人工林经验收获表.  相似文献   

13.
张玉学  倪成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28-7130,7134
提出了一个无参数的胸径生长模型。该模型可直接应用于任何具有2次胸径观测值的林分,与林分表法的应用条件基本一致。对140株火炬松人工林15年逐年观测数据的验证表明,预测效果虽略逊于有参数的Schnute模型和Korf模型,但与林分表法相比,预测精度大幅提高。建议替代林分表法用于未建立生长模型林分的胸径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树干不同高度直径的落叶松立木材积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基于树干15个不同相对高度处直径和1.3 m处胸径分别建立一元和二元材积方程。利用S-PLUS软件的广义非线性GNLS模块对各模型进行拟合。采用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对立木材积模型拟合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进行校正。采用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平均误差绝对值(B_(MA))和相对误差绝对值(B_(MP))4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树干相对高度30%处直径的一元和二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一元模型,基于相对树高30%处直径的一元模型的ERMS、B_(MA)和B_(MP)分别降低了25.6%、24.7%、24.7%;相对于传统的二元模型,基于相对树高30%处直径的二元模型的ERMS、B_(MA)和B_(MP)分别降低了55.6%、41.2%、41.2%。二元模型的检验精度明显优于相应的一元模型。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旌德县庙首林场198个杉木人工林小班数据,选用3种林分因子生长模型拟合杉木人工林林木生长过程,用非线性麦夸特迭代求解法,确定各模型参数、剩余离差、相关指数等;根据相关指数最大、剩余离差最小原则,确定最佳杉木人工林林分因子最佳生长模型。结果表明,理查德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直径(D)=455.409 9SI0.197 6(1-e-0.000 2 t)0.753 4,树高(H)=8.926 8SI0.370 2(1-e-0.029 4 t)1.103 9,蓄积(M)=98.808 5SI0.306 3(1-e-0.132 3t)4.709 7。根据上述模型编制的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可以为庙首林场杉木人工林林分收获预估及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验收获表及其在用材林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 Schumacher方程描述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 ,并用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建立株数预估模型 ,在此基础上 ,结合林分收获模型及有关公式编制了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 ,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 .文中进一步探讨了经验收获表在生长收获预测和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华北地区149株栓皮栎解析木的数据,先建立了3个表现良好的独立模型,包括带皮胸径--去皮根径线性模型、带皮胸径--树高幂函数模型和基于自然对数转换变量的带皮胸径、树高--去皮材积线性模型。之后基于这3个独立模型,运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1个相容性根径--胸径--树高--材积模型系统,并由此得到基于根径、胸径和胸径树高的相容材积式(表)。相容性模型系统中,各模型的6项统计指标、模型残差图、Shapiro Wilk检验及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均无异方差现象,模型残差服从正态分布,且各模型在拟合阶段和检验阶段的残差范围都较因变量的范围窄。上述材积式(表)的精度在96.9%以上,可用于华北地区栓皮栎林木材积的估测,且为华北地区栓皮栎林区解决和处理盗伐、滥伐案件提供依据。带皮胸径-树高模型作为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分,可被用来在已知胸径的情况下推算平均树高,进而推算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等因子,对森林调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及数表仅适用于胸径范围在5~21 cm之间的华北地区栓皮栎树木的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