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矮生菜豆熟性早,耐寒性强,不需搭架,采收期集中,早熟栽培效益好。目前,丽水地区菜豆种植类型主要以蔓生为主,矮生类型相对较少,为了丰富菜豆品种的多样性,提早菜豆上市期,满足早春菜豆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好地发掘矮生菜豆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矮生菜豆品种浙芸2号为对照,与引进的18个矮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盛达81-6地豆和81-8菜豆均表现出产量高、商品荚性状好的特性。本研究为今后浙西南地区矮生菜豆引种、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新复级差法和Finlay-Wilkinson模型、Francis-Kannenberg模型对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凉山州菜豆多点试验的6个品种在6个试验场点的数据资料进行产量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芸选108-7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芸选23-5属于较高产、不稳定性品种,南芸3号、奶花菜豆属于较低产、稳定性品种,高芸1号、芸杂05-2-81属于低产、不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铬对2个菜豆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处理组Ⅲ(15 mg/kg),Ⅳ(25 mg/kg)的外源铬对2个菜豆品种幼苗的株高、叶面积、主根长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特选97-5菜豆比四通2号菜豆对铬敏感.  相似文献   

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黄瓜、菜豆和番茄各5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最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其次为番茄、黄瓜.用上述作物饲养,该虫的全生育历期依次为23.162、24.184和25.084 d;初孵幼虫到蛹态的存活率依次为84.57、83.21和82.60;蛹重依次为0.429 5、0.404 5和0.402 9 mg.供试品种中,黄瓜品种夏丰1号,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及番茄品种L-42较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黄瓜品种西农58号,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较不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单位叶面积取食点数、虫道数等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和田间就美洲斑潜蝇对3种作物15个品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其中对黄瓜品种夏丰1号,番茄品种L-402和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选择性较强,对黄瓜品种西农58,番茄品种毛粉802和茸粉的多毛株型以及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选择性较弱;对不同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亦显著,在苗期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除多毛株型外)>黄瓜>番茄多毛株型,在成株期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黄瓜>番茄。  相似文献   

6.
菜豆毒性分析及毒性预测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细胞水平分析不同品种菜豆对小鼠细胞的毒性,建立菜豆毒性预测模型,为菜豆低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已测定抗营养因子含量的27个品种的菜豆,通过匀浆、离心、超滤浓缩制备菜豆浸提液。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利用MTS法分析菜豆浸提液对小鼠淋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合27个菜豆品种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以小鼠细胞生长影响率为依变量,抗营养因子含量为自变量,SPSS软件强行进入4个变量,得到多元回归方程,并经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到一元回归方程,从而建立菜豆毒性预测模型。以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验证菜豆毒性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选择高、中、低3个毒性等级共6个菜豆品种,采用经口灌胃的方式处理小鼠,以灌胃菜豆浸提液的小鼠为试验组,灌胃生理盐水的小鼠为阴性对照组,灌胃菜豆植物凝集素标准品的小鼠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死亡情况,统计一周内小鼠死亡率,解剖观察各组小鼠脏器改变,并取各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胃、小肠等器官组织制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MTS检测结果显示,27个菜豆品种的浸提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生长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影响率最低为13.77%,最高为85.23%,且不同菜豆品种浸提液对小鼠淋巴细胞影响率差异显著;此外,菜豆植物凝集素的含量是菜豆浸提液对小鼠淋巴细胞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抗营养因子含量测定结果,得到多元回归方程Y=-20.88+4.902X1+0.258X2-3.506X3+18.298X4,经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到一元回归方程Y=30.837+4.5X1,建立了菜豆毒性预测模型。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菜豆浸提液对小鼠一周内致死率与其对小鼠淋巴细胞生长影响率呈正相关,高温灭活后的致死试验表明菜豆鲜荚的主要致死成分为蛋白类物质。灌胃后的试验组小鼠在生理行为表现上与阳性对照组小鼠一致,均呈现行动迟缓、皮毛暗淡无光、眼微睁无神、食欲减退、轻微腹泻症状。解剖小鼠发现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脏发白或伴有淤血点,脾脏肿大、肠胃水肿、薄膜紧张、肾脏水肿。病理分析表明试验组小鼠与阳性对照组小鼠各脏器的组织细胞均有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局部水肿充血、炎性浸润以及部分细胞坏死,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说明,建立的菜豆毒性预测模型可用于菜豆毒性水平预测。【结论】建立了菜豆毒性预测模型,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为从大量样本中选育低毒菜豆品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矮生菜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地区种植的矮生菜豆品种单一化,且时间长,为此我们引进了5个新型矮生菜豆品种进行品种试验,为包头地区无架菜豆筛选和种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索分光光度法测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植物凝集素活性的最佳测定条件,分析了56个菜豆品种的植物凝集素活性。结果表明,红细胞悬液浓度2×108个/m L,凝血10 min后测定OD416 nm,为菜豆植物凝集素的最佳测定条件。在该条件下,分析了56个菜豆品种中的植物凝集素活性浓度,旨在为分析菜豆植物凝集素的毒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软荚菜豆花叶病的病情分级标准和抗性评价标准。对昆明地区生产上主要应用的13个软荚菜豆品种对花叶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为:在13个品种中有2个高抗品种、4个中抗品种,其余品种为感、中感或高感品种。在13个品种中,电镜观察到其中11个品种叶片内含有线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0.
菜豆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及特异性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吉林省各科研院所近年审定和主栽的36份菜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可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重复性好的20个引物对36个菜豆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采用NTSYSpc2.10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引物共扩增出87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76条,多态性比率为87.36%,多态性较高。36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0.89之间。利用UPGMA法可将供试菜豆分为4大类,聚类结果显示,菜豆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与来源地的相关性较为紧密,20号菜豆与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引物840为20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100 bp处多出一条谱带;引物861为27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000 bp处有一条谱带缺失;引物846为31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在1 050 bp处有一条谱带缺失。3个引物针对20、27、31号品种的特异性标记可将3个品种快速从所有供试的36个菜豆品种中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