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基质和肥量配比对番茄幼苗及前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基质和肥量配比对番茄幼苗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棉籽壳能代替泥炭基质作为番茄基质育苗,施用半量的底肥比全生的底肥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负水头灌溉装置,设置了10、30、50和70 hPa不同供水吸力,研究其对温室盆栽番茄蒸腾量、鲜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水头盆栽装置实现了对基质含水量的精确控制,10、30、50和70 hPa吸力处理下盆栽基质含水量分别稳定在88%、76%、63%和57%。在试验不同时期,盆栽番茄的日蒸腾量受基质含水量影响的表现不同;盆栽番茄的累积日蒸腾量最终表现为:10 hPa处理>30 hPa处理>70 hPa处理>50 hPa处理。基质水分处理引起盆栽番茄物质积累的差异非常显著,30 hPa吸力下的鲜物质积累量最大,10和50 hPa的次之,70 hPa的最小。基质水分处理对盆栽番茄的产量、总蒸腾耗水量和作物水分生产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在30 hPa供水吸力下的产量、鲜物质积累量最高,该供水吸力最有利于盆栽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鲁青思瑞特"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质中发酵双孢菇渣的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3(草炭∶蛭石∶珍珠岩∶菇渣发酵物=1∶1∶1∶3)和配方4(草炭∶蛭石∶珍珠岩∶菇渣发酵物=1∶1∶1∶4)效果最好,2个处理的番茄幼苗在株高、茎粗、地上、根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中青番茄专用育苗基质(CK)。  相似文献   

4.
蚯蚓粪复合基质氮素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蚯蚓粪复合基质中尿素添加量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复合基质处理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基质。蚯蚓粪复合基质中尿素添加量为0.5kg·m-3时苗前期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和苗中期幼苗株高、开展度、茎粗最大;尿素添加量为1.0kg·m-3时苗前期及中期幼苗的叶绿素和成苗期的茎粗、叶片数最大;尿素添加量为2.0kg·m-3时苗前期及中期幼苗叶片数和苗前期、成苗期的开展度以及成苗期的株高最大。苗中期尿素添加量为0.5kg·m-3时根长最长,尿素添加量为2.0kg·m-3时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最大。可见在番茄育苗中蚯蚓粪复合基质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基质,苗前期及中期尿素添加量以0.5kg·m-3效果好,添加高量尿素(2.0kg·m-3)在成苗期的促苗效果逐步显现,尿素添加量以0.5kg·m-3最有利于形成壮苗。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幼苗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沼渣复配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沼渣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番茄育苗中,添加适量的沼渣,可以有效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T4处理壮苗指数为0.30,其番茄幼苗根系活力是T3处理的2.12倍,在该处理下番茄幼苗长势较好。当沼渣施用量超过50%时,可能造成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物增多,渗透调节能力减弱,抑制番茄幼苗的生长。纯沼渣不适宜作为番茄育苗基质。通过相似度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当沼渣和园土复配比例为1∶3(v∶v)时育苗效果较好,是一种优于园土育苗,接近草炭育苗基质的育苗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土壤和基质栽培方式下,通过控制每株每天灌水量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下,研究水分胁迫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强,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单果重都逐渐下降;水分胁迫提高了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等含量,并明显提高了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0、20、40、60、80、100mg/株)的哈茨木霉菌剂进行番茄育苗试验,比较分析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添加量为20~60 mg/株时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20 mg/株用量处理的番茄幼苗生长指标最优,其茎粗、地下部鲜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7%、48.53%、33.26%、42.12%。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苗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20mg/株最有利于番茄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灌水量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在我国获得了较大面积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灌水量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关键技术,现主要是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灌水,没有量化的灌水指标。由此笔者就灌水量对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温室进行,供试品种为卡鲁索。1.2 种植方法 采用槽培方式,栽培基质为炉渣、  相似文献   

9.
灌溉量对限根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灌溉量对番茄品质的调控效果,利用限根槽培无土栽培系统,对不同灌溉量(2.0、1.6、1.2、0.8、0.4 L · d-1)下番茄的生长、叶片光合参数、产量、品质及代谢相关酶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溉量显著抑制了番茄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蒸腾速率,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也均显著降低;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VC 含量及糖酸比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加。灌溉量的减少降低了番茄果实中蔗糖合成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蔗糖的含量。利用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番茄在限根栽培下的最佳日灌溉量为0.8 L。  相似文献   

10.
李建勇  耿忠义  吴新涛 《蔬菜》2013,(12):63-65
以番茄为材料测试有机基质重复利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新配基质和使用1茬、2茬的基质的体积质量、总孔隙度、EC值、pH均在适宜范围;3种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甲醛处理后,番茄在各基质均生长良好;说明栽培1~2茬番茄的有机基质可以重复利用。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可用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和0.2%霉净(苦参碱)水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利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2%武夷菌素水剂等农用抗生素药剂可以防治番茄叶霉病,符合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番茄栽培基质中菊芋发酵秸秆的适宜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菊芋发酵秸秆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并筛选适宜的复配基质配比,开展了番茄基质栽培中适宜配比的研究。选取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的基质为对照,设置发酵后菊芋秸秆的添加比例为10%、20%、30%、40%、50%等复合基质处理,测定复配基质的理化性状,研究其对番茄生长、品质、产量、抗病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随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的增多而降低,持水能力、通气孔隙、大小孔隙比随着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30%处理的番茄株高比对照增加8.22%;随着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的增大番茄叶片P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10%、20%、30%和40%处理比对照处理高21.53%、17.72%、14.77%和14.20%。对照处理番茄病情指数(70.00)高于其他处理(35.72~51.98)。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随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的增大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20%~30%处理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以对照最高,糖酸比以3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10.39%。各处理单株总产量,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20%和10%的处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14.50%和12.50%。试验表明,适宜番茄基质栽培菊芋发酵秸秆的添加量为20%~30%。  相似文献   

12.
几种复合基质栽培黄瓜和番茄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菇渣、炉渣、草炭、刨渣、蛭石等原料复配的4种复合基质,进行黄瓜与番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复合基质在栽培黄瓜与番茄时的效果不同:复合基质1最不适合于栽培黄瓜,但最适合于栽培番茄,相反复合基质4最适合于栽培黄瓜,但不适合于栽培番茄。这可能与黄瓜和番茄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结合水分吸收模型计算番茄植株每日需水量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水量(CK,经验型灌水量;W1,模型计算灌水量;W2,低于模型计算15%灌水量;W3,低于模型计算25%灌水量)对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果实横径、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质量等随灌水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对照的单株产量最高,为4.66kg,分别比W1、W2和W3处理增产4.3%、23.3%和47.9%,但与W1处理差异不显著;适宜降低灌水量可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及VC含量,果实品质提高,其中W3处理最优,W1处理次之;W1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51.76kg·m-3,分别比对照、W2和W3处理高出10.3%、0.6%和5.9%。在本试验条件下,W1处理在保证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该复合模型适合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水分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棚栽培的番茄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70%施氮量即240 kg/hm~2施氮量的番茄产量、单株番茄个数、单株番茄总质量最高;氮肥贡献率最高,对应的氮肥地力贡献率最低;农学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对大棚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麦秸灰等废弃物为栽培基质,混合有机肥进行有机土壤栽培,结果表明,不同有机基质栽培可促进大棚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当基质中大粪干含量超过35%或玉米秸、麦秸超过75%时,番茄生长与产量和对照差异不大。有机土壤栽培可明显提高番茄的总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但对番茄Vc、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  相似文献   

16.
以蚯蚓粪和蛭石以2∶1(V∶V)比例混合基质为原料,探讨不同氮素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穴盘育苗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番茄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根体积、干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形,0.8 kg/m3和1.2 kg/m3处理的各项指标都高于其它处理.除叶绿素含量外,0.8 kg/m3和1.2 kg/m3处理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从减少成本、培育壮苗的角度考虑,最佳施氮量为0.8 kg/m.  相似文献   

17.
灌水量对大棚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生产中灌水量尚未明确的问题,以番茄主栽品种"金冠一号"为试材,根据番茄作物所需水和各地生产中灌水经验,以及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研究了不同667m2灌水量(60、90、120、150、180m3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为120m3的番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最高;667m2灌水量为90m3的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和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因此,120、90m3可分别作为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高产量、高品质的灌水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等农产废弃物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植株同化产物积累增加,番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呼吸速率均显著提高。有机基质栽培Fv/Fm、ΦPSⅡ、qP显著升高,P-H++ATPase、P-Ca2+-ATPase、V-H+-ATPase、V-Ca2+-ATPase活性提高。有机基质栽培番茄通过提高根系质膜和液泡膜ATPase活性、增加番茄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提高Fv/Fm、ΦPSⅡ、qP,提高光化学效率,增强营养吸收,从而促进番茄生长和同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樱桃番茄‘千禧’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采收后分别于贮藏0、5、10、15 d时测定两种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的感官指标(腐烂度、软硬度、光泽与色泽、萼片新鲜度)和质量指标(失重率、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分析两种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质栽培樱桃番茄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均高于土壤栽培的,如基质栽培樱桃番茄在贮藏10 d时维生素C含量较土壤栽培的高76.56%;基质栽培条件下樱桃番茄在贮藏过程中腐烂度和失重率较普通栽培樱桃番茄低,其它感官指标亦优于普通栽培条件下的樱桃番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作基质是无土栽培主要方向之一,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基质中有机材料的养分含量很难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栽培中需追施一定量的化肥。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化肥追施量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表1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总孔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