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6月初,杭州市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消瘦、呼吸困难和不同程度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断奶仔猪前后死亡约200头,约占该批仔猪的40%。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诊断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使用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等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全场采用加强隔离、消毒、淘汰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疫措施,一个月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某猪场在2013年7月20日至8月10日间30--40日龄的保育猪由过渡料转喂保育料时,2个单元、3个批次共1 000头断奶仔猪出现顽固性的腹泻。发病3 d后,病猪出现轻微脱水现象,仔猪消瘦,被毛变长,皮肤失去光泽,呈僵猪样;个别体型瘦小者病情加重,直至脱水死亡。统计发病率为91%,死亡率为6.8%。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该猪场断奶保育猪暴发持续性米糊状腹泻是由于40%预混料的变质所引起的保育猪腹泻。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治疗继发感染,补液补盐,特别是更换40%预混料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某猪场产房仔猪暴发腹泻疫情并造成未断乳白猪的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该场腹泻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上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河南省某猪场存栏1 000头左右母猪,自2013年5月开始暴发腹泻疫情,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均发生腹泻,尤其以未断乳仔猪最为严重,母猪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河南省驻马店市某猪场发生以断奶仔猪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特点的高致死性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病原学诊断结果,对该场猪群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确诊为蓝耳病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采取紧急接种疫苗、隔离淘汰病猪、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1998年 1 0月初 ,某研究所猪场 1 0多日龄的哺乳仔猪陆续发生一种以局部皮肤痂状湿疹样病变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经综合诊断为非典型猪瘟 ,随即采取大剂量猪瘟兔化组织苗紧急接种 ,很快控制了疫情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 发病情况发病的猪为 1 0多日龄未进行过猪瘟疫苗免疫的哺乳仔猪 ,一窝中发病头数不等 ,多以腹泻开始 ,继而出现局部皮肤点状或斑状出血至痂状湿疹样病变 ,体温 40℃左右。该场兽医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给予治疗未见好转。2 临床症状表现为病仔猪吃乳减少 ,精神沉郁 ,饮水量增加 ,个别腹泻 ,消瘦 ,体温 40℃左右 ,有的发…  相似文献   

6.
2018年10月8日,河北省某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严重腹泻症状,为了查明仔猪与母猪严重腹泻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为猪轮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经过治疗,两周后回访腹泻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新生仔猪没有再出现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某猪场饲养的334头仔猪在断奶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开始时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最后全身苍白而死,死亡29头。经检查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诊断怀疑为猪的圆环病毒感染。1 发病情况断奶仔猪先是腹泻,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最后消瘦衰竭而死。猪场的334头仔猪断奶后陆续发病,死亡29头,死亡率达到8.6%。据调查:该猪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母猪空怀时猪瘟和细小病毒苗免疫一次,产前黄白痢苗免疫两次,仔猪乳前免疫猪瘟一次,水肿苗和仔猪副伤寒苗按要求都进行了免疫。2 临床症状此病主要发生于哺乳期和育成期的仔猪,一般在断奶后2~3周开始发病。在哺乳期,母猪和仔猪都未见异常,断奶后陆续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  相似文献   

8.
某猪场在2018年6月20日至8月20日,30-40日龄断奶仔猪由教槽料转喂保育前期料时,3个单元、2个批次共876头断奶仔猪出现顽固性糊状腹泻。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初步判断该猪场断奶仔猪顽固性糊状腹泻是由于预混料变质所引起。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更换预混料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广西陆川县某猪场暴发断奶仔猪急性腹泻、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疫情,仔猪出现断奶后20天左右拉稀(25日龄断奶),体温升高,引起仔猪大批死亡,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济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诊断该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 1月 ,许昌市某猪场从郑州市购进一批 40~ 60日龄的仔猪 ,进场后不久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初诊为仔猪副伤寒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后 ,得以控制 ,以后又复发。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和猪接种试验 ,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 ,通过采取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控制了疫情。病程历时 1个多月 ,相继发病 1 1 7头 ,前后死亡仔猪49头 ,死亡率为 41 .9%。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批仔猪共购进 1 5 6头 ,于 1 999年 1 1月 8日从郑州运到猪场后第 3天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发病第 5~ 7天出现死亡高峰 ,第2 0~ 2 5天又出现第 …  相似文献   

11.
近期法库县大孤家子镇某个体养猪场的断奶仔猪出现腹泻,并且不间断地出现个别猪只死亡,用多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均无效,遂邀请笔者前往诊治。现将诊疗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该猪场共有35~45日龄小猪约200头,多数病猪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体温在40~42℃;部分小猪皮  相似文献   

12.
去冬今春旅顺三涧镇某猪场,发生了以严重腹泻、间歇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病才得以控制。1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该猪场有母猪40头,仔猪284头,1月26日仔猪陆续断奶。断奶后第3天发现个别仔猪食欲废绝和拒食,排水样稀便,有事呈喷水状,口服痢特灵,痢菌净后收效不大,之后其他窝仔猪也相继发病,排黄绿色、白色或灰色稀粪,有恶臭,病猪体温上升到40.8℃,严重者导致心理衰竭而死,发病率100%,死亡14头,死亡率5%,死亡猪全为体弱的仔猪。  相似文献   

13.
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21日,辽宁省义县某猪场(有近百头猪)从县内周边地区引进50头仔猪.刚到猪场时食欲正常.3d后有个别猪出现腹泻.5d后波及全群。猪群腹泻较为严重.并伴有咳嗽。其中,有3头病仔猪皮肤发红.发病后于次日死亡。经现场临床诊断和剖检发病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根据该次发病情况.现将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辽宁省辽阳市某猪场部分3~6周龄的仔猪断奶后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等症状,并陆续出现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该猪场发生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周后疫情得到控制。具体病例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5年3月5日,崇阳县某猪场仔猪出现呕吐并伴随腹泻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结合实验室抗原检测,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例猪副伤寒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兰溪市女埠街道下潘村养殖户吴某,从江苏省沭阳县某猪场引进一批断奶仔猪.1周后猪群出现体温升高、站立不稳、腹泻、体表皮肤充血、出血斑点等症状.经综合诊断分析,确诊为猪副伤寒.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5,(6)
2014年8月山东省莱芜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急性死亡为临床特征的疫情,病猪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猪瘟病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对健康猪群紧急免疫,调整猪场的猪瘟免疫程序,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成功控制了该场的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猪瘟继发副伤寒感染的临床病例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长沙市某猪场爆发一种突发高热、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诸溶血性链球菌病.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场有繁殖母猪200头,杂交生长诸460头,猪群均接种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疾(菌)苗.疫情发生前约2周,该场从创阳市葛家乡富霞村购入杂交仔猪144头,体重为28~45kg不等.入舍前,接种了猪瘟疫苗,与自繁生长话隔栋饲养.病猪主要是购入的杂交仔猪,病初,少部分猪只表现精神沉郁,1~3日内疫情很快蔓延,65%以上绪只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临床区应.体温升高到41℃~42.3℃,食欲减…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严重危害仔猪生长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以后至六月龄内的小猪。经过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该病的综合防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症状仔猪副伤寒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症状:高热40~41.5℃,精神不振,不食,腹痛下痢,拉黄绿色的恶臭稀便,病猪消瘦,耳部皮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以引起 2周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 ,但 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低 ,较大猪几乎不死亡。1 998年 9月 ,密山市某猪场 3 9~ 70日龄断奶仔猪发生因腹泻死亡的病例 ,通过尸体剖检、微生物学检验和猪接种实验 ,诊断为传染性胃肠炎 ,后采取紧急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该病持续 2 1天 ,共死亡 2 3头断奶仔猪 ,发病率 6 8.2 % ,死亡率 1 3 .6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该猪场实行规模化免疫程序。产前一个月妊娠母猪后海穴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