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分析施用不同型号的ABT生长剂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发笋率,笋产量和新竹产量的不同影响,选择最佳ABT剂型或组合。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mg.L^-1的ABT4号和ABT5号混合使用对竹笋与竹材的产量提高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施用不同型号的ABT 生长剂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发笋率、笋产量和新竹产量的不同影响, 选择最佳ABT 剂型或组合。结果表明, 质量浓度为40 mgL-1的ABT 4 号和ABT 5 号混合使用对竹笋与竹材的产量提高为最佳, 与对照组相比, 发笋率提高了28.5 %, 笋产量提高了29.2 %, 新竹竹材产量提高了30.0 %。在笋材两用林中施用ABT 生长剂, 竹笋与竹材的产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3 参1  相似文献   

3.
水竹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05 万株·h m - 2·a - 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 m - 2 。参2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表明,施用ABT5号增产灵明显提高甜菜肥大直根的产量,且浸种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叶喷,而对含糖率无影响;形态指标测定表明,ABT5号增产灵促进甜菜生长发育,加快了出叶速度,每株总叶片数增多,主根脱皮提前,体积增大;解剖观察表明,ABT5号增产灵不影响甜菜根的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只使三生生长提前,三生维管束轮数增加.甜菜苗期叶片数目与根结构的形成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不受ABT5号增产灵的影响。因此,甜菜苗期叶片数目仍可作为判断根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的试验 ,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出笋数量、产量和竹笋地径 3个产量因子的影响 ,并建立了 2 0 0 0年各处理小区内土壤养分元素N、P、K、Ca、Mg含量与 2 0 0 1年各处理小区单位面积竹笋平均产量的相关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各平衡施肥配方对平均地径、单位立竹出笋数的影响与进行垦复的对照差异不显著 ,2 0 0 1年各小区竹笋平均地径显著大于 1 997和1 999年的平均地径 ;各养分元素对单位面积竹笋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 :N >Mg >P >Ca>K ;K肥对增加竹材直径和提高竹材质量有良好促进作用 ;以产笋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1P1K2 ;以产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最佳施肥配方为N2 P1K2 。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5个春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在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的激素的诱导培养基上,结果发现,铁春2号是最好的基因型,诱导率、分化率最高,不同品种间诱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6-BA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生长素配比是20mgL-12,4-D+05mgL-1NAA。在分化培养中,最好的激素配比为02mgL-1NAA+01mgL-1Kt。经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5℃低温处理10d,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谢云玉  丘伟师 《农技服务》2011,28(9):1349-1351
从林地选择、土肥水管理、竹鞭管理、科学挖笋、留好母竹、合理砍伐、新竹标号、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山区毛竹笋材两用林丰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培育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可产竹笋3 750~8 250 kg/hm2,竹材6~9 t/hm2,比现有竹林产值提高4~7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毛竹林施肥,不但能促进竹笋产量提高,留养新竹数量的增加,还能促进竹林提早出笋,且持续时间长。但是,留养的新竹平均立竹胸径会下降,竹材质量会有所下降。因此,建议通过施肥方式提高毛竹林经营水平的同时,应重视加强竹笋的利用、科学留养新竹,建立合理的立竹结构,使毛竹林持续高效生产,稳步提高竹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鸡T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胸腺细胞免疫BLAB/c小鼠,进行细胞融合,获得了15株杂交瘤克隆株,其中有5株(1B6、1C5、3E4、9H6、5E10)杂交瘤克隆抗体(McAbs)只对鸡胸腺细胞和外周血T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WcsternBlot分析表明,这组McAbs反应的膜抗原分子量为60~65KD,该抗原分布于633~724%的胸腺细胞、173%~245%的脾细胞,23%~27%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而法氏襄细胞的反应性不超过13%。以此McAbs作诊断试剂,对禽类T细胞分离、纯化及T细胞亚类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于2011-2016年开展苦竹林不同抚育措施比较试验,分析不同抚育措施对苦竹林新竹数量和质量、产笋量、产材量、现存竹材量、竹笋象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冬季间伐、保留立竹数9000株/hm~2、冬季深翻处理的苦竹林经营效果最好,并能有效减轻竹笋象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紫竹在黄山地区发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点观测法,对紫竹在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种质资源保存库发笋和成竹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紫竹在本试验地于4月23日开始出笋,且以4月23~30日为出笋盛期,其出笋数量占总的出笋数量的91.9%,出笋期历时18 d。样方(4 m×4 m)出笋数与其母竹数呈现Y=-1.258X2+88.158X-1 490.249的关系(Y为出笋数量,X为母竹数量)。随着出笋时间推后,其退笋率逐渐增大,紫竹平均退笋率为53.8%;退笋与其笋体高度有关,其中退笋高度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下;笋体高生长遵循慢—快—慢规律,呈Logistic增长。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笋体高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集约经营毛竹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南方毛竹林采取平衡施肥等集约培育措施的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竹的胸径和竹笋的营养品质,对其纯收入分析表明,N2P1K2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施肥配比.平衡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显著增加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及产值.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纸浆毛竹林单一取材的传统经营弊端,提高毛竹林的综合效益,作者于1983~1988年在富阳县大源地区,就纸浆用毛竹林改建笋竹两用林的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已推广笋竹两用林1990.9hm~2,经济收入达3202.50元/hm~2,比改造前900.00元/hm~2增长255.8%;年增加上市竹笋5200t,既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竹农收入,深受广大竹农欢迎。  相似文献   

14.
雷竹与马尾松的混交试验结果表明:雷竹与马尾松混交林比雷竹纯林的产竹量、产笋量分别高22.95%~4.02%,纯收入盈利率比纯林高20.54%~69.26%.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毛竹笋用林竹鞭根系吸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笋用林地下鞭根系统的吸收能力是影响竹笋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充分认识毛鞭根系吸收能力的变化规律,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浙江省内较为典型的3种毛竹笋用林实施根系取样,并采用吸附甲烯蓝法进行根系吸收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2-4年生毛竹根的吸收能力最强,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转弱。2年生竹鞭根吸收能力较弱,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3-4年生鞭根根系最强壮吸收能力最强,5-6年生竹鞭开始老化,根系吸收能力下降。表3参3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材用林竹材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碧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05-107
开展毛竹材用林不同抚育垦复措施、施肥水平和竹林密度对其生物量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集约经营的毛竹材用林的株高和胸径分别为16.5m、12.0cm,优于一般经营的竹林;以深翻松土加施复合肥的新竹胸径、新竹数分别比对照增加38.8%、130.4%;施肥量以施复合肥750kg/hm2为宜;在密度为4050株/hm2左右的新竹株数最多,是一个较适宜的密度;喷灌、覆盖、深翻和施复合肥是值得今后大面积推广的集约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砍伐杉木后形成的乳源木莲毛竹新林型的生长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毛竹枝叶分布层次明显,乳源木莲位于林分上层,林分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性较高;乳源木莲在2002-2012年的10年间能够保持较高生长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3种混交处理中,2002--2012年不同密度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虽有差异,但差异较小;不同处理毛竹高径生长、产笋量和总产材量均存在差异,以RD处理、RC处理为好。乳源木莲毛竹混交林是拟自然更新的林型,能够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具有省工、适用、高效的经营特点,适宜在中亚热带林区高丘低山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滨海沙地竹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滨海沙地不同类型林地上各竹种的保存率、发笋量、生长状况等的研究表明:吊丝单、绿竹、大头典竹、麻竹、勃氏甜龙竹、台湾桂竹、高节竹、乌哺鸡竹、黄甜竹、早竹等10个竹种在滨海沙地种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特性,引种工作初获成功.其中,裸地上种植,保存率略差于湿地松林下套种,而出笋量和生长状况则好于湿地松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19.
卿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3,(18):109-110
施肥是毛竹林丰产培育的重要措施。针对延平区毛竹林现有生长状况,相应地采取合理的竹腔施肥技术,大大促进了毛竹的生长,特别是出笋量、成竹数量、新竹胸径等指标有明显的提高,为本地毛竹林推广竹腔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