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一、农业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理念自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在日内瓦举行的"环境领域内国际合作全欧高级会议提出以来,与其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不断的深入。农业领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部门,清洁生产的研究实践一直不曾中断,尤其是1995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清洁生产及产品科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移》的报告中,将农业作为未来采用清洁技术的优先产业正式提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蜕壳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中放置网箱养殖中华绒螯蟹;温度记录仪探头入水深度为20 cm,且每周清理一次,每次记录时间间隔为20 min,每天至少早晚各查看一次。每口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500只,以水花生为隐蔽物,保持生长环境尽量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幼蟹蜕壳11次长成蟹种,平均成活率为28.43%±4.61%,平均水温为(24.4±0.05)℃,总有效积温为(3 040.4±244.16)℃·d,且随着中华绒螯蟹蜕壳,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指数函数y=40.942e0.2655x(R2=0.9904),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多项式y=33.336x~2-115.05x+196.14(R2=0.997 8);特定生长率随有效积温的变化曲线最接近幂指数增长关系y=20.926e-0.005x(R2=0.933 3);累计有效积温对壳长、壳宽、体高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壳长、壳宽、体高随累计有效积温的增长均呈幂指数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通过转换农用地类型实现研究区重金属超标农用地的安全利用。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农用地重金属元素Cd、Pb、Cu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依据农用地安全利用标准,采用地类转换的方式调整超标程度严重的农用地类型。结果表明:(1)地类转换对研究区重金属超标农用地安全利用影响显著。从相对污染程度变化情况来看,所有点位相对污染程度均降低。绝大部分点位污染等级降低一到三级不等,个别点位虽单因子污染指数减小,但污染等级没有发生变化。(2)从地类转换后的结果来看,有些地类转换调整之后虽然相对污染等级降低,但污染指数仍大于3;另一种情况是经过地类转换,污染指数有所降低,但污染等级并未发生改变。(3)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中部城镇建成区附近,城镇周边分散有个别地块,地类转换之后,超标程度较重区域向集中分布区域中心缩减,城镇周边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陈军伟  范炜 《绿色大世界》2012,(5):86-88,90
指出了风景园林设计的图像性被滥用将导致设计成为“布景术”,应强调风景园林的建构品质。通过建造、结构、构造节点细部的艺术化处理分析了人文意义,提出了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不应通过可复制的符号和图像传达,而应产生于现场体验的知觉感受中。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科学指导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该文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在原有居民点的分布基础上,以一定的自然、区位等内部驱动因子为背景,受社会经济等外部驱动因子的综合影响而发生。可以认为农村居民点变化是一个由其自然资源条件、区位可达性及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综合影响下的区位择优过程。应依据不同区域驱动因子的不同发展态势,探寻不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加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平谷区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广辉  张凤荣  张晋科  张琳  陈军伟 《土壤》2007,39(3):408-414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研究区域,讨论了不同地貌区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流向,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整个研究区以及各地貌区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虽然各地貌区耕地数量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但总体上均表现出强度大、比率高等特点;②整个研究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流向是园地,其次是建设用地;③对整个研究区以及各个地貌区两个层次上驱动机制的数理分析表明,不同区域耕地数量的变化是由不同的驱动因素导致的,但总体而言,其转化都是由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共同引起的,其中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更大;④不论在何种地貌区域,耕地资源禀赋,即耕地本身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是一个驱动因子,说明耕地的转化程度不随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加大对优质耕地以及重点区域耕地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中华绒螯蟹育种群体与野生群体后代的生长发育,在生态池塘中放置网箱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养殖实验,按照亲本来源和规格不同设置3个处理,处理A:育种群体后代,母本质量为(150.39±5.82)g,父本质量为(300.23±9.61)g;处理B、C:野生群体后代,母本质量分别为(150.47±6.28)g和(250.33±8.68)g,父本质量均为(300.56±10.27)g。每个处理设4个平行,每个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500只,以水花生为隐蔽物,从大眼幼体开始养殖,保持生长环境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处理A、B和C的体质量分别增长1273.00、1258.17和1363.95倍。长成蟹种后综合指标最佳的是处理C,处理C的体质量、壳长和壳宽显著优于A和B(P0.05)。处理A平均成活率最高,分别较B和C高1.40%和3.00%。综合研究表明:大规格野生母本后代生长性状优于小规格野生母本后代与小规格育种母本后代,存在母本效应。育种群体较野生群体更能适应池塘水体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景观中最具有灵性的景观要素,以紫欣园居住区的水景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小区水景观的设计和水管理系统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地景观中水景规划设计模式和可行性。笔者认为不仅要设计出视觉美好,意境深蕴的水景观,而且必须处理好水的自净、自循环再利用问题,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为了组织和管理景观水源,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二者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水景发挥其生态功能,才能使水景与城市文化环境协调共存。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2002年空间基尼系数为0.325,下同)和园地(0.276)分布最不均衡(过于集中),耕地(0.258)和未利用地(0.234)次之,林地(0.18)分布相对均衡(比较分散);在时间尺度上,园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均衡程度有所减弱,而耕地、林地却有增加。这说明北京山区各区县5种主要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该结论可为山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