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额敏县膜下滴灌甜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甜菜是额敏县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受种植结构及气候的影响,甜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为害加重。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与总结,探索出膜下滴灌甜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并采取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甜菜主要病虫1.1甜菜虫害根据甜菜的生育期划分,对甜菜为害较大的害虫有苗期的象甲类、地下害虫类;生长期主要有甜菜茎象甲、甜菜潜叶蝇、甘蓝夜蛾等。在甜菜的苗  相似文献   

2.
 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是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真菌介体,属持久性传毒关系。BNYVV引起甜菜丛根病,是世界范围分布的主要甜菜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也广泛流行并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甜菜锈病是甜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加拿大和东欧国家曾造成灾害,威胁着甜菜生产的发展。许多国家均将它列为植物检疫对象。我国黑龙江省早在1906年就从国外引进甜菜试种成功,后来逐渐发展。建国后,为了发展制糖工业,在东北地区大力扩展甜菜栽培。在五十年代曾多次大量地从国外进口甜菜种子。供种国家有波兰、苏联、匈牙  相似文献   

4.
甜菜霜霉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进 《植物检疫》1999,13(2):94-95
甜菜BetavulgarisL.属藜科甜菜属,二年生植物。糖用甜菜是仅次于甘蔗的重要糖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以欧洲最为集中,美国和中国次之。甜菜霜霉病是甜菜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对甜菜的4个变种,即糖用、饲用、食用和叶用甜菜都能侵染,俄罗...  相似文献   

5.
甜菜大龟甲又名龟叶甲(CassidanebulosaLin-naeus),属鞘翅目,铁甲科。该虫在新疆伊犁地区,最早于2000年在霍城县农四师66团农9连发现并鉴定,当年零星发生。随着甜菜面积的扩大,甜菜大龟甲为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伊犁地区甜菜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笔者自2000年开始对其为害情  相似文献   

6.
甜菜花叶病毒和黄化病毒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的病毒性病害,是我国甜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7.
甜菜象虫为东北,内蒙古、山西、新疆及山东等甜菜产区苗期主要害虫,据1979—1983年在黑龙江省调查,为害甜菜的象虫有12种,其中以甜菜长柄象Mesagroicussp. 蒙古土象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及甜菜象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ar为优势种,每年为害面积约80万亩,使块根减产11—25%,发生严重地块  相似文献   

8.
刘长兵 《植物医生》2009,22(5):28-29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糖区之一.近几年虫害严重影响甜菜产量及品质.一些种类对甜菜生产已构成很大威胁。暴发性害虫如草地螟、甜菜夜蛾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为害呈上升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甜菜害虫.自治区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甜菜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从而大大改善了甜菜生态环境.提高了甜菜单产。  相似文献   

9.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严重危害甜菜生产的主要病原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线虫是我国对外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通过对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苋科和禾本科等16种作物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对其主要的寄主范围和生活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2龄幼虫能够侵染除小麦和玉米以外的其他14种作物25个品种,在苋科的甜菜和菠菜、茄科的番茄及十字花科等16个品种的根系能够完成生活史,形成白雌虫和孢囊。生活史调查发现,甜菜孢囊线虫接种到甜菜和油菜15 d和12 d后即可发育形成白雌虫,30 d后形成孢囊;而接种到西瓜根系后,不能正常发育,一直保持2龄幼虫虫态,无法完成生活史。上述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能够在甜菜、菠菜、番茄和十字花科作物上寄生,但是在不同寄主上的生活史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结果将为非寄主轮作防控甜菜孢囊线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 NPV)能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增效剂及对甜菜夜蛾寄生蜂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三苯基醋酸锡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李研学,王卫平,赵久新(辽宁朝阳市植保站122000)(辽宁省植保站)(建平县二糖厂)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主要病害,年年发生,危害重,严重地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含糖量。由于单一用药和多次施药,使甜菜褐斑病菌的抗药性增强,常用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地区甜菜上发生两种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是新疆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调查甜菜病害中发现两种新病害,经检索及专家咨询,认为是我国新记录种,现报道如下。1甜菜紫纹羽病此病学名为Helicobasidi-umpurpureumPat.(无性世代为RhizoctoniacrocorumFr.)由...  相似文献   

13.
甜菜象虫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又叫甜菜象,为东北、内蒙古,新疆及山东省甜菜栽培区主要苗期害虫。成虫咬食甜菜子叶和幼嫩的真叶,幼苗枯死。近年来,在各甜菜产区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1978年山东省高密县种植了春甜菜6700亩,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的甜菜被吃光,有的毁种两次,发生严重的毁种五次,使春甜菜变成了夏甜菜,甜菜象虫幼虫咬食甜菜块根,大发生时,大量植株因受害枯死。据4月中旬在高密县柏城、姜庄等公社调查,每平方米有20头左右,最多可达120头以上,母根田每平方米平均11.5头、最多为52头。 防治甜菜象虫要采用以3911处理种子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1.播种前用3911浸种。配方为种子100斤,水100斤,75%3911乳油1.0—1.2斤。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棉在全球的广泛种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靶标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甜菜夜蛾的为害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并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本文论述了Bt毒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取食行为、体内酶活、药剂敏感性等的影响以及甜菜夜蛾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等,并对今后转基因棉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在贺州,4~11月是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6~7月和10~11月;4~12月是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发生高峰期在5~6月和12月;1~3月和11~12月是小菜蛾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3月和12月是其发生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大丰市位于苏北沿海中部,东邻黄海,为典型海洋性气候。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Hubn-er)在本地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年来暴发频率增加,为害作物程度加重,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给防治上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笔者通过回顾大丰地区近几年甜菜夜蛾发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影响甜菜夜蛾在本地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提出了以提高测报准确率、抓住防治适期、选准药种等一系列防治技术。1甜菜夜蛾在大丰地区发生现状1·1寄主作物种类多通过2003~2004年普查发现,甜菜夜蛾在沿海大丰地区寄主广泛,共发现寄主包括10科23种植物,其中嗜好寄主有百合科的日本香葱;十…  相似文献   

17.
 甜菜黃化毒病(Corium betae Holmes)在內蒙甜菜栽培区流行,其中以沙而沁甜菜試驗場附近最严重。1956年部分地区的受病达50-90%,而一般年份为10-20%。在内蒙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是主要的传毒媒介。用这种蚜虫在8月30日接种,到9月5日已全部发病,潛育期为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据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调查,为害甜菜的象(虫甲)共有十余种,其中以普通甜菜象(虫甲)(Bo-thynoders punctiventris Germ.)最为重要,占象(虫甲)总虫量的50.66—64.18%,分布在内蒙西部的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的甜菜栽培区。历年来造成缺苗断垅的情况很严重,往往经过补种、重种亦不能全苗,影响生产。生活史及习性一、全年发生概况普通甜菜象(虫甲)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年-1992年春小麦和甜菜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春小麦和甜菜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春小麦和甜菜的最优灌溉定额分别为433.7和251.2mm,需水系数为1.7和0.22。最大需...  相似文献   

20.
甜菜夜蛾是蔬菜的主要害虫,笔者通过对5%氟啶脲.高氯乳油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0、50、70mL/667m2防治甜菜夜蛾,在药后第7d防治效果分别为59.82%、70.87%和78.28%,它兼有高效氯氰菊酯的速效性和氟啶脲的持效期长的优点,是防治甜菜夜蛾的理想药剂,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