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网安徽凤阳县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方式方法,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修订完善供电所的绩效考核细则,进一步激发供电所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再上新台阶。1绩效考核思路(1)绩效考核遵循"统一管理、因地制宜、分级考核"原则,公司制定以定量考核为主的考核办法,各供电所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2)公司成立供电所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分管供电  相似文献   

2.
<正>在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工作监督考核不到位,影响供电所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指标的提升。如何细化供电所员工的监督和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了供电所管理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为实施供电所员工积分制管理考核模式,结合团队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首先由供电所长和全体供电所员工对供电所管辖台区编制出《台区工作量积分测算表》,并对供电所员工的工作标准、供电所员工绩效考核细则、考评办法在所内进行公示,通过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南京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高淳分公司通过构建乡镇供电所"TDTP"绩效管理模式,缓解供电所缺员矛盾,优化简化积分标准(库),体现"向承担重要责任、作出重要贡献员工倾斜"的绩效管理导向。1实施背景乡镇供电所绩效管理中存在四大弊端:(1)考评依据较为宽泛,一些具体事项或事件对员工具体承担工作量的反映较少,造成绩效打分主观性较强、区分度较小。(2)考核方式停留在"抓错式"考核,在员工心中造成"绩效考核就是扣分扣钱"的误解,容易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国网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塔集供电所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结合工作实际对供电所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进行整合,打破传统的薪酬分配机制,实行团队绩效考核,以基本工资和团体绩效工资相结合,体现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基础台账、优质服务、故障报修记录等痕迹资料,做细做实动态考核管理办法。通过绩效考核和二次分配使员工收入差值区间在300—800元,较好地发挥薪酬激励导向作用,逐渐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陕西省勉县供电分公司按照"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量化考核,激励员工自觉增强业务素质,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农电工队伍,有效地推进了农电工作健康、持续、协调发展。1主要做法1.1建章立制,确保考核有章可循严格按照《陕西省电力公司供电所农电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  相似文献   

6.
正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最前线阵地,是供电服务工作的最末端,供电所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供电企业"人民电业为人们"的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深化一线员工提升量化考核的精准度与实效性,强化全员绩效管理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强激励、硬约束、树导向、  相似文献   

7.
<正>供电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支撑战略目标。供电所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通过建设并应用卓有成效的绩效考核模式,促进供电所服务的高效运营。通过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为供电所的年度业绩目标,各供电所向每个岗位分解核心指标,即成为每个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通过绩效管理,公司实现目标层层分解和传递,落实为考核指标,将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统一,引导员工为实现战略目标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杜峰 《农村电工》2020,28(1):19-19
国网新疆和田供电公司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以优化供电所用工配置、盘活存量、激发员工队伍活力为目标,创新开展"按量取薪,指标兑现"激励机制,强化对标督导,完善绩效考核,提高了供电所员工工作积极性,供电所各项指标有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1供电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1.1考核内容面面俱到在制定供电所绩效考核细则时贪大求全,内容多达几十页。由于缺少有效的过程监督,没有时间对照细则逐条考核,执行上大打折扣。1.2考核细则过于片面供电所有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责和指标也不同,而片面的考核细则会造成对一些岗位考核的内容偏多,对另一些岗位考核的内容偏少,而且容易造成有些岗位长期受罚,有些岗位得分一直偏高。1.3考核缺乏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绩效管理是提高农电员工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不断适应精益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供电所要坚持从一线抓起,促进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目前供电所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和“台区经理制”实施以来,面对职能新定位、业务新调整、流程新变化的全新管理模式,乡镇供电所原有的绩效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状。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工作量化不到位,仍以传统的定性考核为主,没未能充分考虑定量考核;二是评价标准不合理,现有标准不能满足台区经理的工作要求;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人员避重就轻,有老好人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成效评价纳入绩效考核,突出"全能型"绩效激励。组织绩效层面,通过开展二级所际对标,将"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星级供电所评价等应用于供电所组织绩效,促进供电所管理提升。员工绩效层面,对单、双、多人作业的要求、协同机制和工作质量评价进行规范,通过台  相似文献   

12.
正为明确基层工作着力点,促进基层管理水平逐步提升,2015年肇庆供电局通过专题研究,重设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供电所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和管理机制,力促基层管理质量提升。肇庆供电局自开展供电所关键指标月度评价以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供电所员工工作热情和动力,促使各单位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狠抓供电所基础管理,但由于基层供电所的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流于形式,未对市局绩效合约进行有效承接,员工激励机制较为单一,其承接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正>1供电所实施积分制绩效考核的意义积分制是对供电所员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及行为规范进行量化积分的绩效管理方式。积分制绩效考核以"多劳多得、绩优多得、质量修正、强化激励"为原则,确保绩效分配的公平、公正,充分激发全员工作热情,积极营造"争先进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2积分制绩效考核的做法2.1规范积分项目和积分标准工作数量积分。依据标准分值、工作角色、工作难  相似文献   

14.
正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要求,在基于"按劳分配""争工分"理论基础上,持续优化供电所人力资源配置,健全绩效考核和薪酬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全员劳动效率。1实施供电所变革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对供电所的功能定位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为强化业绩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升农电精益化管理水平,国网江苏沭阳县供电公司于今年初成立农电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定考核细则,部署协调考核全面工作;坚持"N+1"考核原则,即由安全质量监察部、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等专业管理部门对供电所进行"条条"专业管理,农电公司对供电所进行"块块"综  相似文献   

16.
在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河南省林州市电业局切实做到了"五化",即建设标准统一规范化、作业组织管理专业化,工作流程完善便捷化、考核指标明细责任化、网络软件应用信息化,在优质服务、职工培训、信息化建设、员工绩效考核、标准化作业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国网四川南部县供电分公司大坪供电所,是山区供电所。在"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中,该所以员工队伍职业化、台区管理网格化、新型业务常态化为导向,以一岗多能、一次到位、营配合一、一体化平台为主线,紧扣星级供电所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山区供电所"全能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强内涵培育"全能"员工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员工的素质直接体现出供电所服务水平的高低。但该供电所员工队伍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为不断提高供电所的管理效能和优质服务水平,我始终要求全所员工以廉洁高效心态工作,通过强化管理水平和绩效考核等对标手段来提升管理。首先,所长树立榜样,当好带头人。供电所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取决于所长的综合管理水平,还取决于所长对工作的责任心。所长应从点滴做起,亲自监督考勤,做到"三不放过",即利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缺陷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绝不放过;完不成指标任务,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和考核绝不  相似文献   

19.
盂兵 《农电管理》2014,(5):63-63
<正>供电所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为提升供电所服务"含金量",我所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做到优质服务、快乐服务。以制度管人为基础,大力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按月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奖优罚劣,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供电所民主管理,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推行所务公开管理,为优质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供电所员工队伍需要进一步强化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复合型队伍,这样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新时期全能供电所基本工作要求。个人素养发展建设结合各个岗位自身发展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明确员工自身职责。对不同岗位考核细则要求进行分析,可以设立动态化绩效考核体系与综合评价机制,这样能够促使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当前加强复合型员工队伍建设对单位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确保员工自身专业能力能够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