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论唐代茶区与名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唐代茶区与名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姚国坤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达的朝代。当时很多地方饮茶已成风俗,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封氏闻见记》中也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6,(8):14-14
随着国内产茶区春茶集中上市.南京近日迎来新茶销售早高峰.日销量突破2500公斤。  相似文献   

3.
4.
信阳茶区害虫调查(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8年,采用踏查和定点调查方法,对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新县、光山县、固始县、商城县等地茶区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600多个带回实验室整理,依据相关资料并请相关专家鉴定。经调查分析可知,信阳茶区害虫分属鳞翅目Lepidoptera、同翅目Hom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等翅目Is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和螨类Acalodes,共计35科70种。其中,以鳞翅目种类最多,包括12科30种;同翅目次之,包括8科17种;鞘翅目居其后,包括4科9种;以等翅目和缨翅目害虫种类最少,分别有蓟马科的茶黄蓟马1种和黑翅白蚁1种。另外,还有螨类,包括3科4种。绝大部分种类在各茶园均有分布,其中,危害较重的害虫依次为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刺蛾、茶蓑蛾、茶小卷叶蛾、绿鳞象甲、柑桔灰象甲、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11种。应对信阳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摸清其发生规律,分别制定防治的技术要点,建立信阳茶区有害生物无公害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阳茶区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茶区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认为:信阳茶区是一个优质茶区,但茶叶单产较低。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茶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7.
陕南茶区主要集中在汉中、安康、商洛等地,近年来,陕南茶区茶树病虫害不断增加,且防治难度较大。笔者针对陕南茶区的特有的气候环境特征,通过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该地区茶树病虫害的生物调控技术。以期促进陕南地区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对梵净山茶叶产区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梵净山茶区自然生态条件、地质特征、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梵净山茶区茶叶质量上乘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5年前,苦心经营越南茶业的人们制定了打造和推广“越南茶”的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越南全国许多茶区的潜力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六安市金安区自然条件,提出生产无公害名茶技术措施,从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老茶园改造、茶园管理及名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汉中茶区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江波  杨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64-5866
为了充分利用汉中茶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笔者根据汉中地区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汉中茶区的光、温、水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各茶区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14.0℃以上,≥10℃活动积温一般在3 941~4 554℃.d,持续天数为208~225 d,茶树冻害在汉中表现并不明显,全年平均无霜期在211~246 d;各茶区年降水量在779.8~1 279.5 mm,在茶树生长期内(4~10月)月均降水量均在100.0 mm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81%,年干燥度在0.57~0.99,空气比较湿润;全年日照百分率为29%~38%。可见,汉中各茶区的光、温、水等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冬季低温、伏旱、冬旱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级绿茶良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了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福选9号3个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CMP),以间接鉴定3个主栽品种抗逆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福选9号的SOD、CAT、POD活性及Pro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且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最高,其抗逆能力最弱;名山白毫的SOD、CAT、POD活性及Pro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分别比对照高:19.96%、41.87%、39.7%、13.34%,且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最低,分别比对照低39.55%和20.83%,其抗逆能力最强.名山特早芽213和对照的上述抗性指标接近,抗逆性与福鼎大白茶相当.  相似文献   

13.
茶短须螨种群分布密度及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采用陷阱法和植株拍打法,在崂山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个茶园进行系统调查和标本采集,初步调查到茶园蜘蛛13科27种。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和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分别占蜘蛛总数的63.4%和16.0%。介绍了茶园蜘蛛种群以及2个优势种的年度消长规律。研究表明,连续降雨可影响蜘蛛数量,使用化学农药对蜘蛛存活影响较大。茶园种植紫花苜蓿是蓄养和保护蜘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南茶区无霜期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江苏省苏南茶区内9个站点1961-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简称M-K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无霜期的气候变化,以期为苏南茶区调整茶树种植结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苏南茶区无霜期呈显著延长的变化趋势,平均每10a延长7~9d(苏锡常区域);极短无霜期和偏短无霜期均出现在1996年之前;极长无霜期和偏长无霜期均出现在1989年之后;各区无霜期均发生气候突变,宁镇区域和苏锡常区域气候突变点分别为1996年和1984年,突变后平均无霜期分别延长了16、15d。因此,建议苏南茶区茶树品种的种植结构应随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宁镇区域和苏锡常区域北部要大力引进早芽种,适度引进特早芽种;苏锡常区域南部适宜大力引进和推广特早芽种。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名优茶产区土壤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河南省名优茶主产地——大别山、桐柏山茶区的土壤条件,对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母岩状况,土层厚度、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茶叶生产与茶园布局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川西茶区几种茶林(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西茶区现有的几种茶林 (果 )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尽管川西茶区日照较少 ,但茶林 (果 )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变光、温、湿等生态条件 ,使茶园的微域气候得到改善 ,满足茶树喜温好湿、耐阴的生物学特性 ,有利于茶树生长和绿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因此 ,在川西茶区建设茶林 (果 )复合生态系统同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宣城市丘陵茶区机采茶产业化现状和机采茶园管理、机采茶叶采制等综合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绿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绿茶市场不断升温。但是作为绿茶重要产地的安徽省大别山茶区,其绿茶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文章提出两条线索,即横向的左右互动和纵向的由上而下,确定了优先发展绿茶种植业、茶叶机械制造业、绿茶深加工业、绿茶包装业销售业、绿茶文化产业和绿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绿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