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襄樊是我省大蒜主要产区之一,实行早(襄樊红蒜)、中(二节早)、晚(襄樊白蒜)品种搭配种植,襄樊红蒜蒜苔常年在4月20日前后上市,襄樊白蒜蒜苔5月上旬结束,集中上市20天左右,蒜苔远销北京、太原、郑州、武汉等地。青蒜生产,主要用襄樊红蒜作种,通常7月下旬播种,国庆节开始陆续上市,至次年春天,亩产青蒜1500~2000公斤。为了提高单产(青蒜、蒜苔、蒜头)、提早  相似文献   

2.
襄樊市是湖北省大蒜的主要产区之—,素有早、晚、熟品种搭配种植的习惯。早熟大蒜品种为襄樊红蒜,其蒜苔上市期在4月20日以后,每亩产  相似文献   

3.
成都二水早大蒜是成都地方良种中的一个早熟品种,抗热性较好,蒜苔抽出早,产量高,这几年已成为襄樊郊区的当家品种,占大蒜总面积的70~80%。今年成都二水早又喜获丰收,从3月中旬开始抽苔,3月下旬~4月上旬为抽苔高峰期,一般亩产蒜苔400~500公斤,蒜头(干蒜)300~400公斤。其主要经验如下: 1.精细选种共选种三次,①收获前在地里先挖出不抽苔植株(约占植株的8~10%),②收获时选大蒜砣单独挂藏,③栽种前,将初选蒜砣与瓣  相似文献   

4.
贵州白蒜属白皮类型大蒜中的大瓣品种,产地位于黔西北海拔1500m的毕节地区,故又称毕节大白蒜。其蒜头大,蒜皮白色,蒜瓣整齐,蒜味纯正浓郁,辛辣醇香,蒜苔粗壮脆嫩,外形正,品质佳。目前,贵州白蒜栽培面积达3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毕节市。贵州白蒜从60年代开始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常年出口量达30多万公斤,约占贵州大蒜出口量的 2/3以上,是毕节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农副产品。 一、特征特性 贵州白蒜的蒜头为扁圆锥形,蒜皮和蒜瓣肉质均为白色,蒜头平均重35-45g.横径约6-7cm,一般为八瓣,故又称为“八牙蒜”,其植株高度为50cm以上(高山地区略低),叶片8-10张,叶宽2-3cm,叶色浓绿,生长直立,蒜苔长50-55cm,全生育期约270天,产量一般每亩300-400kg,最高可达750kg,蒜苔产量约100kg,套作条件下亩产150-250kg。贵州白蒜较早熟,有较强的抗寒能力,生食加工均相宜。 二、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淡季蔬菜品种,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我办调整了蔬菜种植结构,引进一批补淡新品种,丰富了本地蔬菜种源。1990年由南通市蔬菜研究所牵头,与我办协作,引种四川二水早大蒜。通过一年来的引种试验,成效显著,很有推广价值,从1991年至1993年,仅3年时间二水早大蒜种植面积已达1353亩,总产值171.3万元,比同期其他蔬菜平均亩产值净增580元,共净增产值78.27万元。由于二水早大蒜的蒜苔和青蒜品质和商品性好,适销对路,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菜农和市民喜爱。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要,并外销南通、上海等地。 一、品种特性 据我们3年来的考察,二水早大蒜主要优点:一是适应性广。凡是当地有葱蒜类栽培的地区均可引种推广。二是熟性早,生长期短。3月下旬开始抽苔,4月中旬至下旬蒜苔采收基本结束,比我市本地蒜苔提早上市15—20天。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徐州白蒜的商品率,增加出口,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施足基肥,耕翻晒垡大蒜忌重茬,应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灌排方便的早花生、早玉米茬口。前茬收获后施入土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4):71-73
河南省大蒜种植区一般实行大蒜-玉米轮作制度,由于近年玉米价格较低,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为解决该问题,2014—2017年在中牟及周边地区推广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采用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蒜区光照、水肥、土地资源,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对早熟蒜-辣椒套作模式进行了介绍,为河南蒜区早熟蒜与辣椒轮作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二水早大蒜系成都市早熟薹用种,耐寒性强,产量高。在江苏一带四月下旬采收蒜薹,较省内地方品种提早上市20天以上。但是,引回的蒜种经几年种植,蒜头变小,重量下降,种性退化,需不断向原产地引种。本试验从留种技术方面着手,并用多效唑(PP_(333))处理,以期解决二水早大蒜种性退化问题。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二水早大蒜为当年从成都引种,种蒜平  相似文献   

9.
苍山大蒜是山东省的名产蔬菜之一,具有头大瓣少,皮薄洁白,粘辣郁香,蒜薹粗脆,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提早上市,进一步提高大蒜品质,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使大蒜上市期比常观栽培提前30~40天,一般667m2产蒜薹630kg,鲜蒜头1900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现将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概述如下。1 土壤选择大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盐碱荒滩地外均可生长。但因大蒜根系分布浅,须根少,吸收能力弱,需肥量大,因此,为了使大蒜高产优质,应以选择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富含腐殖质的…  相似文献   

10.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理地处三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大蒜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优良,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定位、栽培技术创新及产品市场开拓,以四川温江“红七星”为主栽品种、“低温冷藏提早抽薹”为关键技术的早熟大蒜产业已成为大理州继粮、烟之后的第三大种植业支柱产业,生产的早蒜薹和独头蒜享誉国内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汪沂 《北方园艺》2000,(4):54-54
蒜苔又称蒜苗或蒜毫,是抽苔大蒜鳞茎中央形成的花苔和花序.蒜苔在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4月中旬至5月中旬蒜苔开始弯苔时陆续收获.收获季节非常集中,只有几天.由于大蒜含有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为蒜苔的长期贮藏提供了有利因素.因此科学的贮藏方法可做到蒜苔季产年销.  相似文献   

13.
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品种类型、蒜种类型和栽培措施的大蒜植株的二次生长率.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二次生长发生率最高,中早熟品种其次,中熟品种最低.早熟品种二次生长主要以外层型(Gso)为主,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则主要以内层型(Gsi)为主;蒜种类型与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增施微肥、农家肥、NAA 50 mg/L BA 5mg/g与对照(常规施肥)间二次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增施微肥、农家肥有降低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趋势;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率和死叶率比翻耕土壤覆盖栽培的明显高,死叶率高伴随二次生长率亦高.  相似文献   

14.
据我们观察,我县大蒜次生现象常有发生,发生程度各年不一样。大蒜次生现象有三种表现:一是由小鳞瓣的保护叶长出狭长的须状叶身,叫次生叶;二是分化早的鳞瓣再次分化成小蒜苔,叫次生蒜苔;三是在次生苔周围分化发育成数量不等的小鳞瓣,称为次生鳞茎。在次生叶和次生苔伸出假茎过程中,往往把假茎挤压破裂,形成丛生分株状态人们称为“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利用途径更加广阔。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有利于提早播种,促使早出苗、出齐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据试验,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不仅可增产20%~70%,大薯率增加25%左右,还可以提早成熟15-20d,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16.
1、怎样才能促使西瓜早熟、提前采收、提早上市?①选用早熟品种。目前国内优良的早熟品种有荆州202,荆州204,荆杂三号,中育一号,苏蜜一号,早花,伊选等。②提早育苗。2月中下旬或3月上中旬可采用营养钵温床提早育苗,并加强前期管理,促使早发。③地膜覆盖栽培。用地膜覆盖,能加速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早熟梨栽培面积占总量的15%以上,而辽宁省只占7%左右。早熟品种以‘早酥’梨为主,成熟期在8月下旬,为了提早上市,常常未成熟就采收,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早金酥’梨(94-7-76)是辽宁省果树科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大蒜以早熟苔蒜著称,但连年营养繁殖退化严重,系统选择优良品种和应用脱毒蒜可以恢复种性、增加产量。因蒜头繁殖系数低,制约脱毒蒜和优良品种(系)的应用推广,所以研究快繁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豆二薯三熟高效栽培是由春早熟马铃薯-越夏扁豆-秋马铃薯构成的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三茬蔬菜在生产中分别具有早、热、晚的特点,收获后能很好地避开蔬菜上市高峰期,在蔬菜供应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 1春早熟马铃薯 春早熟马铃薯栽培通过春提早播种,4月中旬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20.
慈菇、大蒜、莴笋是江苏东台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泰河村菜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效益超万元,实现了慈菇、大蒜、莴笋提早上市,增加了种植效益。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