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J亚群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引起的、主要侵害肉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1991年,Payne在肉种鸡中首次发现此病[1].1999年,杜岩等[2]在国内首次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检测到ALV-J,此后在蛋鸡、地方种鸡中也陆续发现ALV-J感染[3].  相似文献   

2.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可引起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1].1988年英国的Payne及其同事又从肉用型鸡群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新的白血病病毒,命名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 ALV-J).该亚型主要感染肉鸡,可使肉仔鸡早期发生白血病,并可造成免疫抑制[2].  相似文献   

3.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均为肿瘤性疾病.禽白血病属反转录病毒科,禽C型反转录病毒属,划分为A~J 10个亚群[1].1991年Payne首次报道,从商品代肉用鸡中分离得到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主要引起肉鸡的髓细胞瘤[2].……  相似文献   

4.
芦花鸡J亚群白血病的综合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89年,Payne[1]及其同事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禽J亚群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typeJ,ALV-J)。最初ALV-J主要引起成年肉鸡以骨髓细胞瘤为主的白血病,感染鸡群发生肿  相似文献   

5.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以造血组织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的特性可分为10个亚群(A~J).其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自1989年英国Payne[1]在肉鸡群中首次发现以来,在世界各地肉鸡群中陆续暴发了J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正>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离株接种孵化后的商品肉鸡,会诱导肉鸡产生中和抗体,但仍有很高的病毒血症发生率(V+A+)。美国禽病与肿瘤学实验室与普渡大学兽医学院科研人员利用ALV-J分子克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中和抗体逃避变异利于其持续存在肉鸡中  相似文献   

7.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鉴定出来的新的ALV亚群,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瘤白血病(myloid leucosis,ML)。2009年,J亚群禽白血病在我国呈高发态势。我国于1999年首先在肉用型鸡群分离鉴定出ALV-J的中国株,随后相关研究依次展开。论文就ALV-J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病毒变异、免疫抑制及与其他免疫抑制疾病共感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J亚群禽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出现以来的十几年间,已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由于诱发肿瘤、患鸡胴体废弃、产蛋性能下降和其它未知的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ALV-J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威胁[1].……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鸡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亚群禽白血病(AL-J)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引起的以骨髓细胞瘤为特征的鸡的种源性传染病.该病最早由Payne等从英国的白羽肉鸡中发现,很快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白羽肉用型鸡群.我国由于引种将本病带入,1999年杜岩等首次报道从我国的商品肉鸡中检出ALV-J感染.随后ALV-J在全国各地发生的报道日渐增多,不但是肉用型鸡,蛋用型鸡发生ALV-J的案例也在急剧增加,说明ALV-J在传播流行过程中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1989年Payne L N首次从肉种鸡中分离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国内也有从肉用鸡和商品鸡等分离出该病毒的报道[2-4].ALV-J 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感染鸡群,导致很高的死亡率、肿瘤发生、生产性能降低等,造成严重损失.同时ALV-J感染鸡群后,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禽葡萄球菌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在60日龄以下的雏鸡以败血症型和脐炎型为主,中雏多以皮肤病为主,成年鸡易发生关节炎和关节滑膜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