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瑞丽地区种植的水晶蜜柚、琯溪蜜柚、西柚、红玉香柚 4 个品种的柚子为试材,研究了 4 个品种柚子果实品质在品种间及果蒂部、赤道部、果脐部、全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西柚单果重最小,为椭圆形,与其他 3 个品种单果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 3 个品种单果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为长圆形。琯溪蜜柚皮重占单果百分率最低,可食率最高;水晶蜜柚皮重占果重百分率最高;而红玉香柚可食率最低,且果实的种子数最多,每个果实种子数平均有 108 粒。每一个品种果实不同部位间的皮重占单果百分率均差异显著(p≤0.05),全果的皮重占果重百分率及可食率均与果脐部接近。琯溪蜜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最高,西柚最低;水晶蜜柚可滴定酸(TA)最低,西柚最高;水晶蜜柚的固酸比(TSS/TA)最高,西柚最低;水晶蜜柚的维生素 C含量最低,其他 3 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水晶蜜柚和琯溪蜜柚全果 TSS、TA、TSS/TA 和维生素 C 含量均与果脐部接近,而西柚和红玉香柚各个部位 TSS、TA、TSS/TA 和维生素 C 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品质方面,综合 9 个指标检测结果,水晶蜜柚的风味分数和综合满意度最高。综上所述,水晶蜜柚果实酸甜度适中、果实肉嫩、风味较好,是瑞丽当地最受欢迎的品种,但单果不同部位间品质差异较大,需要不断改良提高单果品质的均一度;西柚较酸,但单果间品质差异较小,且汁多、化渣性最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香蜜杨桃果实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在三亚市、五指山市香蜜杨桃果园的不同地段、坡向,采集样品果实,测定果实不同部位及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果实的下端、中部、上端TSS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部、全果TSS含量差异不显著。果实下端TSS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端最低。果棱间、不同果棱中部TSS含量差异圴不显著。对果实中部、全果TSS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表明果棱中部TSS含量可直接表示全果TSS含量状况。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差异下,果实不同部位TSS含量有一致性的显著性差异,果实下端TSS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端最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大棚延后栽培的‘南丰蜜橘’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覆盖材料与保水剂做树盘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树盘处理对浮皮程度、果实品质和树盘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的11月,树盘覆盖处理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反光膜+保水剂处理提升果实TSS和TA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CK)高2.30%、0.27%。果实浮皮程度与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负相关;在12月,CK和稻草处理果实TSS、TA含量低,浮皮趋于严重,浮皮程度分别高达1.67级、1.07级,而其他处理果实出现轻度浮皮,均为0.73级。浮皮程度与单果重、果实TA和维生素C含量有很大关联性;在翌年1月,浮皮程度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而TA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反光膜+保水剂处理土壤湿度一直处于最高,此时期TA迅速降低,浮皮程度呈加速趋势。因此,土壤湿度越高,浮皮程度越严重,果实的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越低。通过覆盖处理能降低土壤湿度,提升果实TSS、TA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推迟‘南丰蜜橘’果实浮皮的发生,减轻果实浮皮程度。其中,地布覆盖处理防治果实浮皮效果最佳,反光膜、地毯、地布+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的6个柚品种(琯溪蜜柚、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红囊柚)和2个本地柚品种(青山柚、求兴柚)进行高接观察并测定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龙柚二号、楚门文旦、4号文旦、文旦、青山柚和琯溪蜜柚酸甜适口、品质较优,可在南平市适当种植;求兴柚和红囊柚果皮厚,种子多,品质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紫娘喜’等6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6个品种的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快速上升,好果率下降,同时,果皮失水率和pH值上升,果皮花色苷含量下降。无核荔枝果皮褐变最快,而紫娘喜果皮褐变最慢,主要与果皮失水速率有关。贮藏过程中供试品种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Vc)含量均下降,妃子笑、无核荔枝TSS/TA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新球蜜荔果肉TSS和TSS/TA值最高,TA最低;而紫娘喜果肉TA含量最高,TSS/TA值最低。紫娘喜与新球蜜荔Vc含量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6份越南椰子资源、文椰3号和海南本地高种椰子为材料,对其果实品质相关的指标,如椰子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风味、可溶性固形物(TSS)等10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资源的品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资源编号为1(YXS)和2(YTS)品质指标总体表现较好,可以作为椰子资源引进或重点培育的对象。经相关性分析可知,果实风味与TSS、果实风味与固酸比、TSS与固酸比、总糖与总糖/总酸比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糖/总酸比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合聚类分析,可将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单果重、果实风味或TSS、脂肪含量和固酸比4个主要指标,有助于越南椰子优良果实性状品种的评价和筛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琯溪蜜柚’果实红肉突变株系类胡萝卜素代谢和芽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琯溪蜜柚’及其芽变一代品种‘红肉蜜柚’和芽变二代品种‘三红蜜柚’果实为材料,使用RNA-seq技术研究3个品种3个发育时期果肉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显著差异表达的10个基因,分别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六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ZDS)、类胡萝卜素异构酶基因(CRTISO1、CRTISO2)、紫黄质脱环氧酶基因(NPQ1)、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3、NCED5)、脱落醛氧化酶基因(AAO3)、ABA 8’-羟化酶基因(CYP707A1)、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CD4)。共表达分析揭示了7个家族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与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高度相关,分别为MADS、bZIP、bHLH、MYB、AP2/ERF、NACWRKY。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了部分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与RNA-seq结果高度一致。此外,经对‘红肉蜜柚’果肉转色期的初生和次生代谢通路DEGs富集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过程中,细胞壁、脂质、类黄酮代谢差异基因大量富集。研究结果揭示,‘琯溪蜜柚’果实红肉突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果实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和积累,是由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相关酶基因差异表达和转录因子调控引起的;在果肉红色芽变的同时,伴随着与汁胞粒化相关的基因突变。这对进一步开展柚子果实类胡萝卜素的形成与积累、汁胞粒化研究,为解析柚果实不同颜色突变、汁胞粒化的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琯溪蜜柚品质综合评价及优质高产的营养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02个代表性蜜柚果园的品质成分和叶片营养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琯溪蜜柚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对不同区域和土壤类型果园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高产优质果树叶片养分元素适宜含量,并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蜜柚果园进行了营养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经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9.7%,第1公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方差贡献率为36.8%;第2公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粒化率和开裂瓣数,方差贡献率为20.3%;第3公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单果重和可滴定酸,方差贡献率为12.7%;东半县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要优于西半县,山地红壤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要优于水稻土;琯溪蜜柚优质高产生产的叶片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分别为:N 2.15%~2.80%,P 0.12%~0.17%,K 1.25%~1.85%,Ca 2.10%~4.25%,Mg 0.25%~0.55%,S 0.25%~0.40%,Mn 20~145 mg/kg,Zn 25~50 mg/kg,B 35~135 mg/kg;通过DRIS营养诊断表明,东半县山地红壤果园最缺乏的元素是B、Mg和Ca,东半县水稻土果园最缺乏的元素是Mg、N和P,西半县山地红壤果园最缺乏的元素是Zn、Ca和Mg,西半县水稻土果园最缺乏的元素是Zn、K和S。因此,为满足人们对果实品质的更高要求,亟需根据新的营养诊断标准和区域的差异性调整施肥策略,实现琯溪蜜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促进琯溪蜜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同套袋材料对沙田柚果实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种不同套袋材料(旧报纸,牛皮纸,硫酸钠纸及2种商品性果实袋)对沙田柚果实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但防病虫效果非常明显,果实外表美观,且都能增加单果重,而对果实鲜食,贮藏的品质影响较小。从耐湿抗风雨,防病虫效果,果实内外品质等综合考虑,在沙田柚上幼果套袋栽培以商品性专用果实袋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庄卫东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0):2031-2037
以福建省晚熟龙眼品种‘松风本’龙眼果实为材料,研究微孔复合保鲜薄膜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袋、普通聚乙烯薄膜袋等3种保鲜薄膜袋包装对龙眼果实在(5±1)℃下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复合保鲜薄膜袋内较高的O2含量可明显改善龙眼果实外观品质,保持较高的龙眼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袋内较高的CO2含量能延缓龙眼果肉自溶和果实病害发生,但果肉乙醇含量积累会影响龙眼果实品质,加速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普通聚乙烯薄膜袋内的O2含量最低而CO2含量最高,会导致果肉乙醇含量积累过多、果实发病率最高和好果率最低。综合结果可知,3种保鲜薄膜袋包装对‘松风本’龙眼果实在(5±1)℃低温下贮藏保鲜效果为微孔复合保鲜薄膜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袋>普通聚乙烯薄膜袋。  相似文献   

11.
对17个品种的芒果果皮进行细胞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芒果的果皮细胞结构差异明显,随着成熟度增加,果皮中角质层厚度变化不明显,但细胞壁会变薄,内溶物明显减少;果皮中分布有大量的分泌腔和维管束,其数量因品种和成熟度而异;芒果果皮中均观察到有淀粉粒的存在,在完全成熟时,大部分品种的淀粉粒会完全分解,少部分品种还有少量残存。研究结果可为芒果贮藏保鲜、加工、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部分杧果品种果实若干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57个杧果品种果实的7项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杧果品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9.00%~19.88%、11.30%~20.88%、0.02%~0.89%,糖酸比、固酸比分别为16.47~878.86、19.25~882.78,类胡萝卜素含量为6.38~48.60μg/g FW,贮藏期为6~17 d,相对应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13.51%、14.44%、0.26%、127.36、127.05、23.01μg/g FW、10.17 d,不同品种果实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57个杧果品种的综合品质以留香杧最佳.完熟时绿色果皮品种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红色果皮品种,且糖酸比值和同酸比值显著高于红色与黄色果皮品种.多胚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单胚品种.相关分析表明,芒果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Irwin芒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Irwin芒果实外观、自然常温贮藏性能、果皮色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盛大果袋套果后,果实外观品质最佳,在自然常温贮藏后,果实的转黄指数较高,烂果率最低,失重率也较低,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盛大果袋果的叶绿素a和b含量均最低,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较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现暗红色,完熟时呈现鲜红色。当果实达到完熟时品质最佳,盛大果袋果的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可食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橘柚生长期追肥配施有机肥的可行性,根据橘柚膨果期需肥特性调配2种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大田实验,并设置多个施肥量,探讨有机无机复混肥用作追肥时不同施肥量对橘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均对橘柚产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单果重、果皮重和果皮厚度,但增加了果肉比例,其中配方1施肥量为6.0 kg/株时果肉比例最高,达68.18%。配方1的5个施肥量均显著降低了橘柚果实总可溶性酸含量,显著增加了总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提高糖酸比。而配方2的5个施肥量显著提高了橘柚的糖酸比,部分施肥量增加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中配方1施肥量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关系可用三次回归方程和幂函数方程拟合。综上所述,橘柚生长期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是可行的,其中配方1的肥效优于配方2,配方1推荐施肥量为4.8~6.0 kg/株为佳,而配方2推荐施肥量为3.6~4.5 kg/株为佳。  相似文献   

15.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柑橘的毁灭性病害,柑橘感染后不仅导致叶片黄化,影响果实品质,而且会使树势减弱直至植株死亡。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和健康沙田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为材料,对比分析黄龙病树(HLB+)和健康树(HLB-)在叶片形态特征、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掌握黄龙病对沙田柚树体和果实的影响,为促进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沙田柚黄龙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叶片面积减少28.13%,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40.38%、44.00%和40.47%;果实外观着色异常且果实偏小,平均单果重下降45.62%,果皮变薄,种子败育增多,果实维生素C升高26.44%,达到显著水平,并且不同组织的多个元素发生显著变化。与健康植株相比,黄龙病叶片N和Ca元素分别减少19.00%和49.72%,果肉N元素减少18.00%,而果皮和果肉Ca元素显著升高;病树根、叶片、果皮和果肉S元素均显著低于健康树。病树叶片B和Cu元素分别降低了35.07%和54.45%,果皮Cu元素显著降低了42.96%,果肉Zn元素显著升高了41.30%。黄龙病严重影响了沙田柚叶片形态和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代谢,应高度重视提高沙田柚果园的黄龙病防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桂丰早’‘桂冠早’‘桂龙1号’‘古山2号’‘石硖’5个早熟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5个早熟龙眼品种(系)的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色差a*c*值均呈上升或波动上升;色差L*b*值呈快速上升后缓慢波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大多数品种的维生素C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色差值和大多数品种的可滴定酸呈逐渐下降或波动下降;可溶性糖在成熟前是逐渐上升的,到后期则波动变化;可溶性蛋白呈“M”或“W”型波动;‘桂丰早’和‘桂冠早’比‘石硖’提前1周进入成熟期;‘桂龙1号’的退糖最慢;‘桂丰早’的横径、单果重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桂冠早’的纵径最大,‘桂龙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石硖’的可食率最高;综合评价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则‘桂丰早’最佳,其次是‘石硖’,最后是‘桂龙1号’‘古山2号’和‘桂冠早’。  相似文献   

17.
芒果种质资源果实重要经济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种质资源圃内的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内、外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芒果的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果肉质地、果肉颜色、纤维、香味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具有小果型、椭圆形(包括长椭圆、宽椭圆形)、质地中等细滑、清香等性状的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18.
生物调节剂作为新型制剂因其用量少、效果明显被广泛商用化。为探究不同生物调节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柚子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T1;赤霉酸:T2;芸苔素内酯:T3;α-萘乙酸钠:T4)和3种生物刺激素(海藻精:T5;海藻多糖:T6;海藻酸:T7),以清水为对照(CK),对柚子果肉中12种常规果实品质指标和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邻接树法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柚子品质指标方面,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明显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植物生长调节和生物刺激素均显著增加柚子葡萄糖和木质素含量,降低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在柚子矿质元素含量方面,总体上,生物刺激素处理增加柚子中微量元素含量,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促进作用,二者对柚子氮磷钾养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发现,T3处理综合得分最大,聚类分析将T3处理划分为第一类群,其蔗糖、苹果酸和纤维素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葡萄糖、柠檬酸含量最高,综合得分为1.57,总体果实品质最佳;通过邻接树法分析不同类群下果实品质因子对可溶性固形物的相对贡献进一步证实,不同类群叶面喷施处理下贡献排名前三的均为葡萄糖、蔗糖和木质素,影响柚子可溶性固形物的首要因子依次是可滴定酸、果胶和葡萄糖,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0.2%、36.0%和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