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三省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蒙古与东三省的区域旅游合作为双方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三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双方合作中存在着发展状况不平衡,权利分散不便于协调、约束,各参与主体过分依赖骨干城市,合作中缺少新产品的涌现,企业动力不足,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等诸多问题,针对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2.
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规模旅游发展给旅游接待地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旅游业的发展,用生态系统理论去解决旅游所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旅游生态系统是由区域内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系统等级的层次性、区域结构的特殊性、层次结构的网络性、系统状态的脆弱性等结构特征,并且发挥着旅游生产、旅游消费和生态调节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产品开发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本文从旅游系统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认为驱动因子主要有旅游资源、可进入性、空间竞争、旅游者消费行为、开发者、经营者、区域环境。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城市延安的旅游市场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形象设计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优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和形象设计等分析方法,在对延安市旅游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延安市的旅游市场形象定位,提出了神圣、神秘、神奇,成功、胜利,黄文化等特色理念;构建了视觉、行为识别系统;并对延安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SWOT分析,黄河滩地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具有:资源区位和区域客源市场优势;人文类景源和旅游景观项目建设劣势;旅游业持续发展和旅游需求日趋扩大的机遇;旅游资源自身弱点和区域外其它旅游地的威胁,并对黄河滩地旅游景观的建设进行了定位.进行了详细的旅游景观系统规划,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游憩系统规划、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系统规划、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系统规划和植被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与规模.但在旅游资源质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数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如何的研究较少,故文中选取全国及31个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17种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数量、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数据,对旅游资源数量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国内很多地区已经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内蒙古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未来旅游业发展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载体,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种种机遇。但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今后要充分挖掘利用文化遗产、创意不同文化旅游主题、加强区域间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商品、健全强有力的产业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形象提升的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营销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旅游形象定位、旅游营销策划和市场宣传上存在着弱点。基于此,在分析河西走廊现状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之上,结合旅游市场调查和旅游地空间竞争分析,对地方文脉进行深入剖析,构建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形象。最后,提出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营销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疆旅游饭店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旅游饭店的档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是衡量旅游饭店业和地区旅游业供给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档次、规模、空间分布等多角度分析新疆旅游涉外饭店的发展现状 ,发现新疆旅游饭店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 ,旅游饭店等级、规模及空间结构等却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从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如果不妥善处理这种不合理性 ,将会影响新疆旅游饭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填补目前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劣势评价的空白,本文选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类四种主要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组合状况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阐述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旅游业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旅游经济非均衡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近10年旅游经济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揭示了新疆旅游经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探讨了旅游区域差异的动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旅游走廊是在带状地域内整合葡萄酒旅游要素而形成的专业化区域旅游系统。国外的实践证明,葡萄酒旅游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葡萄酒旅游正处于形成演化的初期阶段,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的分析,认为偶然事件、区域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在该地区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地方政府适时的介入和支持则是葡萄酒旅游走廊发展演化的推进剂。  相似文献   

13.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区位熵、泰尔指数、空间错位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系统探索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错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通过集聚经济释放产业关联效应与乘数效应以扩展旅游影响的地域范围、产生地方化经济及专业化经济以发挥旅游正向外部效应、发挥富民效应与推动城乡融合的方式以促进居民增收,共同作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空间错位格局。2)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程度不断提升,空间错位关系由以负向错位为主转变为负向错位与正向错位势地均衡的局面。3)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格局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旅游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宏观调控对二者空间错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具备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目前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不强、空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尚不完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整合地区间资源和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是甘肃省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与解决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协调关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中国31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加权TOPSIS对各省三大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排序予以评价;其次,借鉴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指数的省际差异;最后,引入空间自相关法对各子系统排序值及耦合协调度在我国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与旅游两大系统发展排序值的省际分布具有相似性,经济-生态-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在我国呈沿海地区>西部内陆>中西部省区,经济、旅游系统与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属显著集聚分布,而生态环境与经济、旅游系统间不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与发展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优秀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经济活力的主要释放点,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最邻近指数计算,判断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呈凝聚型。进一步探究这种不均衡性的区际分异,则发现不仅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的分布态势差异,在同一个区内,还存在不同等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分布态势差异。文章分别从区域经济水平、城市体系结构以及旅游资源分布三个方面给出解释。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给出相应的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方案制定与产品类型策划是区域旅游规划中最具创意的研究环节。以伊犁河谷地区为例,遵循旅游产品策划与创新的战略逻辑结构,提出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主导系列产品、三大专项系列产品的旅游产品开发战略方案。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最大化区域旅游资源效益,实现旅游新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对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基础上 ,对阿勒泰地区旅游开发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边境口岸旅游、多渠道争取资金、争取开放政策、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空间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分析了陕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开发中的"点-轴"系统理论,通过测算和分析确定了重要旅游节点等级和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旅游形象研究与乌鲁木齐城市旅游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旅游形象研究对城市旅游发展的意义基础上 ,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靶区 ,探讨旅游形象研究与乌鲁木齐城市旅游发展关系。认为旅游形象研究与乌鲁木齐市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弱化乌鲁木齐市旅游业发展中不利因素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更能提升本地旅游形象 ,彼此是互动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