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和猪弓形虫病这几种疾病,由于一些疾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某些疾病在流行过程、症状表观和解剖病变等出现非典型变化,往往容易造成误诊。1流行特点区别1.1猪瘟又名猪霍乱或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梳理有关文献报道,对发病原因的说法有如下几种:1多病原说据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目前的仔猪腹泻疾病病原有流行性腹泻(PED)、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杯状病毒、博卡病毒,除这些外,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同时多数病猪群中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7)
仔猪阶段是养猪过程的重要阶段,因其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疾病;临床上仔猪黄白痢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和断奶应激综合症是本阶段猪的常见疾病,需要作好相关管理、免疫及治疗工作;仔猪生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认清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生规律,最大程度作好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4.
黎晓 《畜禽业》2012,(1):21
<正>养猪的朋友都知道,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条件性疾病是母猪产后常发子宫炎—无乳—厌食综合征和哺乳仔猪腹泻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免疫抵制的存在,条件性疾病常引起腹泻病、病毒性病等多种疾病会,严重影响仔猪生长性能,增加僵猪、弱猪数量。  相似文献   

5.
陶群 《畜禽业》2012,(7):43
<正>坚持"全进全出"可以有效保证保育阶段猪病的控制,但我国现阶段中小规模猪场基本上是自繁自养,所以我国中小规模猪场不能有效的控制猪病的发生和流行。针对建湖县养猪现状,笔者就养猪保育阶段猪病的防治谈一些经验和体会。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育阶段的饲养,健康、顺利度过断乳关对以后的保育非常关键。1.1吃足初乳,保证乳猪抗病力乳猪在出生要吃足初乳,因为初乳里含有各种抗体,仔猪在哺乳期间和保育初期只有抗体使仔猪产生被动免疫从而增强抗病力,减少后期保育部分疾病的发生。1.2做好仔猪保健,提高仔猪抵抗力在出生后第二、三天注射铁制剂,  相似文献   

6.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呼吸急促、黄疸、腹泻、贫血等多种症状。并可导致猪瘟、蓝耳病、圆形病毒病、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寄生虫病等病的发生和混合感染。该病发病率10%~20%,死亡率较高,病后存活仔猪发育明显受阻,可成僵猪、呆猪,失去经济价值。该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需在养猪生产中予以高度重视。为此,通过整体提高猪群免疫力结合对症治疗的方法,初步探讨出当前猪的主要疾病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Swine salmonellosis),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  相似文献   

8.
冬季猪病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连 《畜禽业》2013,(5):96-97
<正>冬季天气阴冷,光照少,刮风大,但因猪舍内保暖和通风不良,猪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易于繁殖和存活,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猪疾病趁虚而入,促成疫病的发生和严重化,因而冬季是猪病的高发季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预防为主,切实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1冬季猪常发的细菌性疾病防治1.1大肠杆菌病1.1.1仔猪黄白痢:(1)免疫接种:怀孕母猪在产前28d和14d分别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2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俗称仔猪"摇摆病"或仔猪"红眼病",有高度的致死性。本病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是断乳仔猪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断乳后1~2周龄仔猪多发。发病无明显季节  相似文献   

10.
刘森权 《畜禽业》2010,(5):70-7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主要感染6~18周龄的育成猪,在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为主要特征,并易诱发伪狂犬病、衣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和蓝耳病等多种猪病,常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李安平 《畜禽业》2012,(7):20-21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去那种白毛猪儿家家有的模式,已逐渐被养殖大户所替代,在这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在饲养技术、管理能力、特别是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还跟不上。猪场的疫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腹泻等病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猪圆环病毒病、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猪链球菌病等,在治疗过程中常混为一谈,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着手,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经验,参阅相关资料,就诊断及防治时,应加以注意和区别,希望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供养殖户参考。1猪圆环病毒病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病毒。主要发生于哺乳期和保育舍的仔猪,5~12周的仔猪最为常见。发病猪主要  相似文献   

1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母猪繁殖障碍等,并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导致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正>猪呼吸综合征(PRDC)是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副嗜血杆菌等多种病原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一种综合征。也与环境应激和猪抵抗力降低因素有关,常发生于6~12周龄的断奶仔猪。该病导致生长速度下降,猪群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稀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猪对本病都很敏感。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汪登荣  叶丹 《畜禽业》2001,(7):37-37
2000年5月初,石河子地区某团场一个体养猪户两窝21头7日龄仔猪发生以鼻孔周围、眼睑、耳、耳根、肘后、尾根、肛门附近等处皮肤出现水泡、痂皮为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仔猪葡萄球菌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后,两窝所剩的13头仔猪全部康复,其他猪也未见发病.笔者于11月份走访,所剩的13头猪都已出栏,出栏前生长状况良好,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气喘病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杨丽梅  王艳 《畜禽业》2009,(11):78-80
<正>仔猪气喘病也叫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所引起仔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系统病。本病发病率高,以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冬春季气候骤变,阴寒湿冷,加之猪群拥挤,卫生条件不良极易引发本病,须科学防治。其主要  相似文献   

17.
吴桂锋  夏军  孙贤  周燕 《畜禽业》2006,(9):40-42
哺乳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其主要病源是猪等孢球虫,表现为出生后第一周(有时候是第二周)发生非出血性的黄色至白色腹泻。临床症状并无特别之处,受害仔猪并不中止吮乳,死亡率较低。但仔猪球虫病常常会伴发一些继发性疾病(比如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造成仔猪的死亡率升高。然而目前许多新建猪场还不甚了解哺乳仔猪球虫病,经常认为是由大肠杆菌所致的黄白痢,由于使用抗生素效果很不理想,导致防制措手无策的局面到处可见,现将该场对哺乳仔猪球虫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综述如下,为广大规模化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3)
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成员,是2009年从瑞典表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病猪群中分离到的新病毒,目前世界上部分国家均报道了该病的发生。文章重点对猪博卡病毒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养殖同仁对该病有所认识和防范。其在猪呼吸道疾患中的致病作用、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
猪博卡病毒和猪Kobu病毒分别是细小病毒科和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成员,是近年新发现的猪源病毒,这两种病毒的致病特点还不清楚,在健康猪群和发病猪群中均可检出,流行面广,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均有报道。由于两种病毒的流行特点比较相似,且有研究推测它们与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仔猪腹泻等疾病相关,该文将猪博卡病毒和猪Kobu病毒在国内外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罗黛青 《畜禽业》2015,(1):12-13
<正>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单独的圆环病毒2型感染并不会引起猪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只在环境应激、饲养管理不当或其他病原侵袭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临床发病。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系列多种不同临床疾病的总称,是指群体病或与PCV-2相关的疾病,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猪皮炎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