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主城多个居住区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把水景分为自然式水景、仿自然水景、硬质水景三种形式,形成景观空间分为开敞型空间、半开敞型空间、覆盖型空间、封闭型空间,采用SBE法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滨水植物景观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构建生态和谐、美学价值高的重庆主城居住区滨水植物景观探寻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飞 《北京农业》2014,(8):38-43
在绿地水景中,单纯通过塑造水体自身形态所形成的景观效果比较单一,常见于倒影池、嬉水池、喷泉池等。大部分绿地水景会与山石、植物、构筑物、各类园林建筑小品及各种形式的园林雕塑等组合起来构建景观,以此增加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及层次性。水景中的植物配置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样,水景与植物也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文晨  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2-17994
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校园规划格局和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格局进行了分析,将水景观类型分为面状水景、线性水景和点状水景,然后依次对各区域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江安校区水系景观整体参与度较低、各水景观独立性较强、后期维护及季节性处理不足等问题。建议各段水系统一设置明确的标识系统,取若干节点深化设计,加强辨识度;水系景观进行整体化设计,提出策划概念并加设休憩活动空间;定期进行后期维护,在补种植物时注意体现出四季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西安市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若干对水景空间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唐东芹等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模型与方法,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西安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同时也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设计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浙江省桐庐县江滨公园为例,实地调查其滨水植物景观和周边水景,分析滨水植物在营造生态水景中的园林应用及配置状况,并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彭飞 《北京农业》2014,(23):38-43
在绿地水景中,单纯通过塑造水体自身形态所形成的景观效果比较单一,常见于倒影池、嬉水池、喷泉池等。大部分绿地水景会与山石、植物、构筑物、各类园林建筑小品及各种形式的园林雕塑等组合起来构建景观,以此增加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及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进行美学评价,并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其美景度评价模型,通过此模型认识校园水景空间各景观要素与其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美景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水景类型、水岸、建筑、桥梁等。最后针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空间植物及水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高校水景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唐登明 《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471-1473,1477
水景是庭院绿化设计中的主要景观之一,本文针对现代庭院水景设计的特点,利用水池、溪流、喷泉等方式造景,合理组配驳岸、亭桥和植物等水景元素。并指出了水景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对现代庭院的水景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保健型园林中的4个景观元素(植物、水景、场所、建筑和小品),探讨其对居住人群的保健作用,以为保健型园林的景观元素设计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固态水景"的设计理念,认为水景设计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传统文化及民俗风情的设计风格;尊重自然、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针对流动的水及固体的水,强调要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形态上进行合理的、全面的设计,开发新的景观元素,丰富冬季景观;设置室内水景,让水景"流入"东北的冬季景观,与此同时丰富色彩设计。以"河岸人家"小区水景设计为例,着重利用水的固态特性,凸显冰雪文化与东北风格,为居住区营造自然、生动、亲民的冰雪景观,让冰雪成为冬季景观的主角,进而让水景在四季更迭中为人们奉献两种不同形态的美。  相似文献   

12.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65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景观类型美景度为人工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三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为水体景观>天象景观>地形地貌景观>植物景观,差异极显著;人工景观类为人工建筑小品景观>道路景观>服务设施景观,差异极显著;文化景观类为纪念建筑景观>遗址遗迹景观>摩崖石刻景观,不存在显著差异;各景观构成要素间为水体景观>纪念建筑>遗迹遗址>天象景观>人工建筑小品>地形地貌>道路景观>摩崖石刻>服务设施>植物景观,要素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景观中最具有灵性的景观要素,以紫欣园居住区的水景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小区水景观的设计和水管理系统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地景观中水景规划设计模式和可行性。笔者认为不仅要设计出视觉美好,意境深蕴的水景观,而且必须处理好水的自净、自循环再利用问题,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为了组织和管理景观水源,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二者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水景发挥其生态功能,才能使水景与城市文化环境协调共存。  相似文献   

14.
水生植物造景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4类不同水景植物的配置方法:静态水体(湖泊、池塘),植物配置以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可适当点缀漂浮植物;动态水体(溪流、瀑布等),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为主,不宜应用浮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同时,针对不同的水体类型,总结了城市公园常用的湿生乔灌木、水生植物(静态水体)、水生植物(动态水体),为城市公园水景的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春市中海莱茵东郡居住区水体景观进行现场调查,并利用居住区水体景观评价体系中的景观效果、社会功能、生态效益3个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总结出该居住区水体景观在景观效果和社会功能2个方面表现良好,但是生态效益方面的水体净化和节水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刚  朱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22-18025
围绕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水的景观特性以及人的亲水性,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阐述了水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强调水体能够活化、界定空间;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可塑性效果;水景能够调节小气候。结合实例,从水景的空间设计、尺度设计、文化性、生态性,以及滨水空间的设计、水景与其他校园环境要素的结合的角度,对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展开探讨,并就水面环境维护、水系管理、利用水景的生态效益论述了校园水景的维护和管理要点,进而探讨了生态型校园水景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提升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朱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6-10478,10486
介绍了无锡惠山园建造的历史缘由,解析了惠山园的空间布局设计,指出其包括祠堂建筑区域和附属园林区域两大功能分区,其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了内向式的布局手法。重点分析了惠山园的构景要素,认为其在水体设计方面采用了聚集式的理水布局,属静态类水景设计;山石设计方面,假山均临水而建,在选址、造型、功能上均十分完美;建筑方面则以徽派风格为主,建筑密度较低;景观设计中所涉及植物种类品种繁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搭配部分落叶乔木。最后总结了惠山园所运用的借景、框景、障景等空间构景手法。  相似文献   

18.
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探讨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水资源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综合分析,针对当前水景设计中存在的科学性严重滞后,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设计中仍延用明代提出的三分水七分园的比例格局,对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现状,探讨了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基础及其二重系统属性,分别构建了水景景观规划系统模型、水景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和水景水量制约模型,为园林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