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及时掌握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两个蔗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苗情进行调研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崇左、百色蔗区2013年糖料蔗出苗情况较往年好,尤其是新植的出苗.崇左地区的总体出苗及长势较百色的好.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均比2012年低.两个蔗区的主栽品种结构单一,退化现象明显.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有待加强.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加强种植管理及甘蔗螟虫的防治,推广现代甘蔗栽培技术,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增强桂糖系列抗旱甘蔗品种的推广力度,扩大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苹果价格下滑,盈利、盈亏平衡和亏损的果园各占1/3,对2017年果农投入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加之去年秋季阴雨天气多,日照少,相当部分果农放松脱袋前后的果园管理。鉴于以上因素,2018年我们在套袋苹果除袋前后的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充分考虑气候对后期生产的影响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陕西渭北苹果产区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  相似文献   

3.
以桂糖43号为材料,采用干施、先施、施胶体3种施用方法施用抗旱保水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甘蔗萌芽与分蘖的影响,为甘蔗抗旱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萌芽出苗和分蘖的影响不同,胶体施法的萌芽率、分蘖率比先施法和干施法高,与干施法差异达显著水平.胶体施法可以促进甘蔗萌芽出苗和甘蔗早生快发,只要水源充足,建议用胶体施法效果最好;而先施法宜在没有水源的山坡、丘陵旱地应用;干施法对甘蔗萌芽出苗有影响,建议在甘蔗小培土或大培土时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均对甘蔗萌芽不利;甘蔗幼苗生长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保持蔗地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5.
1烂种 叶菜类蔬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0-4℃,一般情况下,播种7天后不出苗,说明种子已经烂掉。防止措施: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播种,采用电热温床或酿热温床育苗,加厚覆盖物等,提高苗床温度,以利于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低温阴雨冰冻灾害天气对贵港甘蔗生产及加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决策及今后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主要受灾蔗区县调查结果显示:2007~2008榨季霜冻是霜害和长期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混合发生.以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为主,具有范围广、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较重等特点。甘蔗各器官受害顺序是蔗茎基部组织(生长带)→心叶→生长点→尾部侧芽→蔗叶。霜害及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对甘蔗地上(下)部蔗芽发(株)未发现实质性严重危害,或蔗茎组织受伤对甘蔗发芽(株)无实质影响:甘蔗糖厂所造成的甘蔗蔗糖分损失达0.57%(绝对值)。受害程度与品种、土壤水分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各品种(系)抗寒能力顺序是:桂糖28、桂糖27、桂糖26、桂糖24、桂糖20、桂糖21、桂糖25、柳城03—182、桂糖03—2287、粤糖00—236、园林4〉台优1、桂引9、桂糖22、桂糖99—181、桂糖02—761、桂糖03—351〉新台糖16、桂柳01—07、桂糖99-107〉桂糖02—237、桂糖02—467、桂糖02—963、桂糖03—1403、桂糖03—2603、新台糖22、粤糖96—86、赣蔗95—108、园林6。甘蔗蔗茎组织损伤具有可恢复性。茎节伤害率是反映甘蔗受霜冻危害后品种抗寒能力较敏感、直观简便、易观察操作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甘蔗属热带作物,在我省自然条件下,出苗较迟,苗期生长缓慢,即使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也要在3月中、下旬出苗,6月中、下旬封行。从甘蔗收获到第二季甘蔗苗封行,相距120~170天的时间。我省甘蔗常年种植70多万亩,蔗农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长期习惯在甘蔗生长前期间套蔬菜、玉米、黄豆、洋芋等作物,影响了甘蔗生产。近几年来,各地进一步明确了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下旬,常出现灾害性天气。一是强冷空气入侵出现两类灾害天气:一种是5~6级以上大风,冷峰过后,气温急剧下降,早晨最低气温下降至3~4℃;第二种,冷空气入侵,伴随降雪厚度8~10厘米以上。二是冷空气南下受到暖湿气流阻碍,两者相持,出现连续性阴雨寡照低温天气,短者3~5天。长者一周以上。 灾害性天气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及时采取防除措施,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 收听天气预报 目前,天气预报准确度相当高。中央气象台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西双版纳州在农艺和农机技术配套应用下,机械收获与人工砍收对甘蔗产量、出苗等影响的差异.调查表明,机械收获宿根蔗破头率为7.69%~10.29%;杂质比人工砍收略高;割茬产量损失比人工砍收平均高134kg/667m2.甘蔗机械收获与人工砍收对甘蔗出苗差异不明显.提出了解决机械收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甘蔗新品种健康种苗的应用效应,对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健康种苗可显著增加甘蔗产量和含糖量,这种效应可从新植蔗延续至宿根蔗且因品种而异。健康种苗甘蔗产量增产16.4%,含糖量增产15.9%。(2)健康种苗对甘蔗蔗糖分无显著作用。(3)健康种苗对甘蔗产量性状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促进甘蔗发芽出苗,增加分蘖、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该试验结果对健康种苗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耿马县1984—2006年甘蔗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蔗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发芽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与发育天数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是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升高则对成熟后的茎鲜重有一定的负影响。发芽—茎伸长期气温升高缩短了发育天数,并降低了茎高,积温对发育天数有较强的正效应。茎伸长—茎成熟期积温和日照对发育天数的正影响较大,而随着降水量的下降,茎高和茎鲜重均下降。整个生育期积温和日照对甘蔗发育的正作用较大,而气温的负作用较大。在气候暖干化加剧的背景下,应提高甘蔗栽培和管理水平,加强抗性品种的选育工作和抗旱保墑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4种不同稀释倍数与常规药剂对甘蔗凤梨病进行田闻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5%N米妙收悬浮剂处理对甘蔗风梨病防效随施用浓度(量)的增加而提高,甘蔗的萌芽率与防效成正相关。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1500倍液对甘蔗凤梨病防效达32.10%39.63%,明显优于常规药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1500倍液及2000倍液处理甘蔗的萌芽率达60-24%以上,高于常规药剂,达到大田生产指标。建议32.5%阿米妙收悬浮剂使用浓度以1000-15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4.
 以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显著抑制了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产生类似的抑制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效应被NO清除剂(cPTI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NA)所缓解。此外,低温处理促进茶树花粉管NO释放并伴随着NOS活性的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抑制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与其诱导NO释放有关,且低温诱导的NO释放部分依赖于NOS催化产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云南省耿马农业气象观测站2007-2009年甘蔗品种"粤糖8388"生育期资料,依据作物生理发育时间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甘蔗各生育期的生理发育时间。结果表明,甘蔗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生理发育时间分别为36.2、32.8、26.4和62.9 d。利用各生育期生理发育时间对2010年甘蔗生育期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预测误差分别为7、3、6和15 d,相对误差分别为16.7%、6.8%、13.9%和12.4%,整个生育期的根均方差(RMSE)为14.2%,说明模型对预测甘蔗生育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