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湘西盲高原鳅种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了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湘西盲高原鳅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Ⅲ-8,臀鳍Ⅲ-6,胸鳍Ⅰ-11,腹鳍Ⅰ-15~16,尾鳍Ⅰ-16,脊椎骨35;其染色体核型为2n=48,12 m+16 sm+12 st+8 t,臂数NF=76。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醇脱氢酶(ADH)3种同工酶谱在湘西盲高原鳅中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湘西盲高原鳅的形态特征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湘西盲高原鳅(Triptophysa xiangxiensis)外观可量性状资料进行了补充,指出其胸鳍生长速度快于体长生长,可达尾鳍;最大个体超过以前的记录;头部分布类似侧线孔的感觉器官;脊椎骨为35枚,由第一、二椎骨形成左右骨质鰾囊;初步描述了形态特征,并与已发现的条鳅亚科高原鳅属的相近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地区,对高原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是世界上已知分布海拔最高的鱼类。本文通过综述高原鳅属鱼类线粒体DNA、微卫星标记开发的研究现状以及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为该属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遗传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俗名狗头鱼,是鳅科高原鳅属报道个体较大的优良物种之一,我国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目前是塔里木河主要的优势土著鱼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类开发的加剧、外来物种引种逃逸现象普遍、塔里木河水水量枯竭和盐碱化程度加剧等原因使得叶尔羌高原鳅鱼类资源锐减,成为较严重的濒危鱼类。目前,国内外对高原鳅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分类和生物学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目前在高原鳅  相似文献   

5.
利用筛选的16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湖南湘西龙山县乌龙山3个不同洞穴的盲高原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盲高原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间遗传分化.16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不等.3个群体各个多态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362 5~0.946 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38 6~0.906 5.3个群体多态微卫星位点的PIC分别为0.263 2、0.231 3、0.303 5,选取的16个微卫星位点中2个为高度多态,2个为低度多态,其余为中度多态.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大部分(92.84%)来自群体内,仅有7.16%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数据表明3个群体处于未分化状态,遗传一致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叶尔羌高原鳅,属鲤形目、鳅科、高原鳅属,俗称"狗头鱼",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颇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由于资源锐减,近年来有关人员从野外捕捞野生叶尔羌高原鳅进行驯养。人工养殖条件下,该鱼夏、秋季常暴发"肠积水"病,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几乎为100%),给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14年,我们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疾病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叶尔羌高原鳅的大规模人工养殖的病害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开展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不同地理群体分类判别、探明耳石与鱼类生活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基于耳石形态学和鱼类生态学方法,对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塔里木河的734尾叶尔羌高原鳅耳石与鱼体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耳石较小,左右微耳石形态无显著差异(P>0.05);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指标与体长、体质量呈对数函数关系,R2范围在0.48~0.62;采用鱼体形态学、耳石形态测量法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分别对两两群体进行判别分析,和田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0%、61.4%和82.2%,叶尔羌河群体与和田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0%、79.5%和87.9%,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5%、77.5%和86.8%。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与鱼体生长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反映了其个体发育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性,且不同地理群体叶尔羌高原鳅耳石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将耳石形态学首次应用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的鉴别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高原鳅属进化分类提供参考,为高原渔业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郑珂  严俊贤  魏杰  聂竹兰 《水产养殖》2014,35(10):43-47
利用水葫芦和菹草开展对叶尔羌高原鳅温室大棚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的温度、pH以及溶氧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添加水生植物的各实验组间的叶尔羌高原鳅存活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实验组间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叶尔羌高原鳅生态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的形态特性、生长、食性及繁殖习性等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经观测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雌性体长7.8cm(6.0g),雄性体长9.0cm(8.2g)达性成熟。繁殖时间5-7月,平均绝对怀卵量20096粒/尾。食性以钩虾为主,其次是摇蚊幼虫。本文还对新疆不同水域新疆高原鳅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就赛里木湖水域环境对新疆高原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15,(3):53-54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高原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外发表了新近发现的高原鳅属新种——祁连高原鳅,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  相似文献   

11.
科技     
<正>青海发现新物种祁连高原鳅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文。他们记述了祁连高原鳅的相关生物学分类及研究成果。至此,黑河特有种祁连高原鳅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据了解,这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高原鳅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海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择在似鲶高原鳅适宜的水温,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和甲醛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似鲶高原鳅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_(50))依次为0.183、0.261、3.69、16.3、77.4 mg/L;48 h LC50分别为0.143、1.87、3.33、13.2、75.4 mg/L;96 h LC50分别为0.13、1.42、3.1、11.1、69.7 mg/L;对似鲶高原鳅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3、0.142、0.31、1.11、6.97 mg/L。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的毒性强度依次为:氰戊菊酯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似鲶高原鳅对氰戊菊酯、硫酸铜等杀虫剂非常敏感,而对聚维酮碘、甲醛等杀菌剂相对不太敏感,但对高锰酸钾这种杀菌剂较为敏感,所以在使用高锰酸钾时注意浓度的控制。本文就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的急性毒性效应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隶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为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浅水处的草丛或砾石之间,主要以剑水蚤、摇蚊幼虫和底栖介形虫为食。高原鳅属分布于海拔5 000米以上的高原,与裂腹鱼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区系鱼的主体,是青藏高原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河流湖泊中。  相似文献   

14.
叶尔羌高原鳅小瓜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尔羌高原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又名叶尔羌鼓鳔鳅、叶尔羌条鳅,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为塔里木河特有鱼种。因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1998~2006年期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旨在驯化、人工繁殖这一物种,并报道了有关叶尔羌高原鳅生物学特性等相关资料,但关于其疾病防治技术的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黄河高原鳅的鳃、性腺、肝脏、心脏、肾脏、肌肉、眼、脑和肠等种组织器官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其表现出组织间的特异性.分析认为黄河高原鳅是二倍体鱼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earkandensis)免疫系统中TLRs基因家族的多样性、进化关系和功能特征,基于该物种鳃组织的高通量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对该物种TLR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系统发育和蛋白功能。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中存在11个TLRs基因家族成员,分别为TLR1、TLR2、TLR3、TLR5、TLR7、TLR8、TLR9、TLR13、TLR18、TLR22和TLR25,其中TLR7、TLR9和TLR13缺失5′端序列,而其余序列均完整。TLRs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可以将11个基因分为5个亚家族。蛋白功能分析发现,各个TLR基因都含有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以及TIR结构域。物种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叶尔羌高原鳅与西藏高原鳅(Triplophysa tibetana)和玫瑰高原鳅(Triplophysa rosa)在TLRs基因家族成员方面分别聚为一类,说明3个物种亲缘关系相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叶尔羌高原鳅TLRs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和免疫功能,同时也为该物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养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叶尔羌高原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雌、雄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各26尾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雌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雄鳅(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低于雄鳅(P<0.01),而尿酸、肌酐、钙含量显著高于雄鳅(P<0.05),其它各血液指标雌雄鳅虽有所不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该研究为叶尔羌高原鳅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科技     
<正>人工繁育达里湖高原鳅获成功为开发利用我国盐碱水资源进行渔业生产,从2000年开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先后引进了大鳞鲃、咸海卡拉白鱼、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和达里湖鲫等耐高盐碱鱼类品种,并开展了大量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模式和病害防治等研究。2015年,黑龙江所又再次从达里湖移植高原鳅,并人工繁育成功,这为我国盐碱水域的开发利用,又增加了一个优质养殖鱼类新品种。达里湖高原鳅,俗名叉尾巴鳅、后鳍条鳅、后鳍巴鳅等,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高原鳅(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又名叶尔羌鼓鳔鳅、叶尔羌条鳅,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为塔里木河特有鱼种。凶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1998-2006年期间,塔里木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其洄游、繁殖、生活等习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刘利林  王帅 《中国水产》2011,(11):33-35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r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又名叶尔羌鼓缥鳅、叶尔羌条鳅,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是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主要优势土著鱼类之一。叶尔羌高原鳅在鳅科鱼类中属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之一,最大体长可达30.0cm、体重在305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