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佛手系构橼的自然变种,其原发中心在印度东北部和云南西南部和西部,在中国南方许多省市及亚洲、欧洲、北美一些国家广为分布。佛手主要按产地归类,也可按果形、果实和树体大、花朵颜色和枝皮颜色分类。除生物学特性鉴定外,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RAPD分析是鉴定佛手品系和类型的有效手段。佛手不同品种观赏特性异较大,以金佛手的观赏价值最高,但金佛手品种群内不同品系观赏性状不同,生产用途也不同。通过选种、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手段,人们在观赏佛手的品种改良上取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与农业》2002,(9):54-55
浙江省金华市佛手开发公司研究开发的佛手无土栽培技术最近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该公司有1000盆无土栽培佛手盆景将出口新加坡,打入国际市场。2000年,张锦林和张小林兄弟俩投资70多万元,进行佛手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经过多次失败到去年底才试验成功。今年,他们种植了4000多盆佛手,颇受外国人的青睐。新加坡客商早在佛手还没有成熟前就与该公司签订购货合同,每盆价格5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不同产地佛手和圆子2个银杏品种种子进行9种有机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佛手和圆子的6个样品在不同指标上表现出异质性,广东银杏淀粉和可溶糖含量高,分别达699.9g/kg和95.9g/kg;同一产地不同品种银杏种仁营养指标表现出一定差异,佛手淀粉、直链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圆子,而可溶糖和支链与直链淀粉比值低于圆子;同一品种不同产地银杏种仁营养指标也表现出差异,在所测指标中不同产地佛手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均在15%之内,差异相对较小,其他指标差异相对较大。而不同产地圆子的淀粉、支链淀粉、可溶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变异系数均在15%之内,其差异相对较小,其他指标差异相对较大。进而推测广东白果的特征一部分是由品种特性所决定,一部分则由生态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南方果树品种具有多样性,树型和花色、叶色多姿多彩,可观叶、观花、观果,为南方园林造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比较广泛。景观用途主要有;采用芒果、扁桃、木菠萝等树种作为行道绿化树;公园绿地群植或片植造成"桃林"、"桑园"、"葡萄园"景观;荔枝、番石榴、佛手等果树品种用于庭院盆栽造型等。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香榧假种皮精油、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熏蒸处理对采后油桃的保鲜效果,以中油四号油桃为试材,采用密闭容器熏蒸法研究3种植物精油对油桃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感官品质、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假种皮精油可有效抑制灰霉病菌、根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50值均低于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处理,分别为81.672μL·L~(-1)和209.131μL·L~(-1)。在200μL·L~(-1)浓度下,与枇杷叶精油和佛手精油处理相比,香榧假种皮精油熏蒸处理可有效降低油桃采后的腐烂,于25℃贮藏10 d后腐烂指数较对照降低了63.73%,并且仍能较好地维持失重率和硬度,诱导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Vc)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香榧假种皮精油熏蒸处理能够抑制采后油桃品质的下降,延缓后熟衰老和腐烂发生,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果蔬保鲜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产业结构优。着力推广卖得出、效益好、有订单的药材产品,今年新种植青蒿0.23万hm2、天麻20万窝,可分别实现原料产值4000万元、6000万元。二是投资增势强。引进民间资金近亿元发展中药材,新发展金银花133.33 hm2、山药13.33 hm2、佛手166.67 hm2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处理的胡萝卜青头须根与开裂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胡萝卜外观品质自动分级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参照国家标准(SB/T10450-2007),该文提出影响胡萝卜外观等级的须根、青头、开裂等关键参数的提取算法.须根检测算法通过提取骨架检测端点数来实现,青头检测算法通过R分量上二值化得到,开裂检测算法使用S分量结合区域标记的方法完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须根数、青头比和开裂度3个量化标准,对试验随机采集的520个胡萝卜图像的青头、须根和开裂进行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7.5%,81.8%,92.3%,总体识别率91.3%.该文所构建的胡萝卜关键特征检测方法,对研究机器视觉的胡萝卜外观品质自动检测装置与分级生产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萝卜内源激素含量分布与畸裂肉质根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揭示内源激素对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岐山透心红"的开裂和畸形肉质根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分析了内源激素含量分布与开裂和畸形胡萝卜肉质根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迅速膨大中期,与正常肉质根相比,开裂肉质根中外层或外层内源GA3、GA4、ZR、DHZR和IAA含量较低;畸形肉质根纵向内源GA4、ZR和DHZR含量分布呈尾端优势,而GA3、ABA和IAA含量呈均匀分布态势。至迅速膨大末期,开裂肉质根中外层或外层内源GA3、GA4、ABA和IAA含量较低,畸形肉质根纵横向内源激素含量呈均匀分布态势。内源激素含量空间分布的改变可诱导开裂和畸形肉质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叶城县6个核桃品种(温185、新新2、新丰、扎343、新光和温179)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和青果开裂率的变化规律,确定6种核桃在叶城县的适宜采收期,本试验测定了6种核桃样品的外观品质(三径、坚果单重、壳厚、出仁率、径仁率、含水率)和内在品质(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E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6个核桃品种的坚果三径、单果重、出仁率、径仁率呈上升趋势,壳厚、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内在品质整体呈上升趋势。温185在9月4日、新新2在9月24日、新丰和扎343在9月14日、新光和温179在9月19日采收的核桃坚果质量、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已基本定型,过早或过晚采收对核桃品质均有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开裂率越大,则果实越大、内在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果实青果开裂率可作为判断叶城县6个核桃进入适宜采收期的重要依据。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温185、新新2、新丰、新光和温179的青果开裂率达75%,扎343的青果开裂率达55%为适宜的采收期。本研究结果为叶城县6种核桃采收后深加工、贮藏以及进一步划分果实等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已成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通病。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生产及施工方面提出了预防混凝土开裂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干湿循环作用下云南红土裂缝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干湿循环为控制条件,考虑初始干密度、增湿次数和脱湿次数等影响因素,采用室内试验和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红土裂缝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化。控制初始干密度为1.20,1.30,1.40,1.50g/cm~3,通过增湿、脱湿的干湿循环及膨胀率等试验方法,观察红土样裂缝的变化,并应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红土样的裂缝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初始干密度越大,红土样越容易开裂,干密度较小时(1.20g/cm~3)土样始终不开裂,随干密度增大(1.30,1.40g/cm~3),红土样在第3次增湿中开裂,干密度达1.50g/cm~3时,红土样在第2次增湿中开裂,增湿过程对红土样裂缝发展的影响显著大于脱湿过程的影响;红土样的膨胀率随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干密度为1.20,1.30,1.40g/cm~3时约8min膨胀基本稳定,干密度为1.50g/cm~3时约36min膨胀趋于稳定;对应红土样的裂缝条数、长度、面积和宽度等特征参数随增湿次数、脱湿次数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增大,红土样的裂缝条数、长度与面积增大,裂缝宽度在干密度约1.30g/cm~3处存在峰值。干湿循环作用引起云南红土开裂的关键因素在于增湿过程中红土样的不均匀膨胀,红土裂缝属于膨胀裂缝,其发展过程包括裂缝孕育期(0~2次)、裂缝形成发展期(2~6次)和裂缝稳定期(6~8次)3个阶段,这3个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影响了红土裂缝的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朱磊  马荣  范东峻  尤今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4):123-131
为探索蒸发作用下农田土壤表面干缩裂隙发育规律及机理,文章改进了基于胡克定律的土壤开裂模型,在模型构造临界应变随机场时引入反映土壤空间连续性的相关长度概念,用以模拟土体的动态开裂。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体现了裂隙在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学特征,模型中的参数代表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经计算,试验与模拟图像的裂隙面积、长度、欧拉数密度决定系数均大于0.5,均方根误差、偏差很小,一致性指标接近1,说明改进后的模型达到率定要求。采用Minkowski面积、长度密度和欧拉数密度比较两模型优劣程度,其中,决定系数R2在0.889~0.968之间,一致性指数IA在0.964~0.993之间,更接近1,这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结果整体优于原模型模拟结果,很好地体现了裂隙的动态开裂过程。文章最后分析了改变随机场内空间相关长度、以及异质性对模型模拟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关长度越长、异质性越低,其开裂越均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悬浮速度理论值与测试值间的偏差大问题,该研究将以常规悬浮速度理论为基础,通过量纲分析法和力平衡原理,建立籽棉团物理属性与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轻软可压缩颗粒悬浮速度理论模型。然后,在棉田测试单颗棉桃完全开裂时所含籽棉团直径,确定气力输棉管道最小直径,并通过管流雷诺数和绕流雷诺数计算确定阻力系数。用体积法测试籽棉团密度并用等密变径法制备6种不同密度、18种不同直径的球形籽棉团试样并进行悬浮速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单颗棉桃全开裂时直径变化范围在38~54 mm之间,在这范围内管流和绕流雷诺数都大于500,阻力系数确定为0.44;籽棉团松散密度范围在21.2~35.3 kg/m3之间,半压实密度范围在101~137.4 kg/m3之间;籽棉团悬浮速度测试值从直径比大于0.6开始与常规悬浮速度理论值偏离,直径比等于1时籽棉团悬浮速度测试值不等于零。采用该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时,所得到的籽棉团悬浮速度分布特征和大小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平均相对误差为4.6%,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该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这为籽棉、羊毛和驼绒等轻软可压缩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和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油菜角果裂角力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油菜的角果容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同时也不利于油菜的机械化收获。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对油菜裂角性的研究和选育耐裂角油菜十分必要。采用了拉裂法定量测定油菜角果的开裂力。为了保持不同测定值的可比性,收获的油菜角果在25℃,50%湿度的环境下平衡2周,使测定材料含水量保持相对一致;测定时,在离角果基部2.5 cm处,用金属线缠绕固定角果,使不同的测定,都拉裂2.5 cm长的角果。使用物性仪,拉裂角果,角果开裂时,物性仪探头受到的最大力即为角果开裂的力。用拉裂法,测定了4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角果的开裂力在0.77~3.7 N之间,裂角性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因此,在甘蓝型油菜中选育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耐裂角油菜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滴水观音即海芋,又名佛手莲、滴水莲,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常作大型室内观叶盆栽。其叶片肥厚、光亮,适合客厅摆放,富有热带风光。在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形似观音,故名"滴水观音"。滴水观音耐阴怕强光,夏季应将花盆置于室内无直射光的通  相似文献   

16.
花期高温对水稻花器官性状和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花期高温对水稻花粉育性的生理生态影响,以耐热品种钱江3号B与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为材料,在花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高温胁迫处理,比较分析了花期高温对水稻花粉粒直径、花粉活力、结实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对钱江3号B的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率和开裂孔长度的影响很小,而对协青早B的影响则达极显著,且长期的持续高温胁迫同样危害耐热水稻品种的结实率。此外,2个水稻品种对高温胁迫最敏感时期均为抽穗开花第3天。本研究可为选育耐热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元谋干热河谷区退化坡地土壤裂缝形态发育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土壤开裂影响土体内水分散失、溶质运移及土体结构,是元谋干热河谷坡地退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及特征。该文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退化坡地典型土壤裂缝样方的实地调查及数据的室内分析,系统分析了土壤理化属性对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裂缝发育程度与土壤黏粒含量、土壤胀缩度、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总孔隙度呈较弱的负相关;2)土壤裂缝发育程度的首要影响因子是土壤结构性因子(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黏粒含量),其次为土壤胀缩度,然后是土壤有机质。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开裂导致的土地退化过程奠定基础,为制定开裂土体的改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衬砌开裂、限界受侵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针对西南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的主要类型、产生的原因、整治方案、施工流程,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土壤退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不同生态景观下土壤典型剖面系列的比较研究,初步确定了燥红土系列和变性土系列土壤退化过程的阶段及其土壤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层(A)厚度及其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性和容重、土壤全氮量、土壤开裂状况、粘粒活度等指标,可用于表征土壤退化过程的阶段特征;并提出了土壤退化过程有渐变、突变、跃变和复合型等演化型式.  相似文献   

20.
干旱条件下土壤开裂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裂缝会为水分和溶质运移提供优先通道,易产生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养分淋失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基于土壤表面入渗、裂缝边壁层流通量及水平吸渗同降雨强度平衡原理,构建了单裂缝下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结合大田试验,通过Hydrus(2D/3D)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裂缝内水分的分布特征和内部运移过程,为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