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农垦58S为基因供体转育的W6154S,Ks-9,N12S,N15S,N18S5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991~1993年在广州自然条件下观察了它们的育性变化,对温度诱导其有性转换规律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不育系,其温敏性越强不育系温敏期越长,同一不育系,日最低温温敏期最长,日均温其次,日最高温最短,2.不同不育系各温度因素对花粉育性的影响不同,有的以日最低温影响最  相似文献   

2.
改变传统的光敏核不育选育的技术策略,通过复交的新途径,育成起点温度低的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新光S0该材料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分蘖中等偏强,不育期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育性恢复较高。其育性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中、低温下受光周期控制,长日不育,短日可育,15h长日处理,23.1 ̄24.1℃时套袋自交结实率0.67%和1.30%。30.1℃高温处理可使花粉完全不育,与日照无关。新光S与农垦58S衍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13个新不育系为材料,采用在海南省三亚市、湖北省武汉市和贵州省贵阳市等3个地理生态区,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所获得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和温度、日照长度资料,用光温因素分级和育性量化模型等两种分析方法进行育性转换的生态条件鉴定。结果证明,有5个温敏类型不育系的转育温度在24℃以下,有2个光敏类型不育系在12.4h以上,具有较彻底的不育性;有1个光温互作型不育系无论在高温或低温下,转育日照长度均较短。它们均具有较高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质供体ZD8319,核供体SG01、JX03和PI004以及由它们产生的F#-1、BC#-1、BC#-2、BC#-3、BC#-4和BC#-5的花粉镜检和田间育性观察表明,质供体与核供体以及核供体之间在育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核供体SG01和JX03的遗传方式相似,SG01与ZD8319杂交,其F#-1自交结实率为0,JX03与ZD8319杂交,其F#-1代出现高度不育群体,植株很难自交结实,结实率仅为0.86粒/株。核供体PI004的F#-1不育度较低,部分节位上长出不育肉夹,部分节位上结实正常,自交结实率约为15粒/株。回交各世代的育性表现也不同。SG01和JX03的BC#-1、BC#-2、BC#-3、BC#-4和BC#-5的不育度与F#-1基本相似,通过回交很难提高其不育率;而PI004的各回交世代的不育度与F#-1相比,花粉不育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68%到9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G01和JX03的核不育基因是主基因,分别为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遗传,该组合后代的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而PI004的核不育基因具有数量性,是微效多基因 ,不育性受约6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6个籼型水稻核不育系在武昌的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3S和945S等6个籼型核不衣系为材料,在武昌自然条件下,对其育性转移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9451S外,其余5个不育系在7 ̄8月不育性是比较稳定的;6个核不育系,9月份都有一个出现了一定比率的深染色花粉,育性转移明显;平均自交结实率均低于30%。  相似文献   

7.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彦长  李成荃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289-290,349
选用培矮64S(代表农垦58S)、安农S-1、衡农S-1、5460S、新光S等5种光温敏核不育系,于1995年在海南春季可育期内互交,夏季在合肥种植,以花粉败育率、套袋结实率、自然结实率为育性指标,进行核不育基因等位性研究,结果表明:培矮64S、安农S-1、衡农S-1、5460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互不等位,新光S与培矮64S基因位点相同。另选用农垦58S转育成的一批籼粳不育系,以培矮64S为桥梁亲本,粳型不育系直接与农垦58S配组,籼型不育系与培矮64S配组,研究方法同上,结果表明参试的不育系均与农垦58S等位  相似文献   

8.
国内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1994年在贵阳采用12小时和15小时的不同光照处理以及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各不育系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其育性表达有以温度控制为主的温敏类型或温光类型和以日长控制为主的光敏类型或光温类型;分期播种经花粉检测和考查套袋自交不结实率表明:GP-2S、迟1356S和3NC1182S3个不育系分别有41天、30天和16天的基本稳定不育期,是很可贵的不育材料。低温敏型或低温光敏型S系  相似文献   

9.
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具有高温可育和低温不育特性,该研究对雁农S及其转育而来的粳型反向温敏不育系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育性表现进行了探讨.多年的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相似文献   

10.
应用花药培养选育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5047S、5088S、农垦58S为母本,常规粳稻品种或高代品系为父本配制杂种F1,翌年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二倍体花粉植株。各组合(PGMSR)粳稻)F1的花粉植株拓海南岛短日条件下育性正常。在上海自然长日条件下育性表现明显的分离,不育与要育花粉植株之比符合1:3。(PGMSR/粳稻)各组合杂种F1的自交F2群体在上海自然长日条件下不育株瑟可育株分离比符合1:  相似文献   

11.
籼型核不育两用系W91607S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6154S为母本,CP-SLO17为父本于1988年杂交配组,在后代中经定向选择,于1991年育成W91607S。1994年通过河北省科委的技术鉴定。W91607S在武汉自然条件下7月25日至9月10日抽穗为不育期,花粉和小穗自交不育度均在99.5%以上。1000株以上群体遗传性稳定,花粉不育度99.99%,小穗自交不育度99.88%。在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期进行日平均温度24℃、光照、14h处理  相似文献   

12.
1 999~ 2 0 0 1年在山东济宁对粳型光敏不育系GB0 2 6S进行了种植试验。经对其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率调查证明 ,8月 3日至 9月 1日期间 ,花粉不育率 1 0 0 % ,套袋自交结实率低于 0 5 % ,不育性稳定。70个杂交稻组合的母本不育株率全部为 0。山东济宁自然条件下种植 ,没有可育期 ,可保证制种纯度 ,在山东济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光敏不育系GB028S在山东济宁的育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2 0 0 0年在山东济宁对光敏不育系GB0 2 8S进行了种植试验 ,经对其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率调查发现 ,8月 1日至 9月 1日内 ,GB0 2 8S花粉不育率 10 0 % ,套袋自交结实率为 0 ,98个杂交稻组合的母本不育株率全部为 0 ,不育性稳定。在山东济宁自然条件下种植 ,GB0 2 8S没有可育期 ,可保证制种纯度 ,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不育系BNS在石家庄地区育性转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自然条件下,对小麦温敏不育系BNS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其在石家庄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开花习性和育性转换规律。结果表明:播期对BNS育性影响较大,随着播种期的推迟,BNS雄性育性表现为完全败育或高度不育→半不育→完全可育的育性转换规律。BNS在石家庄地区10月9日以前播种,具有稳定的不育期,在此时期制种安全可靠;在11月10日以后播种,具有稳定的可育期,并且自交结实率高,繁殖系数高。  相似文献   

15.
9701S是我所新近育成的水稻中籼型光敏核不育系。经1998年人工气候箱鉴定,不育起点温度23.5℃,可育上限温度28℃,在14.5h-28℃条件下,其不育性和可繁性与对照农垦58S相当。短日结实性好,在宜昌地区秋播能正常繁殖种子,自交结实率达45%左右,与对照N5088S产量相当,公顷产量可达3250kg以上。经1997 ̄1999年大群体自然条件下育性鉴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实率99.54%以上。该不育系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配合力好,所配组合9701S/725、9701S/419产量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44% ̄15.8%。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定不育期的长短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差异,范围在5-33d。自交结实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所有不育系都在幼穗发育的一定阶段内对温度表现敏感,大多数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在抽前7-24d,培矮64S在抽穗前17-30d。不同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育系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存在着差异,同一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同不育系之间,其育性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的光(温)敏核不育选育的技术策略,通过复交的新途径,育成起点温度低的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新光S。该材料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分蘖中等偏强,不育期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育性恢复较高。其育性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在中、低温(23.1~24.I℃)下受光周期控制,长日不育,短日可育,15h长日处理,23.1~24.1℃时套袋自交结实率0.67%和1.30%。30.1℃高温处理可使花粉完全不育,与日照无关。新光S与农垦58S衍生系培矮645及自发突变温敏不育系安农S—1的核不育基因不等位。它与灿粳杂交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在亚种间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国两系法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份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要人工气候室长日低温(昼/夜:24/20℃,光长14.5h)和武汉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7个光温敏不充系育性临界温度。结果表明,供试光温敏不育系对低温敏感期大致为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套袋结实率为指标时,长日不育的下欠序为W6154s〉W7415s,N58S〉3300as,N5047s,31111s,N5088s;在武汉秋季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N58s,330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新质源核不育系CIS25-10及其衍生系为研究材料,在1993年夏季异常低温和秋季条件下对其花粉粒育性和自交结实率进行了考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育性基因在不同核背景下其育性表达明显不同,雄性不育的持续时间和对夏季异常低温的反应有很大差异,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在育种上通过对杂交转育后代群体进行适当的选择有可能筛选到优良的水稻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20.
 取湖北光敏核不育稻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6111s、Ks-14、培矮64s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5460s-34、安农s-6、衡农s-1。分期播种,研究不育花粉率、自交结实率和气温的关系。结果认为,各不育系的育性主要受温度左右;对温度的敏感期除了减数分裂期外,在花前20天左右又有另一温敏期;各不育系全不育的临界温度都很高,且差异不大,为29.4-31.0℃,但高不育花粉率的临界温度差异较大,在20.7-28.1℃范围;各不育系在可育期都未能达到完全正常结实的程度,而在不育期都仍有少量黑染花粉和自交结实;以农垦58s转育成的籼稻不育系同新发现育成的籼稻不育系比较,表现在减数分裂期较低的高不育临界温度,可育期较低的自交结实率和不育期较多的自交结实,其中W6154s和W6111s有较明显的另一温敏期。本文还就光温敏核不育系种质利用及其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