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雷州桉树人工林下土壤磷肥活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对其在玄武岩母质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上,施活化剂处理磷肥均能显著地提高桉树生长量,其中经有机2号活化剂处理后的磷矿粉增加生长量最大,有机活化剂的最适使用农度为5%,(2)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Fe,Mn,与P素有效性关系密切,且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Mn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Si有利于土壤中P的释放;适量的Ca也有利提高P的活性;(3)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P的释放,还可控释水溶性P,使土壤供磷性能平衡;(4)在玄武岩砖红壤-桉树体系中,活化剂对P的促释和控释机理在于通过对土壤Fe,Mn,Al含量的调节而实现对P的活化。  相似文献   

2.
桉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良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在广泛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桉树不同连栽代次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连栽桉树人工林与其它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桉树连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特别是表层有机质,且会造成土壤氮、磷、钾含量下降,土壤表层钾含量和中下层全氮含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保持自肥+科学施肥+施用菌肥,改变耕作制度,发展复合经营,优化林分结构,降低养分移出强度,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改良土壤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3.
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野外试验采取网袋法,系统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作下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旨在为维护桉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以及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60 d后均比桉树+象草林低,比桉树+山毛豆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低。不同间作模式下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均先固持后释放;P含量变化不同,K、Ca、Mg含量均下降。桉树纯林土壤有机质降低34.8%,而桉树+象草林、桉树+山毛豆林土壤有分别增加147.3%和15.5%;3种林分土壤氮含量分别增加44.6%和2.9%,49.3%和12.8%,466.9%和68.9%。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出桉树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释放动态以及土壤养分关系明显,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分解速率与土壤养分关系紧密,尤其是与土壤总磷含量。土壤总氮、有效氮、总磷和总钾对桉树凋落物叶氮含量和总磷养分释放影响较大,桉树人工林凋落物枝分解中,土壤有机质、总氮、有效磷与凋落物枝氮含量、总磷含量关系密切。间作桉树林促进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种不同间作桉树人工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均呈现快-慢-稍快模式,N元素质量分数属于富集-释放模式,P元素先下降后上升,除桉树+山毛豆枝凋落物外,属于释放-富集模式;K、Ca、Mg的质量分数随着分解过程一直下降,属于淋溶-释放模式,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各养分元素释放速率是MgCaKNP,凋落物枝养分释放速率是MgKCaNP;桉树+象草人工林凋落物叶和枝均是MgKCaNP;桉树+山毛豆人工林凋落物叶是MgKCaNP,凋落物枝则是KMgCaPN,凋落物叶和枝中养分含量的释放尤其受土壤总氮和速效磷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地土壤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雷州半岛两种主要类型砖红壤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桉树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低地力的土壤中种植桉树时,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有机质有所提高,而玄武岩砖红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林木生长量相关性为极显著水平,与施肥量的相关性较低,未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有机肥数量的增加,有机质呈上升趋势。施用滤泥1.5~2.5 kg.株-1时,土壤有机质比单施无机肥提高0.02%~0.21%,比不施肥提高0.07%~0.26%。经施肥后5a测定,施有机肥处理容重比施无机肥的降低0.01%~0.22%,总孔隙度比施无机肥的提高0.1%~7.1%,说明施用有机肥改良砖红壤物理特性。因此,两种类型砖红壤中有机肥施用对桉树土壤肥力具有极显著培肥效应。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物菌肥对葡萄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施用不同生物菌肥对砂质土壤上葡萄生长的影响可知葡萄园施用生物菌肥不仅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且具有调节土壤p H值的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植株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用相应活化剂处理水溶性P并配成沙田柚专用肥.进一步对其在广东梅县沙田柚产区施用的效果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沙田柚产区施用含活化P肥的专用肥,能有效改善柚树各生育期的P营养,从而能显著提高柚果产量和品质。(2)在梅县砂页岩赤红壤条件下,土壤中的Fe、Mn与P素有效性关系密切;Si可促进土壤中P的释放.适量的Ca可增加P的活性。(3)供试活化剂可控释水溶性P的释放、使土壤供P性能平稳。(4)在砂页岩赤红壤-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P的控释机理与不同地带性和不同母质的玄武岩砖红壤一样.是通过对土壤Fe、Mn、Al含量的调节而实现对P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用沼肥对桉树幼林生长量、材积量和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现最好为处理5,其桉树胸径、树高、材积量分别为10.94 cm、13.12 m、0.059 m3,分别比处理2增长11.7%、1.71%、18.0%,胸径、材积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沼肥与复合肥混施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在桉树生长前期,追肥每次每株施用沼肥5 kg+复合肥250 g为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不同复混肥料对桉树生长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区内桉树幼林前3年施用复混肥料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复混肥料对桉树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合理施用复混肥料能提高桉树生长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肥料生产中不同的造粒方式,对桉树(Eucalyptus SPP.)生长吸收利用肥料的效率差异显著。在有效养分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对桉树生长的影响较大。含微量元素、镧系元素(稀土)、植物酶活性剂等植物的活性肥与桉树专用肥同时施用,可提高桉树对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徐大平  张宁南 《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179-187,201
在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持续性经营的思想,促进人工林产业生态化。从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对区域水分平衡影响的研究,桉树人工林的养分研究,桉树人工林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的基本结论:(1)桉树人工林耗水量由气候条件、立地状况和树木生长特性共同决定。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可以提高桉树人工林在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2)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普遍存在地力衰退的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机耕全垦导致土壤和养分流失十分严重;全树(含凋落物)利用导致养分循环不畅;不合理施肥导致元素之间的供给不平衡。早期种植的桉属树种凋落物少、热带土壤本身的脆弱性和降雨量集中也促成了地力衰退的发生。目前由于整地措施的改进、施肥量增大和元素间搭配更加合理、树种的改良和在桉树人工林内采集燃料的减少,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已经得到根本性的逆转。(3)部分学者在实验室高度浓缩的情况下,发现桉树同其它植物一样,有化感物质的存在。但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而广东雨量丰富,桉树能同绝大部分林下植物共生。只要合理地经营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会产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In silvopasture system, the coexistence of eucalyptus seedlings with other species may result in growth reduction, especially during eucalyptus early development.Therefore, studies elucidating how forage species affect the eucalyptus growth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ir rational management aiming to obtain the maximum gain of the system.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densities of Urochloa brizantha cv.Marandu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ucalyptus urograndis.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 L pots, in an open and semi-controlled area, during 90 days after planting of eucalyptus.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ith four replications was used, in a 6 9 7 factorial system, meaning six evaluation periods and seven densities of U. brizantha: 0(control), 22, 33, 44, 67, 89 and111 plants m-2. Fortnightly, eucalyptus height, stem diameter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Fv/Fm) were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net assimil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eucalyptus plants were determined, in addition to the dry matter of eucalyptus(leaves and stem) and U. brizantha (leaves). In coexistence with 111 plants m-2, eucalyptus had reduction of 63.9% on total dry matter and 72.7% on leaf area,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From the density of22 plants m-2, U. brizantha negatively interfere significantly the growth of E. urograndis. Up to 8 plants m-2 there are no reductions greater than 5% in eucalyptus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相似文献   

12.
银水牛果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水牛果果实和嫩茎叶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银水牛果果实总黄酮含量高达4.02mg/g,维生素C含量208.20mg/100g,并且富含钾、钙、镁、锌等元素;含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总量达8.20%。嫩茎叶粗蛋白含量达16.34%,大于粗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指标(15%);粗纤维含量6.34%,远远低于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指标(18%);无氮浸出物高达58.77%,钙磷比5.64。因此,银水牛果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景洪橡胶分公司2005年橡胶树和胶园土壤营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景洪橡胶分公司橡胶树叶片和胶园土壤的营养分析结果:橡胶叶片N、P、K、Ca、Mg含量均值和各元素之间比值均在正常指标范围;土壤样品总体表现速效P明显偏低,而速效K大幅度增高。与1998年资料相比,2005年资料表明胶园橡胶叶和土壤营养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仍表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土壤有机质和全N有明显下降趋势,虽然叶样表现的各营养元素缺素症数量比1998年低,但从叶样的分布可以看出仍有1 918.9hm2(占全部胶树的16.9%)胶树叶片缺N;3744.2hm2(占32.9%)胶树缺P;1 544.5hm2(占13.6%)胶树缺K;140.4hm2(占1.2%)胶树缺Ca。需要在营养诊断基础上对症施肥、配方施肥,进一步提高胶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桉树新造林地穴面采用地膜覆盖,探讨白色、黑色地膜覆盖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幼林地径、树高、生物量、叶面积、根系长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穴面地膜覆盖对桉树幼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白色地膜覆盖造林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幼林地径、树高、生物量、叶面积、根系长度等指标比无覆盖造林分别提高5%,15%、12%、21%、32%、185%;黑色地膜覆盖造林比无覆盖造林分别提高4.4%,13%、8%、12%、20%、157%。桉树新造林地建议采用白色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新造油茶林营养的及时补充,促进树体生长,对油茶新造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施肥处理的抽新梢率和平均新梢数分别为83.3%和3.8,分别比对照高31.6%和47.0%;施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5.43 mg/g和39.98 mg/g;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同,其中‘湘林67’的施肥生长效果最好;施肥有利于促进容器苗新梢的生长,增加新梢叶片叶绿素及内含物的含量,但对裸根苗造林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份毛竹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体的营养元素含量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种类和品质 ,了解植物体营养元素含量对掌握该植物营养状况 ,从而科学合理的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姜培坤等 ,2 0 0 0 )。毛竹 (Phyllostachyspubescens)分布广、用途多 ,且具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有关毛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 (肖立平 ,2 0 0 2 ;卢义山等 ,2 0 0 1 ;张艳璇等 ,2 0 0 1 ;徐秋芳等 ,2 0 0 0 ) ,而对营养规律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对浙江省北部毛竹进行采样分析 ,探讨不同年份毛竹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阐述毛竹营养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1 材…  相似文献   

17.
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科学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多年对桉树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树龄林分人工控制施肥量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基肥施用效果明显,其肥效可持续5a以上,但其肥效随树龄增长而下降。基肥每株施有机肥2.5kg,配施N15g、P30g、K15~30g和适量B、Cu、Zn微量元素为宜;(2)追肥效应因树龄而异,2年生大于3年生大于1年生,施肥以每株N30~90g、P和K各15~30g为宜;(3)植桉后土壤有机质大部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全N、全P、速效N变化不大,全K、速效P、速效K、B、Zn、Cu含量明显下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科学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外生菌根能显著提高马尾松幼苗对N、P、K的吸收.随胁迫加剧,菌根化苗N、P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其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l的苗对N、P吸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56.65%和44.32%;接种彩色豆马勃和褐环乳牛肝菌1的马尾松苗的K含量随胁迫的加剧先增后降,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221.99%和200.00%.N和K主要分布在叶中,而P在根、茎、叶中分布较均匀,菌根的形成有利于马尾松幼苗N、K的上行运输.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对提高马尾松苗N、P、K的吸收和含量效果最好,同时也促进了马毛松幼苗生长和抗旱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 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共 12种处理 ,3种水分水平 (W1 ,淹水 ;W2 、W3,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75 %和 2 5 % ) ,每种水分下设 4种盐分处理 (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 0、0 15 %、0 3%和 0 4 5 % ) ,处理时间为 130d。结果表明 :土壤盐分胁迫下落羽杉幼苗的生长及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落羽杉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在淹水条件下 ,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 ,落羽杉幼苗根、茎、叶中全N、全P、全Na,以及叶片中的全Ca、全Fe的含量均随着升高 ,而根、茎中的全Fe、全Ca、全Mg含量差异较小。在W2 水分条件下 ,各种盐分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根、茎、叶中全N、全Na、全Ca和全Fe含量 ,茎和叶中全P、全K和全Mg含量 ,而根系中的全P、全K和全Mg含量在盐分浓度较高时有所下降。在W3水分条件下 ,各种土壤盐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叶片全N、全P和全K含量 ,茎和叶中全Mg和全Ca含量 ,以及根、茎、叶中全Na含量 ,而茎和根中全N、全P和全K含量 ,根、茎和叶中全Fe含量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渗透剂对桉木浸渍性能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类渗透剂S4对桉木浸渍性能改善程度最高,渗透剂用量为0.4%时,可以使木片的吸液量和Na OH吸收率分别比对照样提高7.34%和9.97%。渗透剂对桉木化学机械浆的性能影响如下:浸渍段添加0.4%渗透剂S4,制取加拿大游离度(CSF)为300 m L的纸浆,可以使磨浆电耗降低10%以上,浆中的细小组分减少9个百分点以上,纤维束减少46%;纸浆的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及撕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分别提高11.4%、14.3%和15.6%,但对纸浆的白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