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水、有害气体、噪音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公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猪场的粪污污染问题。猪场粪污主要包括尿、猪舍冲洗水和部分粪便。这些污染源产生的环保问题严重制约着规模化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传统养殖模式耗水量大、粪污产量大、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发展生态养殖成为养猪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笔者总结分析了江苏省常州市某规模化猪场(年存栏母猪600头,出栏肉猪11000头)粪污处理系统,以期对养猪场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场粪污处理利用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贵州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该省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的粪便和污水排放是养猪场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猪粪便和污水集中排放将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是破坏。为此,本文对猪场粪污处理利用的猪粪-沼气-还田利用模式、猪粪水减量-多级沉淀-肥料还田模式的技术要点、技术优势、粪污处理方式和还田利用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的养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和冲洗水的集中排放,如不进行适当处理,必然会对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沼气工程是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处理的有效工程措施。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主要分为能源环保模式和能源生态模式两种工艺路线。能源环保模式的关键是粪污减量化,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将固态粪分离出来,分离出的粪渣生产有机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陈冲  齐飞  韩华  施正香 《猪业科学》2021,38(3):88-93
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猪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国内规模化猪场粪尿清理、污水处理、末端还田利用等环节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比分析了不同粪尿清理及污水处理方式下还田利用的效果及投资运行成本。规模化猪场污水处理首选种养结合模式,当污水不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时可选择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的经济、高效污水处理模式。对于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污水处理,从投资和运行成本考虑优先选择水泡粪+污水预处理+UASB+A/O模式,土地资源不足情况下选择干清粪+污水预处理+UASB+A/O处理模式。采用沼液还田时,若配套土地面积充足,可选择水泡粪+污水预处理+黑膜沼气处理模式,配套土地面积不足时选择干清粪+污水预处理+黑膜沼气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奶牛场的粪污处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奶牛场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排泄量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选择适合本场条件的粪污处理模式,进行粪污处理势在必行。目前主要的粪污处理模式有"粪便有机肥+污水厌氧处理"模式、"粪便有机肥+污水达标排放"模式、"粪便自然堆肥+污水还田/回用"模式、"循环利用"模式、"粪便沼气利用+污水农业利用/回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生猪适度规模化养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此,本文介绍了目前规模化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粪污产生的源头难以控制,养猪场主很多是"外行",农牧结合衔接不到位等;提出了规模化猪场从源头控制粪污实现减排的措施:推广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节水减排,推广饲料调控技术、实现粪便减排;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粪肥资源化利用的模式:集成推广污水清洁回用再循环技术、实现再利用,创新使用沼液智能精准还田技术、确保科学施用,构建粪肥就近农田消纳利用模式、打通种养渠道。  相似文献   

7.
养猪场的规模愈大,猪场排放的废物就愈多,如何处理这些废物成为每个规模化养猪场需要考虑的问题,对猪粪便和污水的循环利用处理是猪场粪污最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法。1粪污处理现状目前,我国养猪场对猪粪污处理采取的是传统的还田方法,即将猪粪作为有机肥料,返还到农田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粪便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现有的处理方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笔者日前对养猪业污染及污染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养猪业污染种类与来源1.1猪粪污水猪的排泄物指的是猪粪尿的混合物,它是目前规模猪场粪污水的主要来源。养猪粪污水主要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区产生,其产生源主要有:猪的排泄物及其冲洗水、每日猪舍内地面清洁用水、饮水系统渗漏及雨水、夏季舍内降温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等。猪的排泄物一般通过三个途径进入水体:(1)粪便冲洗过程中随冲洗水流失;(2…  相似文献   

9.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快速发展,猪场粪污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规模化猪场粪污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猪场粪污处理的现状,探析了规模化猪场中固体粪污、污水和废气处理技术,希望对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模式的科学选择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粪污综合利用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快速发展,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我国规模化猪场粪污综合利用工艺主要以沼气工程为主,存在产气量少、沼气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低等劣势。本文在分析现有工艺的基础上,借鉴畜牧业先进国家的经验,设计了"固液分离-固体堆肥和液体存储熟化-粪污还田"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利用工艺。该工艺主要由"虹吸管道排污+固液分离"预处理系统和"固体堆肥+液体存储熟化"资源化利用系统组成,运行中对环境污染少,且可实现对猪场粪污中养分的完全利用,符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粪污处理原则。同时以1000头基础母猪规模化猪场为例,按照该工艺对其粪污处理进行了实例设计,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环境污染、资源化利用、工程投资、运行管理、运行能耗、年利润等因素,相比于以沼气工程为主的猪场粪污综合利用工艺,生态循环利用工艺均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猪场粪污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限制养猪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控制粪污的排放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1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纯粪尿3万吨,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每年可排放粪尿及污水6~7万吨。由此可见,冲洗用水在粪污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减少冲洗用水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规模化猪场粪污的排放量。目前,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的清洗方法是使用清水或配合洗衣粉、烧碱等进行清洗,但这种方法存  相似文献   

12.
利用谷壳、锯末、草糠等垫料和微生物菌种预拌好的物料建设成微生物发酵床,将生猪粪尿出口引流至发酵床入口,每2d定期添加一次粪尿,定期翻转垫料,就可充分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分解和处理粪污,使粪污最大化地转化成生物有机肥。在应用微生物发酵床的过程中,由于不少养猪场清洗猪舍后的污水、雨水与粪尿共用一个排污口,导致从猪舍引流出的粪污含水量较高,灌浇到微生物发酵床时水分难以完全蒸发,造成“死床”问题的发生。针对该问题,可以对猪舍排污系统进行改造,建立粪污分流系统,按照粪污的浓度对猪舍排出的粪污进行分流处理,将浓度较高的粪尿用于微生物发酵床处理,将雨水及清洗猪舍浓度较低的污水排出后做污水再处理,设计养猪场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基于微生物发酵床“死床”问题,在微生物发酵床处理系统中引入生猪粪尿即时分离收集技术,设计异位发酵床处理工艺,来提高猪粪尿资源化处理水平。旨在为生猪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绿色化处理技术工艺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内积聚的粪便量不断增大,如何科学的清理猪场污染物,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的特点,阐述了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两种排水形式,并分别从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分离、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净化、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污水沉淀以及规模化养猪场内的淤泥沥水等方面,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处理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近年基层规模化养猪场生产需要和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防控措施,以便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技术比散养户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养殖场规模越大,猪群流转越快,要在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下,对猪场疫病的防治,必须执行以下技术措施:1创建良好的饲养环境(1)搞好圈舍绿化,污水和粪便要尽量远离猪舍,以利于猪场的空气净化,避免给猪群带来二次污染,引起呼吸道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给我国日常生活带来大量的高品质肉制品,但是规模化生猪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粪尿和废弃物,这些粪污随意排放会给养殖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其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粪便和污水是放错位置的珍贵生产材料,其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升猪场粪污处理效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的话题备受关注,解决好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是保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缺少对畜禽粪便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处理猪粪尿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粪污,是各养猪场要解决的问题。文内介绍了堆肥发酵生产沼气,发酵床养殖,利用粪污养殖蚯蚓、蝇蛆等猪粪尿综合利用的技术,希望对猪场的粪污处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已成为制约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障碍,要想使畜牧业走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合理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十分关键。研究表明,从养殖场排放的未经处理的粪污会对人体、空气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引发生物安全问题。应高度重视养猪场的粪污治理工作,遵循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的模式,实现粪污的回收利用,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模式。文内从猪场粪污处理的几种方式入手,分析其优缺点,希望对养猪场的粪污处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猪场常见的清粪方式、固体猪粪的处理工艺、污水的处理工艺、粪污处理的方式和利用途径。各养猪场可以结合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模式对粪污有效处理、合理利用,防止污染事件的发生,提高猪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7,(12):150-153
为解决养猪场粪污对环境污染问题,以江苏农博园为试点,进行"猪-沼-果蔬"循环农业模式和人工湿地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粪污经沼气工程处理后,沼气用作能源;沼肥处理的葡萄穗重、粒重、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草莓施用沼肥每667 m2增产27239 kg,其中一级果重显著增加(P005);平菇培养基添加沼渣、沼液第一潮菇平均每袋产量显著增加14582 g(P005),每袋总产量平均增加44092g,差异极显著(P001);人工湿地五级生态净化处理污水后,溶解氧显著增加061 mg/L(P005),总氮去除率8745%、总磷去除率4588%、化学需氧量(COD)减少7561%、氨氮去除率8770%,差异均极显著(P001),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猪-沼-果蔬"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实现猪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粪污处理是减少养殖业污染、加强养殖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结合铜陵市级"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项目,研究规模化养猪场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处理的关键技术,旨在为养猪场粪污处理和环保发展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