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以来,我们在二龙镇二十家子村试验并推广了玉米前套马铃薯技术.累计种植142.93hm2,马铃薯产量7320.0kg/hm2,按"5折1"折粮1464.0 kg/hm2,玉米产量12181.5kg/hm2,混合产量达到13645.5kg/hm2,比对照田(等行距单作玉米)增产39.3%,达到极显著水平.按1995~1997年不变价格分析,产值达到20685.45元/hm2,比对照田增值73.1%,经济效益达到16555.35元/hm2,比对照田增效95.9%,投入产出比达到1:5.008,比对照田提高46.6%.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来,湘乡市东郊乡农技站在东郊乡新塘、石竹等村连续示范春玉米一秋玉米一早白菜墓种植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春玉米为432公斤,秋玉米为500公斤,早白菜薹为2000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两季玉米合计产值为1490元,剔除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成本160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旱地玉米栽培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最近,经过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主持、谷子研究所协作实施的长子县谷村、壶关县小山南村两块大面积旱地连片玉米试验示范田,亩产均突破1000千克,创下我省旱地玉米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新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新疆玉米高产研究与实践总结回顾和气候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春玉米超高产研究的目村、实现的途径和尚需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米和大豆是呼兰区的主栽作物,2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60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2006年我们在康金镇头道村进行玉米、大豆立体间作栽培试验(即垄台种植大豆、垄沟隔沟种玉米)获得了成功,通过三年试验研究看效果很好,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以盐城滨海港经济区小街村为试验点,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找出对夏玉米栽培的利害条件;研究夏玉米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机、种植方法、科学用肥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各项影响夏玉米生长指标。根据研究的各项指标,提出能够提高夏玉米种植效益的一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桦甸市公吉乡1998年玉米高产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在桦甸市公吉乡公郎头村,采取玉米高密度化控栽培技术措施,创造了公顷产14337kg的高产纪录。这一产量水平比一般生产田玉米78285kg/hm2,增产玉米65085kg/hm2,增产831%。公顷纯收入增加45418元。  相似文献   

8.
倒伏是造成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玉米高产栽培中,防止玉米倒伏成为增加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在黄淮海平原是一个典型的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的生产村,在夏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七八月份,暴风雨等气象灾害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9.
"双五百田"(旧制每亩作物合计产量达到250kg、产值达到500元)是近年来在秦安县发展较快的旱作高产栽培模式,2006年示范推广面积达5 333.3 hm2,主要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450个村.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发现,随栽培作物和栽培模式的不同,经济效益差别较大,为此我们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双五百田"示范项目的开展,对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7种模式进行了示范效果调查和效益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了玉米套种胡萝卜、油菜复种马铃薯、麦后复种马铃薯、果园套种马铃薯、玉米套种蚕豆5种"双五百田"高效栽培模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编辑同志: 我于今年春季栽培了一些小平菇,原料为玉米秸秆另加10%的玉米,在室内20℃条件下发菌。在后来栽培过程中,发现有一袋有米黄色的米柱状物质,不知此物对菌丝的生长有无影响?另外,还发现有些毛霉菌,应该怎样防治。侯马市高村乡上手村郭建华  相似文献   

11.
玉米作为我国的传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相比于从前而言变得越来越广,在 进行种植的过程当中所应用到的种植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为了满足经济水平发展对于玉米种植 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对玉米栽培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完善以及更新。因此,在这种情 况下,我们在栽培玉米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栽种品种,保证选择合适 的时间以及土壤对玉米进行种植,并且根据植株长相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玉米栽培的质 量。但就现阶段我国玉米栽培实际情况来看,还经常会出现病虫害的情况,导致玉米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西部为沙壤土区,玉米种植面积13万亩左右,亩产一般在250—300公斤,属中低产水平。其原因主要是土壤瘠薄,施肥水平又低,再加上技术措施跟不上,甚至连一些常规技术都未落实。为了提高玉米中低产田的产量和探讨中低产田的开发途径,我们于1988—1990年用三年时间,在三乡(镇)的三十个村进行了技术承包,面积14980亩,结果和前三年平均产量比较,亩增产26—69公斤。这一事实说明,在采用良种的前提下,只要能落实常规技术,作到良种良法配套,就可明显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水平。其主要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大部分范围内都有种植,使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饲料兼用作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我省地处于玉米的黄金生产地带,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为了满足玉米生产需要,我们必须需要广泛研讨玉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朱红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96-196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远远超过其余国家。所以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科技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不仅仅可以供给给人们的生活之外,还可以供酿酒以及畜牧养殖等等。因此不断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水准也就具备划时代、跨区域的意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时代接轨更加有利于技术的提升,可以突破人力紧张、土地限制和肥料污染等很多方面的制约。本文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精心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玉米连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适应范围广,随着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要,玉米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势必造成连作现象。经我们多年研究,玉米适当连作并不减产;由于根茬还田和秸秆还田,土壤肥力也不会因玉米连作而下降。应充分发挥玉米在农田生态中的积极作用,保持地力常新,改进裁培技术,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农民致富之友》2009,(2):48-48
二零零八秋收季节,我们随同齐齐哈尔市农业推广中心的同志们来到了梅里斯区“保护地栽培玉米增产50%新技术”示范基地。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都是由于干旱缺雨造成玉米叶子过早干枯的情形而赶到示范田时我们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玉米棒儿已经干黄了而玉米杆儿和叶儿还是绿的,示范田间的玉米株数明显比对照田要密.而玉米棒子却一点也不小,这是怎么回事呢?随后,随同来的专家们对该示范田的玉米进行实地测产。测产结果是:  相似文献   

17.
影响玉米整齐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玉米整齐度与产量的变化规律,探明影响玉米整齐度的因子,提高玉米单产,我们于2003~2004年在诸城市三处乡镇进行了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的玉米整齐度(用株高变异系数的倒数表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1影响玉米整齐度的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整齐度的因素主要有种子质量、播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带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玉米的优质高产,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各项调查和研究,在结合了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 芫荽又名香菜、胡荽,适应性广,四季均可栽培,食用部分为嫩叶,有特殊的味道,是重要的香辛菜之一。平遥县岳壁乡岳北村村民利用小麦—芫荽、大蒜—芫荽,及大蒜—玉米—芫荽的间作套种等栽培模式,大面积复种秋芫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浅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占粮食总产的35%,其生产丰收与否对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至关重要,对促进浅丘陵地区的粮食生产上台阶、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有着深远的意义。资中县农业局农技站在明心寺镇茅店子村、油坊山村示范推广了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玉米地膜全覆盖、玉米膜际栽培、玉米膜则栽培、玉米单行单株地膜全覆盖栽培等。其中多年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