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贵州省万寿菊种植区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并对其主要虫害的防治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明确了为害万寿菊的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蛞蝓、蚜虫、蓟马和斜纹夜蛾,根据其发生为害特点,采取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万寿菊害虫,促进万寿菊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万寿菊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虫害诱导抗性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取食和解毒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雄性不育K326为供试材料,观察斜纹夜蛾幼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诱导烟草、斜纹夜蛾诱导烟草、烟蚜...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摸清福建省永泰县黄甜竹产区害虫种类,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和蔓延,对永泰县黄甜竹经营区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和为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有为害黄甜竹的主要害虫有7目15科29种,其中基夜蛾、竹笋禾夜蛾、一字竹笋象、大竹笋象、小竹笋象等为害程度最高,并分析了黄甜竹虫害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气候湿润,适宜种植甘蓝,但受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在甘蓝整个生育期出现许多病害和虫害,这严重影响了甘蓝产量和品质。甘蓝小菜蛾是甘蓝种植区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害虫,其在部分区域有小规模暴发的趋势,目前已逐渐成为甘蓝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就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量对小菜蛾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性差异较大,其中10%多杀霉素悬浮剂每667 m2施用量25 g时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最佳,具有高效性、速杀性、持效期长,对甘蓝作物生长安全,适宜在重庆綦江地区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又名斜纹夜盗虫或莲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害虫,近20年来,我县偶有零星发生。2003年、2004年、2005年该虫在我县城市绿化带的三叶草坪中,连续暴发。其虫口密度之大,危害程度之重实属罕见。为更详细的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展开科学防治,笔者对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现总结如下,供今后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斜纹夜蛾发育历期与温度的数学关系、卵和幼虫田间自然存活率及田间逐日产卵量参数,研究建立了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的变维矩阵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预测南昌市郊区甘蓝田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是蔬菜的重要害虫,其非化学控制技术对蔬菜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为了解农业措施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在室内进行了低温、高温、淹水、土壤湿度、覆土等条件下小菜蛾蛹的羽化情况研究,探讨温度、湿度和覆土等逆境环境对小菜蛾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30℃的温度范围内,小菜蛾蛹的羽化率达73%以上,但34℃时羽化率下降到46.67%。小菜蛾蛹经4℃的低温处理后转入常温条件下,蛹的羽化率显著下降,且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羽化率越低;但随着转入常温时间的延长,羽化率可逐渐恢复。土壤含水量对小菜蛾蛹的羽化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为10%和20%时,羽化率分别为正常含水量(8%)的12.5%和6.2%,含水量超过30%时,6 d以内蛹不能羽化。淹水对小菜蛾蛹的羽化也有显著影响,淹水12 h后移入到正常盆土表面时,与不淹水对照相比蛹的羽化率下降25.0%;淹水24 h后羽化率下降50.0%,并且羽化时间推迟;而淹水超过36 h时,小菜蛾蛹不能羽化。覆土对小菜蛾蛹也有明显影响,覆土1 cm厚小菜蛾蛹的羽化推迟2 d,覆土1.5 cm以上小菜蛾蛹不能顺利羽化。研究结果显示,适时灌水或水旱轮作、田间土壤耕翻对蔬菜地小菜蛾蛹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SVM和区域生长结合算法的南方主要蔬菜害虫分类识别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该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区域生长结合算法,设计了对黄曲条跳甲、烟粉虱、小菜蛾、蓟马这四类蔬菜害虫进行分类识别的检测算法。该方案将识别过程融入到分割中,采用网格法进行区域生长种子点的选取,简化图像处理的步骤。该文每种蔬菜害虫训练样本图像为60幅,测试样本为40幅。试验展示,基于其形态、颜色特征,该算法可以将南方重大蔬菜害虫正确分割识别出来,对黄曲条跳甲、烟粉虱、小菜蛾、蓟马成功率为分别为96.4%、93.2%、95.4%、98.2%,算法达到了对多种害虫进行分类的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区域生长结合算法,设计了对黄曲条跳甲、烟粉虱、小菜蛾、蓟马这四类蔬菜害虫进行分类识别的检测算法。该方案将识别过程融入到分割中,采用网格法进行区域生长种子点的选取,简化图像处理的步骤。该文每种蔬菜害虫训练样本图像为60幅,测试样本为40幅。试验展示,基于其形态、颜色特征,该算法可以将南方重大蔬菜害虫正确分割识别出来,对黄曲条跳甲、烟粉虱、小菜蛾、蓟马成功率为分别为96.4%、93.2%、95.4%、98.2%,算法达到了对多种害虫进行分类的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害虫的物理防治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用量及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对害虫进行引诱并使其被频振杀虫灯的高压电网触杀,达到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从而有效减少了水稻上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对人畜安全,维护了生态平衡。垫江县植保土肥中心2003年在周加镇雨山村进行了频振式杀虫灯诱虫示范,共20盏灯,控制面积66.67hm2,从6月5日开灯,效果十分显著。1诱杀害虫种类多从6月5日开灯至6月25日止,诱杀害虫的种类经过分类检查,有6目20科35种;鳞翅目有夜蛾科(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毒蛾科(松…  相似文献   

11.
进入8月份,尤其过了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大葱开始旺盛生长,也进入了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时加强对大葱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大葱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锈病、紫斑病、灰霉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葱地种蝇、葱斑潜蝇、葱蓟马、甜菜夜蛾等。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植物提取液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本文建立了当归和蓖麻提取液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两种提取液亚致死剂量LC20和LC30对幸存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种提取物的两个亚致死剂量对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2~5龄幼虫历期、亲代和F1代甜菜夜蛾蛹历期和雌雄蛹重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归LC20和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产卵量分别下降21.4%和26.5%,而F1代分别下降45.4%和61.3%,蓖麻LC20和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产卵量分别下降23.5%和27.3%,而F1代产卵量分别下降52.7%和61.0%;蓖麻LC20和LC30处理不会显著影响亲代甜菜夜蛾化蛹率和羽化率,而当归LC30显著降低了其化蛹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当归LC20和LC30对F1代甜菜夜蛾化蛹率无显著影响,但LC30显著降低了其羽化率,蓖麻LC20和LC30显著降低了其羽化率且LC30显著降低了其化蛹率。这两种提取物的两个亚致死剂量作用后都干扰了甜菜夜蛾性比,当归LC30处理后亲代甜菜夜蛾雌雄性比为1∶0.5,蓖麻LC30处理后F1代甜菜夜蛾雌雄性比为1∶2.1。本文揭示了当归和蓖麻提取液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为植物提取液亚致死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缺失C端154个氨基酸编码区的vip3A基因(vip3T)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vip3T,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M15进行IPTG诱导表达,比较了完整的Vip3A蛋白和C端缺失的蛋白Vip3T的可溶性和杀虫活性。与Vip3A不同,融合蛋白Vip3T以不可溶的包含体形式存在,诱导表达的菌液中没有检测到可溶性Vip3T蛋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M15(pOTP)诱导表达的Vip3A蛋白对初孵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a)和甜菜夜蛾(S. exigua)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提纯的包含体无毒,但包含体的碱性裂解液却又恢复了对夜蛾科害虫的活性;M15(pQEvip3T)菌液、包含体及其碱性裂解液对这两种昆虫幼虫则完全无毒,说明在大肠杆菌中,Vip3A蛋白C端氨基酸可能对Vip3A蛋白的可溶性和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前提下,日本除了利用微生物、病毒和天敌昆虫防治植物病害外,最后又开发了一种利用微孢子虫防治植物病害的技术,作者从自然界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害虫天敌-微孢子虫,经试验对斜纹夜蛾的杀虫效果是病毒类生物杀虫剂的10倍左右。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的害虫,效果也很好,而且还证明该微孢子虫对水稻害虫,小茶蛾,菜青虫等都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一种严重的杂食性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为害巨大。基于此,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特点,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假蒟根石油醚提取物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物在日光灯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较为稳定。处理3 d后,0.50%的提取物溶液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效果基本没有变化;0.25%的溶液略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室外太阳光的照射下其稳定性欠佳。经2 d太阳光照射后,0.50%的提取物溶液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效果降低了一半左右,而0.25%溶液经过2 d后,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效果降低了近80%;在经过3 d照射后,2种溶液对斜纹夜蛾均完全失去了触杀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生命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了斜纹夜蛾第4代和第5代自然种群各虫态存活率、性比、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应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分析天敌等因子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第4代和第5代斜纹准夜蛾自然种群卵孵化率分别为88.34%和89.33%,蛹存活率分别为57.74%和61.48%,幼虫期存活率分别为0.78%和0.63%,成虫性比接近1:1,雌成虫产卵量平均1723粒和1477粒,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3.145和2.31。在各类作用因子中“蜘蛛”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控制作用最大,控制指数分别高达12.83%和9.06,其次是“疾病及自然死亡”等因子。  相似文献   

18.
湘莲是中国莲中栽培种之一,为湖南籽莲栽培品种之统称,可食用也可药用,是中国三大莲子(湖南湘莲、福建建宁建莲、浙江武义宣莲)之一。斜纹夜蛾是湘莲的主要虫害,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该危害性很大,减产甚至失收。湘莲为直接食用农产品,莲田内禁止使用高毒农药,湘潭县莲子生产基地对此虫主要采用绿色防治。  相似文献   

19.
在恒温(27±1)℃,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用3种人工饲料与寄主植物香葱连续饲养甜菜夜蛾3代。结果表明,配方Ⅰ和配方Ⅱ能为甜菜夜蛾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其饲养效果最好,甜菜夜蛾均能正常生长,其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期、蛹重、羽化率、产卵量等均接近或超过天然饲料。  相似文献   

20.
我国90%的玉米育种专家冬季都要在海南开展南繁工作,而南繁玉米容易遭受病虫害、草害、鼠害、气象灾害等,严重影响育种工作。介绍南繁玉米常发生的病害(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苗期根腐病、细菌性茎腐病、茎腐病、穗腐病、线虫病)、虫害(蚜虫、甜菜夜蛾、苜蓿夜蛾、玉米螟)、鼠害、各种药害、草害、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典型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