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麦22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周麦18作母本,百农矮抗5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在2011~2013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237.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5%。在2013~2014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545.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0%。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通过对开麦22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描述,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漯麦1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2011)。漯麦18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在同类品种中位居前列,在2009—2012年参加国家区域及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高产示范中,该品种产量连续2年超过10 500.0 kg/hm2,具有高产潜力;漯麦18具有低氮高效等优良特性,研究熟化漯麦18栽培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应用面积80万hm2,实现了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特征特性比较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4.
温麦28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092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57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44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籽大粒饱,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邓麦996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般产量6000~6750kg/hm2,最高产量达8250kg/hm2。适宜河南省中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前,河南省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有5个,依次是郑麦9023、豫麦18号、豫麦70号、豫麦49号、豫麦34号,种植面积在6.7万~33.3万hm2的品种有5个,依次是豫麦69号、豫麦47号、豫麦58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一、小麦品种利用特点1. 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比较合理。郑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省南部及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的生态特点,以内乡237为母本,偃展4110为父本杂交培育成小麦新品种中焦3号,该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2年中焦3号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5713.5、6063 kg/hm2,较对照偃展4110分别增产7.5%、6.5%。该品种具有成熟早、落黄好、灌浆速度快、综合抗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的特点,适宜在豫南稻麦两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连续3年,该品种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 kg/hm2,最高可达825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在各地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0330.5kg/hm2,创造了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新纪录,适用于加工生产优质面包、面条、饺子用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宛1643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2004年以西农953为母本、新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6年2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中早熟,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参加河南省南部组区域(生产)试验,3年度试验平均产量6 342.5 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8.7%,增产点率100%。适宜在河南南部稻麦两熟区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时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3年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kg/hm2,高产潜力可达8250kg/hm2以上。2006年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中筋优质小麦周麦22号的产量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牛国玉 《农技服务》2009,26(9):74-75
周麦22号系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抗病、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窄,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抗倒伏能力强;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秆锈病。周麦22号属于超高产品种,在国家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11158.5kg/hm2,在安徽省太和县0.21hm2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中,产量达到10773kg/hm2,创下安徽省小麦单产的新高。品质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是稳定性很好的中筋优质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等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3.
济研麦7号是以优质高产小麦郑麦366为母本、济源市农业科学院自育品系济研05-5053(豫麦47/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以后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小麦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系,全生育期212 d。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南部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657 kg/hm2。适宜河南省南部区域种植。本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济研麦7号的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济麦 3号系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稳产小麦新品种。在 2 0 0 1~2 0 0 3年河南省水地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 ,连年增产 ,品质优良 ,综合抗性较好 ,一般产量 75 0 0kg/hm2 左右 ,适宜黄淮麦区种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方法]于2006~2007和2007~2008年2个年度田间试验中分别对26个小麦供试品种的产量性状、分蘖特性、养分吸收特性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26个小麦供试品种中,烟农19、皖麦52和周麦18是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9000kg/hm2)潜力的小麦品种。对各品种的生理特性分析发现,超高产小麦品种的茎蘖数为1300万~1500万/hm2;在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品种多;返青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但返青后则高于其他品种;超高产小麦品种形成100kg籽粒所消耗的N和P2O5量较其他品种多,而消耗的K2O量较其他品种少。[结论]该研究为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及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正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河北岸,全县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耕地面积15.3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近0.2hm2。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1.33万hm2左右,单产稳定在450kg以上。小麦是正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小麦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正阳县农技站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农民种植习惯,不断从省内外科研院校及知名企业引进小麦新  相似文献   

17.
强筋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68号是通过多亲本复合杂交 ,经Co60 辐射选育而成的集强筋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 ,具 90 0 0kg/hm2 潜力 ,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高抗主要病害。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连麦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麦8号是江苏胜田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以烟农19与52-3杂交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优质中筋小麦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6 t/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9 t/hm2。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段艳菊 《河南农业》2008,(21):38-39
新麦18是新乡币农科院小麦所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属半冬性矮秆中熟品种。综合抗病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为了探讨该品种的最佳播种期。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河南省惠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安排了新麦18的播期试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