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光照强度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指导多花黄精林下种植,本项目以多花黄精的根茎为试验材料,对4种透光率下林地种植的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透光率对多花黄精的物候期和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多花黄精在透光率30%~70%的林下出苗较早,生长期较长,生物量最高,根茎鲜重大。因此,在对多花黄精进行人工栽培时要控制好透光率,做好遮阴管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红枫苗木林下的行间空地,结合多花黄精(简称黄精)和羊肚菌的生理特性,合理规划、科学栽种黄精,再在黄精间隙间套种羊肚菌,实现多层套种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单位土地高效益。对红枫、黄精和羊肚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岳滨 《花卉》2017,(10):124-125
目的: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可以探索多花黄精的种植新途径,从而为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毛竹的疏密程度以及竹林的地势进行土地的平整,采用根茎繁殖方法,并进行一系列的种植管理和采收加工。结果: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3年后就可以收回种植成本并获得收益,黄精的种植质量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黄精的质量标准。结论:在毛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不用占用耕地,资金投入少,对于发展林下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竹农收入、扩大黄精种植途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我国相对紧张的土地利用情况,同时提高地方经济收益,促进林业与中草药行业的协调共荣,本文围绕林下套种中草药探讨新时代林业发展新路径,就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意义、栽培原则、栽培模式等方面对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多花黄精作为"宝藏"中药有药用、食疗等诸多价值,正因如此,使其深受医学领域的青睐.为了有效解决市场上出现的多花黄精供不应求的问题,极大地满足临床医学上的使用需求,就要重视多花黄精的人工栽培.基于此,本文从栽培密度、透光率、施肥三种栽培措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实际生产中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多花黄精奠...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湖南凤凰近三年的罗汉果栽培指导经验,探索出七叶一枝花、黄精、生姜、花生等适合高寒干旱地区罗汉果间作套种的栽培方法,对湖南乃至高寒干旱地区罗汉果的间作套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实施了倒“L”可移动悬挂“V”字形日光温室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实践,结果表明,葡萄与黄精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生长所需空间,而且能够缓解果粮、药粮争地矛盾,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成都花木种植面积大,花木市场疲软、行情低迷,林地资源丰富的情况,研究总结出花木林下套种羊肚菌关键技术,为成都市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林下重楼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滇重楼近5年林下套种技术的初步探索,在种植地选择、种植方法、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介绍了滇重楼在林下套种的技术,为滇重楼种植技术提供新方法,也为林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介虎尾轮特征特性,并从虎尾轮的种子处理、播种方法、种植地的土壤处理、种植管理、收获保存等管理措施,总结虎尾轮林下套种栽培新技术,旨在为推广该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林章  张康达 《蔬菜》2024,(3):76-78
为了提高果园林下空地利用率,发展林下经济,经过2年水蜜桃—费菜林下栽培试验,总结了在桃林下套种费菜的生态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果园选择、费菜种苗繁育、套种、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套种模式下,明显改善了费菜的口感品质,比常规栽培增产10%~20%,费菜667m2产量5 000~6 000 kg,水蜜桃667 m2产量1 500~1 750 kg,实现667 m2经济效益近5万元;同时,可以减少果园杂草、病害和水蜜桃生理性裂果的发生。费菜林下套种生态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水蜜桃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优势互补,生态经济效益明显,适合我国南方山区作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借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杉木病虫害药剂使用对林下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广西杉木种植情况和林下套种铁皮石斛的种植和管理情况,通过广西杉木林主要的病虫害及其使用的化学农药防治,从保存率和有效成分含量说明对套种的铁皮石斛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竹荪,又名竹笙,网纱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体态优雅,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称。棘托竹荪是竹荪众多品种之一。该品种耐涝耐旱耐高温,菌丝生长旺盛,播种后80~100d即可采收,周期短,效益高,特别适合夏季林下套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棘托竹荪林下栽培的播种季节、林地选择、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烘干技术等方面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成都地区林下棘托竹荪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在原有草莓单一种植基础上套种洋葱、鲜食玉米、水果苤蓝、羽衣甘蓝和小型西瓜等蔬菜,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以套种水果苤蓝纯收益最高,套种羽衣甘蓝纯收益较低,但能增加景观效果,增强生态效益。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以改善草莓栽培土壤环境,减轻连作障碍,增加设施复种指数,提升园区景观性,提高种植户收益,拓宽消费者采摘选择性为目标,集成推广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目前共研究套种模式12种,重点推广草莓套种洋葱、草莓套种鲜食玉米、草莓套种水果苤蓝、草莓套种羽衣甘蓝以及草莓套种小型西瓜5种模式;开展不同定植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筛选、不同套种模式比较等试验20余项;集成推广配套的相关技术,如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栽培环境调控技术、植株管理等技术14项,成为国内外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的先进集成示范地。  相似文献   

16.
对板栗林下栽培不同的经济作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园套种短梗五加具有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并且具有保持水土,改善板栗园生态环境的功效.最高每667 m2较单一栽培多收入1 165.75元,是辽东板粟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的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三明引进大球盖菇在新疆玛纳斯县进行栽培可行性、适宜的原料配方筛选及林下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疆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玉米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均是优良的栽培原料,其中以70%棉秆+30%棉籽壳配方栽培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63.76%,100%玉米秆栽培效益高,技术最简洁;林下套种产量高,成本底,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果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葡萄、柑桔、李、梨等果园和房前屋后的竹木林下空闲地,是套种竹荪及其他食用菌良好的天然场所。在果园里多层次立体种植,即节约遮荫材料,省工省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1栽培季节的选择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不断推进草莓产业发展,提升日光温室草莓种植经济效益,丰富可与草莓套种的厚皮甜瓜品种,选取5个优质厚皮甜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与草莓进行套种栽培,通过比较田间长势、果实外观、果实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合与草莓进行套种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结果表明:雅州蜜与草莓进行套种时,心糖含量达到16.50%,坐果率达到98.67%,具有...  相似文献   

20.
以三门峡地区的苹果木为基料,栽培林下夏香菇的多年成功实践为例,对夏香菇栽培的品种、基料、养菌、林下管理、菌袋管理、出菇管理等环节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出三门峡地区林下苹果木夏香菇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