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定植株中全氮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以浓H_2SO_4和H_2O_2为消煮液,采用优化后的升温程序,用半微量凯氏法测定植株中全氮。[结果]通过对植株样品和标准植株样的测定及不确定度评定可知,测定数据可靠,结果准确合理。[结论]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盐酸标准溶液和试样测定重复性,为实验室准确快速测定植株中全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施肥机施肥性能检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施肥机实时施肥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皮带秤的施肥机施肥性能检测装置。[方法]该装置可以检测排肥口的实时流量,同时利用皮带秤的运行速度模拟施肥机的田间行驶速度,在室内实现施肥机单位面积实时施肥性能的检测。[结果]精度测量试验表明:检测装置能检测施肥机的动态施肥特性,其计量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76%,方差1.03%。应用检测装置对苏南地区应用广泛的外槽轮式施肥机的施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检测装置能有效测定排肥口流量和单位面积施肥量的动态特性。[结论]在满足施肥流量要求的前提下,减小槽轮开度和增加槽轮齿数有利于改善槽轮式施肥机的施肥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玉米通用表达载体,以期为利用转基因手段提高玉米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现有的pGreen0229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改造,构建含有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抗草胺膦筛选基因bar、可用于连接目的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PGM-35Sbar,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吉444玉米自交系。[结果]PGM-35Sbar玉米通用载体构建成功,转化玉米植株后,得到抗性植株14棵,经PCR检测其中有12棵为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为快速构建含有特定目的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玉米通用表达载体,以期为利用转基因手段提高玉米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现有的pGreen0229植物表达载体进行改造,构建含有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抗草胺膦筛选基因bar、可用于连接目的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PGM-35Sbar,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吉444玉米自交系。[结果]PGM-35Sbar玉米通用载体构建成功,转化玉米植株后,得到抗性植株14棵,经PCR检测其中有12棵为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为快速构建含有特定目的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蒙古扁桃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水浸提液对蒙古扁桃、白菜(Brassi apekinensi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讨蒙古扁桃群落结构简单和生苗少的原因。[方法]分别用清水、蒙古扁桃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和蒙古扁桃茎叶、根及整棵植株水浸提液滴浇培养皿中的蒙古扁桃、白菜、小麦种子,测定其发芽教。[结果]各种蒙古扁桃水浸提液对蒙古扁桃、白菜、小麦的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与其他水浸提液相比,蒙古扁桃整株水浸提液对蒙古扁桃、白菜和小麦种子发芽影响最大;各种蒙古扁桃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影响最大,对小麦种子发芽影响最小。经分析,浸提液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生物碱。[结论]蒙古扁桃浸提液中的多糖和生物碱是蒙古扁桃群落中种子萌发的制约物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施用钾肥对烤烟生长·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团棵期、现蕾期施用钾肥及叶面补施钾肥对烟草生育期、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烤烟适宜的生育期施用钾肥,研究对烤烟植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分别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各半追施钾肥较为适宜,再加施一定量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在烟草生育中、前期施入钾肥可以提高烟叶单产、品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团棵期、现蕾期施用钾肥及叶面补施钾肥对烟草生育期、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烤烟适宜的生育期施用钾肥,研究对烤烟植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分别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各半追施钾肥较为适宜,再加施一定量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在烟草生育中、前期施入钾肥可以提高烟叶单产、品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亚丽  洪达  刘凌  刘红攀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31-432,464
[目的]研究甲醇和抗坏血酸对蚕豆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用1.5%甲醇、10mmol/L抗坏血酸(ASA)和自来水(CK)喷洒蚕豆幼苗,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各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呼吸速率均增大。甲醇、ASA处理蚕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含量和PPO的活性均低于CK。甲醇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最小,ASA处理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和PPO活性最小。超氧阴离子的含量与测量时的温度及呼吸速率有关。甲醇处理花开前期出现了呼吸高峰,花开期呼吸速率有所下降但变化平缓,ASA处理蚕豆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低于CK。[结论]甲醇和ASA处理蚕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较小,保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PPO的活性,延缓了蚕豆衰老。  相似文献   

9.
熊亮  蒋子阳  卢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81-20382,20454
[目的]探讨重庆沿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忠县柑橘植株的根、干、叶、果实各个器官对有毒有害元素的迁移性。[方法]以哈姆林和忠县锦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这2种柑橘植株的根、干、叶、果实及相应的根系土壤样本,分别测定Cr、Pb、Ni、Cd、As、Hg等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特征。[结果]柑橘哈姆林和忠县锦橙表现出同样的特性,即柑橘植株不同器官中各种有毒有害元素的迁移性具有差异性,如柑橘根对Cd的迁移性较强,柑橘干对Pb的迁移性较强。柑橘植株同一器官因品种不同对各种有毒有害元素的迁移性强弱也具有差异性。如哈姆林根系相对忠县锦橙更易迁移Cd;而忠县锦橙干相对哈姆林更易迁移Cd。[结论]该研究为改进忠县柑橘品种质量、加强病虫害防治、扩大种植规模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西瓜团棵期至雄花始花期 西瓜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从上方看植株的投影为圆形,称为团棵期。西瓜团棵以后,节间开始伸长,叶面积逐渐扩大,植株从直立状态变为匍匐状态,并孕蕾开花。在雄花始花之前,为促进雌花的发育,在栽培技术上应以“促”为主,目的在于加快茎叶生长,尽快扩大叶面积,增加同化积累,为花器官的发育奠定物质基础。在此期间应及早追肥(以氮、磷为主),结合浇水、中耕,并注意病虫害防治,促进发棵。  相似文献   

11.
陈海霞  刘向红  梁宏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82-3383,347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烟台柴胡全草提取物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浓度0.1%磷酸),采用梯度洗脱方法,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7%和99.50%,RSD分别为1.34%和0.41%。烟台柴胡全草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3.00和102.68μg/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烟台柴胡全草中的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舒海燕  田保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6-14257
[目的]研究病菌对植物的侵染对于培育高抗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意义。[方法]将病菌稀释液注入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小瓶中,在不同时间监测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光系统Ⅱ的变化。[结果]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呼吸作用速度普遍增加,呼吸作用速度增高能够提供更多的ATP以供植物抗病的需要。植物在受到病菌侵染以后也需要比平时更多的同化产物。此时需要光合作用速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但是病菌侵染以后,光合作用普遍降低。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光系统Ⅱ的最大效率及通过光系统Ⅱ的光能所占光总量的比例普遍降低,光系统Ⅱ受到损伤,受到损伤的光合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植物抗病对同化产物需要量的增加与植物光合器官受损伤而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导致植物受侵染部位的坏死。[结论]病菌侵染拟南芥幼苗以后,光系统Ⅱ的最大效率及通过光系统Ⅱ的光能所占光总量的比例普遍降低,光系统Ⅱ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3.
杨树低温浸苗造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国华  谢守江  张广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20-3221,3228
[目的]进一步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方法]对杨苗进行整株浸水、水温贮藏、延长休眠等技术处理,以推迟杨树发芽,及时补栽冬春造林已死亡的植株。[结果]造林成活率达99.9%,高于一般春季造林成活率6个百分点。[结论]杨树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对进一步提高杨树造林数量及质量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锡林河湿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及温度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土壤呼吸的特征和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有助于理清碳循环过程,进而对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结果做出预测。[方法]监测了内蒙古锡林河湿地3个群落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同时对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结果]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呈指数变化。土壤呼吸强度与温度具有极高的相关性(R2=0.92),但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其相关性存在差异。锡林河湿地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强度存在巨大差异。生长季呼吸强度是非生长季呼吸强度的510倍。[结论]该研究证明湿地群落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存在,并且其特征与生长季存在相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张富存  江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48-11349,11378
[目的]通过在典型晴天和阴天利用LI-8100对拔节期大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研究UV-B辐射增强20%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人工增加和控制UV-B辐射的强度。[结果]UV-B辐射增强显著抑制大麦田的土壤呼吸。晴天时正常大麦田(B)的土壤平均呼吸速率比UV-B辐射增强20%处理的麦田(BU)高1.02μmol/(m2.s),在阴天无外源UV-B辐射强迫的情况下,B处理的土壤平均呼吸速率则比BU处理低0.71μmol/(m2.s)。晴天UV-B辐射增强导致大麦田土壤呼吸的Q10值减小,而阴天无UV-B辐射胁迫时土壤呼吸的Q10值增加,导致了土壤呼吸速率的不同变化。[结论]UV-B辐射增强会显著抑制大麦田的土壤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作物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铜胁迫对苋菜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用土培的方法,研究铜对苋菜幼苗气孔气体交换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铜在植物体的分布。[结果]0.5 mmol/kg铜处理对苋菜生长有利;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苋菜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补偿点升高;暗呼吸速率在0.5~2.0 mmol/kg下升高,在4.0 mmol/kg下降低;苋菜根系铜含量远高于叶片,且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叶片铜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苋菜种植和探讨铜对植物毒害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陶霞娟  孙敬爽  余海  孙长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21-11722
[目的]探讨不同N、P、K施肥比例对彩色针叶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从美国引进的‘金叶疏枝’欧洲刺柏为供试品种,栽培在珍珠岩+蛭石(3∶7)的基质中,采取喷施营养液的方式,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N、P、K施肥比例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株高、冠幅、地径、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都能够提高株高、地径、冠幅、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及根冠比,但各处理影响程度有差异,处理⑤在0.05水平上显著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株高、冠幅、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结论]合理的N、P、K施肥比例可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邢勇  张小冰  李砧  侯雅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48-9449,9516
[目的]研究La(NO3)3浸种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设9个不同La(NO3)3浓度处理(0、10、20、30、40、50、60、65、70mg/L),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种子活力测定、膜透性试验及呼吸速率测定。[结果]用10~70 mg/L的La(NO3)3浸种处理48 h后,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呼吸作用增强,质膜相对透性降低,其中在50~65 mg/L La(NO3)3浓度范围内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65 mg/L时,这些指标又呈下降趋势。[结论]50~65 mg/L的La(NO3)3溶液可明显提高高粱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遮阴环境对白簕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白簕幼苗为试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100%、39%、21%和6%)对白簕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白簕的株高、基径、叶片数、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相对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植物叶片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特性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光照太强(100%)或太弱(6%)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只有光照控制在自然光的21%左右时,植株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而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进行探讨。[方法]利用LICOR-8100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拔节期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分析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并建立关系模型。[结果]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5cm层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温度相关性更好,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低温时比高温时更为显著;按不同温度条件划分的5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温度较高时土壤呼吸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更显著。[结论]土壤呼吸速率的水热因子关系模型为R=0.180×Ts^0.878×Ta^0.088×θ^0.147(R^2=0.836,P〈0.0001),土壤呼吸温度敏感因子Q10和土壤温度、气温呈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